分卷阅读235
阿宝给李氏见礼。 李氏从鼻子里哼了一记,冷冷的目光扫过唐元贞,那嫌弃的模样,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当她看到阿宝的时候,冰冷的眼神融化了不少。 只是,当她看到阿宝胖嘟嘟的小身子、以及手上的糕点屑时,脸上闪过一抹不喜。 好好的孩子,都被赵氏当猪养了! 若是换做平常,李氏定会跟赵氏好好说说。 可今天,她还有求于人,只得将此事咽下,强打着笑脸,跟赵氏寒暄。 赵氏是什么人啊,形形色色的人不知见过多少,似李氏这种把情绪都挂在脸上的人,她一眼就能看穿李氏的心思。 不过,李氏不说,她也懒得计较。 “阿嫂,这是我娘家meimei的两个女儿,菁菁和皎皎。” 李氏入座后,很快就进入正题,一指站在堂前的两个小娘子,笑着说道:“箐箐、皎皎,还不赶紧拜见大太夫人?” 萧箐箐和萧皎皎乖巧的应了一声,然后盈盈下拜,娇声道:“箐箐(皎皎)给大太夫人请安!” 赵氏抬了抬手,“无须多礼。哎呀,这两个孩子生的真好。” 萧龟年两口子做事不怎么靠谱,但皮相真心不坏。 且萧龟年睡的丫鬟、侍妾也多是美人儿,强强联合之下,不管是嫡女还是庶女,长得都很标准,各有各的特色。 萧箐箐美得骄傲,带着一股子野性,仿佛扎人的玫瑰花。 萧皎皎美得柔媚,娇娇怯怯,宛若惹人怜爱的含羞草。 更妙的是,两人年轻啊,俏生生的往那儿一站,本身就是一幅极美的画卷。 赵氏按照惯例,给了两人见面礼。 两人赶忙道谢。 接着,李氏又不咸不淡的跟唐元贞介绍了两人。 唐元贞有了昨天王怀瑾的话打底,已经不把萧氏姐妹当情敌看待,就像待两个不亲近的亲戚,不轻不重的给了见面礼。 萧氏姐妹又屈膝跟唐元贞道了一回谢。 寒暄完毕,李氏开始说正事:“我meimei家里事多,明天就要回去了。两个孩子却因为某些事,刚刚抵达京城,不好立刻就回转。我这边呢,阿婉出了阁,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就想着留两个外甥女住些日子——” 赵氏是一家之主,李氏想要留宿客人,须得征求她的意见。 赵氏看了眼人比花娇的两个小娘子,又看了看唐元贞,最后笑道,“应该的。这两位小娘子生得乖巧、可人儿,慢说弟妹喜欢了,就是我看着也稀罕。” 说着,她又对萧氏姐妹道:“既是来了家里,就跟自己家一样,只管踏踏实实的住着。有什么想吃的、想玩儿的,也只管告诉你们阿嫂。” 唐元贞听到赵氏点名,便站了出来,“是啊,两位表妹,千万别客气!” 左右她们的事有郎君处理,她乐得在人前做个“大度”的人。 李氏有些意外,她还以为唐氏会拒绝留下萧氏姐妹哩。 萧箐箐和萧皎皎也是满眼惊奇,昨儿的唐元贞,可是非常排斥她们啊。 今天,怎么就变了个态度? 不过人家把话说得这么漂亮,她们姐妹也要有所表示。 两人赶忙向唐元贞道谢。 就这样,萧氏姐妹在萱瑞堂住了下来,一应吃穿皆按照柳氏姐妹的份例来。 傍晚时分,王怀瑾回来了。 他的新官职也有了,兵部侍郎,正四品。 与之前的折冲府都尉平级,但京官比地方官原就高半级,所以王怀瑾算是升职了。 一家人都很高兴,围聚在寸心堂畅快的吃了一顿。 唐宓趁着大人们高兴,偷偷和柳佩玖吃了两杯果子酒,只把小脸熏得通红。 唐元贞好气又好笑,赶忙命人将她和柳佩玖送回揽月阁。 回到揽月阁,阿姜带着两个小丫鬟给唐宓洗澡。 洗了澡,唐宓的酒意散去不少,她披散着头发,坐在堂屋里喝解酒汤。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细小的说话声。 不多时,楼梯噔噔的响,一楼当值的小丫鬟颠颠的上来了。 “三娘,萧家表小姐来了。” 唐宓蹙眉,就是昨天在门口见到的那两位? 好好的,她们来自己这里做什么? 心里存着疑惑,唐宓还是吩咐:“快请!” 唐宓猜错了,来的只是萧皎皎,并不是萧氏姐妹都来了。 萧皎皎怀里抱着一只通体雪白的小猫,只是那猫儿恹恹的,看着没什么精神。 唐宓起身相迎,“猫儿见过表姑母。” 萧皎皎赶忙避开唐宓的礼,小脸上满是受宠若惊,“猫、猫儿不必客气。我贸然来访,没有打扰猫儿休息吧?” 打扰了又能如何? 人来都来了,唐宓还能说什么? 唐宓笑了笑,没说话,只是示意丫鬟们给萧皎皎上茶、摆果子。 “哎呀,不用忙了,我、我就是来看看猫儿。都说猫儿最是个心善的,且擅长侍弄宠物,正巧我在来京的路上遇到一只生病的小猫儿,看着怪可怜的,便将它带上了,” 萧皎皎将怀里的猫展示给唐宓,“偏偏我是个没用的,养了几日,这猫儿的病竟是愈发重了。今天更是连饭食都吃不下,我急得不行,忽的想起了猫儿你,就带着它来求你帮忙了。” 唐宓低头看了看那白猫,唔,确实病了。 “猫儿,表姑母有个不情之请,你能不能把这猫儿留下来,好歹救它一命?” 唐宓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出来。 最后,为了求证心底的疑惑,唐宓还是把白猫留下了。 打发走萧皎皎,唐宓看向阿姜,“奶娘,您说我看起来很傻吗?” 第162章 惊变 唐元贞一共为王怀瑾生了四个儿女,唐宓是唯一的女儿,也是王怀瑾最宠爱的孩子,没有之一。 这一点,王家上上下下都清楚。萧皎皎虽然是初来乍到,但在路上,仅凭王怀瑾和下人的只言片语,她便发现了这一点。 王怀瑾从梁州返京,带了不少“土仪”,据说是他在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