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玄幻小说 - 大时代的梦在线阅读 - 第八十九章 椰雕(3)

第八十九章 椰雕(3)

    一把狭长的刻刀在粗砺的椰壳上灵活游走,一只只蝴蝶绕着排排镂空的圆点翩翩如飞;将灯接入椰壳内,投射的束束光影将变幻出不同的图案。虽然这是一件尚未完成的椰雕灯罩,人们还是被吴名驹巧妙的设计和技艺折服了。

    今年8月,吴名驹走进上海世博会宝钢大舞台椰雕项目传习区,就被游客团团包围着,他们或驻足观看拍照,或在吴名驹指导下亲身过一把“椰雕瘾”。

    走进吴名驹的椰雕世界,你会发现痴迷也是一种幸福。

    今年35岁的吴名驹,说话轻柔,略带腼腆,看起来像个二十多岁的大男孩。当他拿起刻刀在椰壳上精雕细作时,那一脸的沉静和专注,让人真切地相信,原来他爱上椰雕已近20年。

    吴名驹的家乡保明村坐落在海口市羊山地区的龙桥镇,上世纪海南有名的椰雕村富道村也在此地。上初一那年,自幼喜爱雕刻的吴名驹到富道村去玩,偶然看到村里老艺人文传述创作的椰雕艺术品,顿时着迷不已,有了拜师学艺的想法。

    历史上,海南椰雕曾被誉为“天南贡品”,一路北上进入皇城宫墙。昔日繁华成梦影,如今富道村里惟一懂得全套椰雕技艺的老艺人仅剩下文传述。

    他一直想把这门祖先留下来的手艺传给年轻人,但村里没有一个年轻人愿意跟他学,就连自己的儿子也一样,情愿替别人做配件加工,也不愿触碰精深的椰雕工艺。仅一眼之缘,16岁的吴名驹成了文传述最后一名徒弟,老人将全套椰雕技艺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在文传述老人指点下,很有天赋的吴名驹进步极快。为了丰富自己的学养,吴名驹还自修了绘画、音乐和其他雕刻种类,包括泥塑、木雕、玻璃钢雕等。

    “这孩子身上有着一股钻研学艺的韧劲,对艺术的悟性极高,泥土、木头、椰壳、玻璃钢等看不起眼的材料到了他的手里,一经雕琢,就变成了精巧的雕刻作品。”文传述老人不住地夸道。

    与师长们不一样,吴名驹喜欢创新求奇,时常会在传统椰雕创作中融入现代艺术,或将椰雕与其他材质结合。他曾创作过一个1尺多高的椰雕花瓶,是用三角形的椰壳一片片拼起来的,花瓶上用贝壳镶了跳舞人形,得到文传述老人的赞许。“每每这时,我师傅总会点头认可,说其实这样改进一下也不错。”吴名驹说。

    “虽然学习的种类很多,但我最钟爱的还是椰雕,椰壳的材质细腻轻薄,最适合精工细雕,这和我的个性很相契。”吴名驹说,“但椰雕的工具又很简单,基本上就是大小不一的刻刀,需要有相当的力度才能刻动坚硬的椰壳,这时需要你拂去烦躁,静静地沉下去,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雕出一件好作品。”

    在创作贝镶跳舞人形椰雕时,吴名驹曾遇到过一点小挫折,“万事开头难,当耗费心血创作的作品被市场拒之门外时,我也曾想过放弃,转行算了。但是朋友们的劝说和内心对椰雕的喜爱,最终让我坚持走到现在。”

    然而,这一个“坚持”却写满了艰辛。吴名驹回忆,曾经有过几年时间,自己一直生活在穷困潦倒边缘。那时,市场上大量充斥着机械加工的椰雕工艺品,对椰雕艺术品并不“感冒”,吴名驹又不愿意去给人做泥塑、木雕,索性就呆在家里独自钻研椰雕技艺,好几次家里几乎都揭不开锅,“即使现在,被人请去做一天木雕的工钱仍远远高出椰雕十几倍,但我还是无法放弃椰雕。”

    功夫不负有心人,月20日,在省委宣传部、省文体厅、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省文联联合举办的海南民俗工艺品制作“能人绝活”评选展示活动中,吴名驹获得“海南民间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高档精美椰雕工艺品之所以失去市场,主要是创新跟不上,而不是电脑设计和机械化加工冲击造成的。”吴名驹分析,椰雕传统工艺如果不能结合市场进行开发创新,肯定会被市场淘汰。

    新椰艺近年来之所以兴起,正是因为开发出了饰品、服装配件等一批价廉物美的产品。不过,新椰艺也存在技术含量低、市场跟风压价等缺陷。最好的办法是,一方面传承发扬传统工艺,一方面提升新椰艺的技术含量,这样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材料可以多样,图案可以复杂,色彩可以变化,功能可以讲究实用,但真正的椰雕还是要体现传统技巧、传统风格。”

    在龙桥镇,椰雕被视为幸福吉祥的象征。每当婚嫁之时或年节吉日,当地人家里总要摆出一对用椰壳做的糖罐,虽然不一定精雕细琢,但圆圆满满的椰壳代表着喜庆如意。

    行走琼北火山地带,常被一幅幅充满田园气息的乡村生活画卷所打动残破的村墙,深幽的村道、古老的石屋、参天的古树、散发泥土香的田地、路边聊天的老人、夕阳下放学的孩童……

    这些生活画卷深深在吴名驹心里扎了根。他渴望有一天,能用椰雕把火山人的生活细节真实地记录下来,以独特的方式永远地留存下来。

    从前几年开始,吴名驹已悄悄地进行这项工作。在他的设想中,火山生活适合用白描手法表现。于是,无数个夜晚,他一遍遍地画出火山生活的各个场景,又在电脑上制作出白描手法的效果图,力求得出最满意的图案后才下刀雕刻。

    这是一个椰雕的“梯度梦想”。吴名驹告诉海火山生活画卷系列创作结束后,他将转向另一个更高层次的追求,那就是将琼州百景搬上椰雕。“我们海南处处皆美景,天涯海角、鹿回头、万泉河、火山口这些地方不但风景美丽,而且都有动人的故事传说,为何不把这些元素注入椰雕创作呢?”

    这个灵感,来自他曾经的一件作品“华凤还巢”。2008年时,吴名驹由奥运主会场鸟巢激发灵感,用一块花梨木雕刻出得意作品“华凤还巢”整个“华凤还巢”形同鸟巢体育馆,有巢有鸟,给人一种展翅飞翔的感觉,寓意着北京奥运会如同鸟儿一样展翅飞翔,把中华民族的奥林匹克精神传向世界。

    外形古朴拙憨的椰壳罐,山水、树木、楼阁浮雕栩栩如生,色泽浓淡渐变自然天成。更让人称奇的是,罐盖被手工挖出雕成绽放的花形,几乎无缝隙地镶进椰罐。这件名为《江山如此多娇》的椰罐,其实也可以视为吴名驹创作琼州百景前的一次“练兵”。他说,“椰雕的珍贵体现在工艺上,一个完整椰壳精雕细琢的作品才是最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眼下,吴名驹有三个愿望将从师傅那里学到的东西整理成书,让椰雕这门技艺世代流传下去;开办椰雕技艺培训班,让更多的人学习椰雕;创办一家椰雕公司,依靠精细的椰雕技艺打造上乘的艺术品,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盈利。

    从事椰雕,需要精雕细琢,更需要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

    外形古朴拙憨的椰壳,经过椰雕手艺人修整打磨、赋形雕刻,便拥有了新的生命,化身为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

    历史上,海南椰雕的珍贵,体现在传统手工艺的技艺上。作为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椰雕是一门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穿越时光阻隔,铭刻历史之记忆,它不仅是工匠们世代相传的谋生手段,还蕴含着琼州独特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时至今日,海南椰雕虽然已辉煌不再,但民间手艺人依然默默坚守和传承着这一雕刻技艺。

    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金堆村委会美贴村是个美丽的村庄,村前池塘绿波荡漾,村旁村后古树参天、竹叶青翠、椰树成林。美贴村不仅是一个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美丽乡村,也是一个有着丰厚人文韵味的古村。在村内行走,处处可见数百年历史的遗迹。这里有明代进士冯颙的故居遗址,也是清末爱国诗人冯骥声的故里。

    在村里,隐居着一位名叫朱凡的民间椰雕工艺师,他以执着的匠人精神,凭着一把刻刀,诠释着工艺人的匠心之美。

    朱凡的椰雕工作室在一座琼北传统民居的院子旁,是个非常简陋的棚子,室内到处堆着他的家当,棚子内外设有简易的工作台。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也丝毫没有影响朱凡的创作热情,他沉醉在自己的椰雕世界中,一眨眼就走过了20年。他说自己有个梦想,希望用一生的努力,做好椰雕,留存住这门独特的技艺。

    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朱凡,原本在银行工作,后来转行到旅游企业。一次行走在海口街头,买了一个椰雕工艺品,椰雕展现出来的精美技艺让他为之着迷。

    无意间与椰雕的邂逅,从此让他与椰雕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做好椰雕,他选择远离城市的喧嚣,深居简出隐于乡村。他买回刻刀,从零开始,琢磨椰雕工艺,沉醉在自己的椰雕世界中。

    朱凡与传统的匠人并不相同,在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椰雕,并非师承,也非科班出生,凭着对椰雕的热爱执着,一边雕刻一边学习,从书本上、从日常生活中去寻找灵感,静心学习和体会传统椰雕中的奥秘。

    朱凡说,他回到乡下,默默钻研椰雕技艺,作为自己余生的事业,内心里曾经有过很多矛盾和困惑。首先需要克服的是沉淀住自己的心性,做到心无旁骛,甘于寂寞,锲而不舍;平时还要不被杂事所扰,遵守着自定的作息时间,不管外面的世界怎么变化。如果没有客人的到访,每天上午9时,朱凡就开始工作,每天制作椰雕超过8小时。

    从选材、制图、雕刻、拼接、抛光,直至一件椰雕作品的完成,朱凡总是做得一丝不苟,在他眼中,容不得一点瑕疵。每天在刀锋上游走,手受伤是家常便饭。有的作品工艺复杂、耗时耗力,数月才能完成。雕刻过程虽然很辛苦,但看到自己一刀刀雕刻出来的作品,活灵活现地摆在自己面前时,心里就有一种自豪感。

    20年的孤独修行,在方寸之间挥刀如笔,从工艺到艺术,他信步而过,终于摸索和练就了一套炉火纯青的纯手工椰雕工艺。

    作为一名椰雕设计者和雕刻者,朱凡量料取材、因材施艺,把椰雕的自然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朱凡从拿起刻刀之时,就潜心钻研椰雕技艺,从雕刻大师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学习传统雕刻技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渐渐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加工制作椰雕的工艺——榫卯结构。

    俗话说“榫卯万年牢”,不用一颗铁钉,仅靠榫卯工艺,便可做到扣合严密、间不容发、天衣无缝,使用千年而依旧坚固美丽。凹凸之间,以制为衡,藏秀于内,历经千年而日久弥香,这便是榫卯工艺的迷人之处。

    榫卯是比汉字更早的民族记忆,蕴含了古代匠人的博大智慧,是中国传统木艺的灵魂。数千年间,榫卯衍生出千百种花样,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玩具等多个领域。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粹。

    朱凡在椰雕作品创作过程中精巧地运用榫卯工艺,通过椰雕构件凹凸部位的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从而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这个雕法难度很大,要克服一个易热胀冷缩的问题,这是朱凡整个椰雕作品的绝妙之处。工匠工艺水平的高低,通过榫卯结构就能清晰地反映出来。朱凡运用榫卯结构制作的椰雕作品,渗透着自己的心血,充分展示了高超的雕刻技艺。

    朱凡的椰雕工艺还运用了平面浮雕、立体浮雕、沉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手法,其雕刻的茶杯、茶叶罐、香炉、椰壳碗、酒盏等等椰雕作品,雕工细腻、工艺奇巧、小巧玲珑、画面雅致,经久耐用,融观赏性与实用性于一体。

    更为难得的是,朱凡椰雕作品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椰壳材料的基本特征,以传统榫卯工艺制作的椰雕作品,是现今海南椰雕作品中特色最突出的纯手工技艺。

    手工的体温,融入每一道工序,在随时都可能会开裂的椰壳上展现化腐朽为神奇的雕刻功力。当一个个原始的椰壳在手中雕琢变成精美的艺术品时,令人叫绝。

    醉心于椰雕手工艺的朱凡,雕花循梦,把人们对于吉祥美好的追求融入到椰雕作品中。

    2018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海南赛区总决赛于7月28日上午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作为嘉宾应邀参加开幕式的朱凡,现场展示了椰雕技艺和椰雕作品,并用椰雕葫芦丝现场演奏,赢得了与会人员的掌声。

    正是对椰雕技艺的坚持,让朱凡在这一路上收获了各种认可。而他的椰雕作品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对于慕名而来的学生,他总是表现出特别热情,认真给学生讲解海南椰雕历史,展示自己的椰雕作品,尽可能地让他们多了解海南这一特色技艺。

    两次到美贴村采访朱凡,他给笔者留下的深刻印象,可以用“惊叹”二字来形容。他所展示出来的,不仅是精湛的雕刻技艺,更是一种令人感动的专注的匠人精神。从零基础起步,到现在一件件独具海南特色的精美椰雕作品从他的巧手中不断诞生,是默默坚守与砥砺前行的结果。

    朱凡说,传统手工椰雕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一件成型的椰雕工艺品的形成要经过选料、造模、雕刻、通花、镶嵌、抛光、修饰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稍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

    一件好的椰雕作品,从选料开始,就要格外用心。椰壳是越老越好,裂的嫩的都不能用。不同形状的椰壳,可以因材选用,设计出不同形状的椰雕作品。这些都要靠雕刻者的悟性以及出神入化的技艺和创作灵感来完成。

    朱凡平时是低调的,也是沉稳的,源于他始终对海南椰雕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以及椰雕的发展与弘扬,信心满满。

    曾被誉为“天南贡品”的海南椰雕,历史上曾长驱直入皇城宫墙,承载无数荣耀。

    艺人们守着时光的寂寞,隐去了浮燥,褪却了杂念,挥刀如笔,精雕细刻,赋予这平凡的果核以高贵的艺术生命,并流传千古。

    海南种植椰子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代《南越笔玩》中记载,“琼州多椰,昔在汉成帝时椰子席,见重于世”。可见,汉代时海南椰子已晋身为朝廷贡品。

    宋代随着商贸兴起,大量椰子跨海输往中原大陆。至明代,海南椰子种植更是遍及岛东沿海。在对椰子的认知和喜爱日渐浓重的时候,椰雕作为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符号与载体,开始光华四射。

    最初利用椰壳的,应是海南岛最早的先民黎族人。黎族先民很早就会制陶器和独木舟,但相比复杂的制陶技术,荒野里随手可得的椰壳耐酸耐碱,做成容器,可能更加简单而随性。

    1963年,中国社科院广东民族研究所编写的《黎族研究资料选辑》第二辑里,描述了椰壳出现在黎族人的日常生活“用装有木柄的椰子壳造成的杓……从锅或饭瓮里把粥装进饭碗……”“汲水的碗也有用椰子壳和瓢箪的……”

    但是椰雕雏型的出现,后人目前只能追溯到中唐宣宗元年。据唐代刘恂《岭表录异》中载“椰子树,亦类海棕,结实大如瓯盂,外有粗皮如大腹,次有硬壳,固而且坚,厚二三分。有圆如卵者,即截开一头,沙石磨之,去其皱皮,其斓斑锦文,以白金装之,以为水罐子,珍奇可爱。”

    当时民间有传说,椰壳有“有毒即裂”的特点,唐代诗人陆龟蒙还留有“酒满椰杯消毒雾,风随蕉叶下泷船”的诗句。《粤东笔记》也载,唐代大臣李德裕贬居崖州时,曾将椰壳锯制成瓢、勺、碗、杯,作吃喝用具。

    明、清两代时,椰雕常被官吏作为珍品进贡朝廷,有“天南贡品”之誉。在清宫大宴乳茶碗的资料中,也发现了有关椰雕的记载。

    清宫饮用乳茶,需配以品质精良、做工精到的御用碗。当时,广东就进贡了用椰壳做的乳茶碗,碗外壁为椰子壳,艺匠在薄薄的椰壳面上,巧手凸雕松竹梅纹饰,内壁嵌银里。

    椰子银里碗古朴而轻巧,是清宫中为数不多的乳茶碗,皇帝不仅在中小型宴席上用它,就是平素饮乳茶时它也是首选的饮具。而清代的《海公案》一书中,也多次出现“椰雕墨盒”。

    《中国艺术品鉴赏百科》中,把椰雕归为果核雕刻杂项。书中认为,椰壳雕工艺最初只做成简单的酒杯、茶盅、文房用具和盒罐等器物,后经文人雅士的题诗赋词,逐渐使椰壳雕艺术向完美的境地转变,但最好的作品仍要向皇宫进奉,特别是雍正时期,椰壳雕器物的造型、纹饰及雕刻的技法已十分精湛。至清末民初,用椰雕作为礼品、用品,已很平常了。

    时光流逝,昔日的“天南贡品”已从“旧时王谢堂前燕”,走入寻常百姓家。据海口市档案馆的1963年《海口市手工业出口情况调查报告》,在抗日战争前,海南椰雕已畅销南洋群岛和欧洲各国,还在越南河内的国际物产特览会上荣获一等奖。

    当时,椰雕生产的艺人有百余人,年产量高达两万多件,其中一万多件出口外销。那时候,应是海南椰雕的旺盛时期。

    抗战爆发后,战火迅速蔓延海南各地,艺人流离失所,椰雕原料短缺,外销一度中断。

    至1950年海南解放时,存活下来的椰雕艺人仅剩十余人。海南椰雕,无奈地走过了历史上最暗淡的岁月。

    新中国成立后,海南椰雕开始恢复生机。1955年,海南地区第一家椰雕工艺厂———海南特别手工艺厂成立,它就是海口市椰雕工艺厂的前身。随着市场需求扩大,椰雕产品开始进入了批量生产。

    同时,一些有椰雕手艺的艺人也开始创办个体椰雕厂,逐渐形成了以海口市椰雕工艺厂、文昌市工艺厂为主的椰雕工企业群体。

    海南椰雕先后参加苏联、捷克、波兰、锡兰、印尼、日本等国际特产特览会的展出,深得好评,还获得民主德国颁发的一枚纪念章。1978年,文昌县工艺厂制作的《鲤鱼吐珠》台灯参加全国美术工艺品展览会,曾获广东优质“四新”产品奖。

    1987年,椰棕雕四件套参加全国第20届旅游产品内销工艺品交易会,获优秀旅游纪念品一等奖……

    随着海南旅游业风生水起,椰雕也开始由高档精品向中低档旅游工艺品转型,逐渐广为人知。

    时至今日,海南椰雕工艺品种类已由传统的300多个拓展到了上千个,仅仅利用椰壳制作工艺品一项,年产值就达数千万元,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现在的椰雕工艺品厂,多以配件订单加工居多,主要分布在岛内东部和北部地区,其中文昌东郊镇就有十来家配件加工基地。

    上世纪70年代出生在富道村邻村保明村的吴名驹,少时赶上了椰雕发展的好时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