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逐一打击
这么说吧,在二战里,通常情况下,152口径的火炮在陆地上已经是相当恐怖的重炮了,但放到战舰上,也就一般般了,口径超过300毫米的舰炮举不胜举。 而像威武一号战列舰上的主炮,一枚炮弹就报销掉敌人一个营,都属于很寻常的事情。 等到和国军队的增援赶到,它们几乎都吓傻了,在那巨大的弹坑四周,没有尸体,有的只是溅射状的可疑残留物。 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威武一号战列舰则对射程范围内的和国军事目标进行了逐一打击。 在轻松摧毁了数个弹药库以及步兵阵地之后,李小象方才下达停止炮击的命令,并对主炮进行临时性检查修整。 此时可是有不少民众开着小船靠近了威武一号,他们带着熟鸡蛋,水果,rou类等等,自发性的跑来劳军。 不过鉴于安全,李小象还是拒绝了民众的好意,并派人督促他们离开战区。 没错,在和国军队随时可能进行报复的这个时候,他们待在这里是极度危险的。 不过那些民众压根就不担心害怕,依旧聚集在岸边。 最终还是那位上校派出宪兵队,方才让围观民众迅速散去。 那位上校这次登船除了跑来恭喜李小象他们的战果,带来了常委员长亲自签发的勋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绝密级别的军事情报。 将上校送下船之后,一直停泊不动的威武一号战列舰随即点火,缓缓启动了起来。 原因很简单,在接到和国大本营命令之后,在长江中游徘徊的和国舰队便迅速沿江而下。 对于这个绝密情报,李小象报以谨慎对待。 要知道,虽说这支和国舰队最强大的战舰也就是轻巡,更多的则是驱逐舰,炮舰等等,但它们携带了不少鱼雷,水雷。 这对于威武一号而言,绝对是重大威胁。 因而威武一号需要调整位置,以应对这支沿江而下的和国舰队。 到了这时,李小象倒是有些懊恼了。 早知道是这个情况,自己就该准备一些水雷什么的,把水雷往长江口一丢,那些从长江撤离的和国军舰有多少沉多少。 毕竟就技术代差而言,李小象在系统里兑换的水雷绝对要比这个时代的水雷强上十倍不止。 当然,真正想要将长江口用水雷封锁起来,也是个难题。 毕竟这里过往的民船,商船太多了。 时间在等待中缓缓过去,不过和国舰队的情报则通过电报不断传到李小象手上。 毕竟和国舰队所在的地方乃是华夏大地,其一举一动都被岸上严密监视。 在距离长江口大约两百多公里处,和国舰队停了下来,并对两岸华夏子民进行机枪扫射,犯下了累累罪行。 李小象心头有怒火,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个情报而冲昏头脑。 他知道,和国舰队肯定是想要等到黑夜降临,方才一口气撤出长江,只要到了海面上一散开,威武一号战列舰再能打,也不可能将对方全歼。 更何况,它们还抱着想要对付威武一号的念头。 在夜色降临之前,威武一号就做好了所有准备,水手们早早就吃了晚饭,并携带了野战自热干粮。 他们知道,等战斗打响之后,想要吃点什么,可就困难了。 由于和国舰队也知道了威武一号的存在,因而李小象也没有打伏击战的念头,索性将威武一号上的探照灯尽数开启,直直朝着长江口内照入。 雪白的光柱在水面上来回扫动,就算是有一朵浪花飞起,都能够看个清楚明白。 倒是那位上校派人在长江口两岸点燃了一排排的篝火,虽说没法将江面尽数照亮,倒也弥补了探照灯不够远的不足之处。 等待的时间过得很慢,但如果你忽视掉的话,又会变得很快。 凌晨两点,驻守在某处篝火处的华夏士兵见到篝火有些暗淡,就想要增添一些柴火,让其燃烧得更旺盛一些。 一来能够照到小鬼子的军舰,二来自己也温暖。 可就在他取柴火的时候就看到了江面上一艘艘军舰顺江而下。 实际上,当士兵向上汇报的时候,李小象也得到了瞭望员的提醒,将附魔望远镜朝着长江口内看去。 嗯,和国军舰的数量与情报里的有些不符。 按照上校传递过来的情报,和国军舰一共有三十多艘,可眼前出现的也就只有七艘。 在这种临近陆地的环境下,威武一号上的雷达用处不大。 但李小象也能够猜到,这仅仅只是和国舰队派出的哨兵,或者说如果威武一号犯过这些军舰的话,那么和国舰队下次依然会继续派出七八艘军舰,从而分散被威武一号主炮轰击的危险! 这种手段虽说让分批次的军舰变得更加危险,但如果成功的话,威武一号想要全歼和国舰队的计划就落空了,并且越到后面,能够击沉的和国军舰就越少。 当然,对于普通的战列舰而言,这的确是个问题。 可对于威武一号来说就不一样了。 “各自锁定目标,各炮长自行控制开火时间!” 这次,李小象就没有下达齐射命令了,而是将权力下放到了炮长手上。 毕竟像威武一号这样的战列舰,用主炮齐射去对付几艘排水量不超过五百吨的炮舰,着实有些太浪费了。 当然,那些主炮炮长倒是镇定,并没有胡乱开炮,而是反复计算,调整了炮口角度后方才开火。 接下来极为壮观的场面呢出现了。 主炮台的第一轮开火实际上并没有怎么命中,但弹着点与那些炮舰的距离很近,以至于在水里传递的冲击波直接就掀翻了那些炮舰。 炮舰虽小,但也不是皮筏子,一旦翻船,就没有了翻回来的可能。 而硕果仅存的一艘炮舰虽然没有翻船,但船底也出现了口子,正缓缓沉入江底。 不得不说,在经历了屡次炮战之后,主炮那些炮手的技术是越来越高了。 但很快顺着江水,便哗啦啦一大群军舰顺江而下。 它们虽说彼此之间的距离拉得比较大,但远远看去,依然是密密麻麻的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