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中也可以创新
书迷正在阅读:我成了掉包富家女的恶毒女配[穿书]、冯仑内部讲话(最新版)、满级师姐在星际、老公,快关门!、觞雀、许家印内部讲话(最新版)、马云内部演讲(最新版)、重生之沧蓝、勾到魔尊后、你是我温暖的依靠
在玩中也可以创新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从一个超级网虫做起来的,最开始接触网络的时候,是不是一种玩的心态? 马化腾:并不是这样。一开始接触网络,我就知道它哪些方面是有用的。我是有目的地选择,并不只是玩。所谓的玩,是想知道这个东西为什么好,用户为什么会喜欢它,是用一种研究的心态去尝试。 我开始做的时候就不是一个简单用户。做惠多网时,我做到站长,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网站。当时我就觉得很有用,觉得这个东西可以提供新的通讯方式。以前是4根电话线只能4个人同时用,现在是上万人可以同时访问互联网。这样我的舞台就大得多了。 那时候,你发现通过电脑可以跟人远程交流,这就很有用啊,以前你找不到这样的方式。第一次用网络服务是通过bbs,下载一个防病毒软件瑞星。那时候你就会觉得很神奇。这种体验很不一样,而且很有用。 ——马化腾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 在马化腾看来,无论是公司的名称,还是可爱的qq仔形象,都是一次次不经意的偶然所带来的。但把腾讯公司的崛起归因于偶然,不如归因于自然。 8年前没人会把oicq这个供人“kill time”的小玩意当回事,但它就是这么在不经意间顺其自然地成长起来了,这也是“小马哥”当年始料未及的。 马化腾说:“玩也是一种生产力。”马化腾玩出了艺术,玩出了财富,玩出了一个互联网传奇。 “网上很多的新体验我都会使用。”在互联网为国人所熟知之前,网络的乐趣只属于少数知道惠多网的网迷,马化腾就是其中之一。从那时起,他就享受了网络带来的种种惊喜,他说“在网上我才会获得完全的兴奋”。 半年后,马化腾投资5万元在家里搞了4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自告奋勇承担起惠多网深圳站站长的角色,在工作之余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久而久之,深圳“马站”在惠多网上声名鹊起,但很少有人知道马站长其实只是个20出头的年轻人。 网络开阔了马化腾的眼界,也让他结识了不少人,其中既有成为其事业核心的即时通讯oicq,也有成为日后对手的网易ceo丁磊。 当马化腾还是深圳某公司里的一名打工仔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了以色列人发明的一种私人“玩具”——icq。精明的马化腾在体验到icq带来的快乐时,也发现了icq无法在中国迅速发展的原因,那就是缺少中国版本。 于是,马化腾想搞一个中文的icq,立即叫上几个朋友成立了一家公司,仿照icq 搞一个中国的icq。直觉告诉他,这个东西很好,好到可以成为“互联网寻呼机”。事实证明,他的预想是完全正确的。 马化腾对网络除了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外,更精明而沉着地将包含着自己创新理念的拿来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工作早已超越“朝九晚五”界限的今天,当我们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责任、越来越大的挑战时,如果仍旧恪守“有痛苦才有收获” 这样的界定,那么,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未免也太大了一点儿。 工作,也可以跟玩乐相结合,也可以让人在享受乐趣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心情愉悦时更有效率、更有创造性。对于那些带着“玩”的心态成功的人,我们不妨将其称作“玩一代”。 在发掘新经济崛起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玩”中走向成功的一些人。比如,it风暴带来的不仅仅是科技大革命。当时,全世界的上班族都在惊呼:“他们在工作时居然不用穿制服!”旁人眼中的it精英们居然穿着t恤和牛仔裤在全球最顶尖的公司里穿行,随之而来的便是“星期五便装革命”,即每个周五,各大公司的职员们都穿着自己最心爱的便服上班,不用身着套装做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工作已经不再是听上去紧绷绷的一个名词,在工作中很多人都可以既玩得很开心,又做得很成功。如果你来到google总部,也许就会觉得是走错了地方。因为google员工的工作空间并不像办公室,而像是某间大学实验室;程序员们穿着汗衫和沙滩裤,在走廊里来回走动;他们还经常在工作间里推着自行车或牵着一只狗…… 玩,从本质上而言,产生于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玩”的重要意义,这一点明确体现在他们对后代的教育理念上,他们说,等以后有了孩子,一定大力支持他“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世上不止考试读书这一途,不管什么样的兴趣,玩上个10年,早成了专家,还怕靠它养活不了自己?” 如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热爱摄影的外语系学生,不小心“玩”成了摄影师;理工科的文学青年,不小心“玩”成了广告公司创意总监;甚至连沉迷于游戏的玩家,也一不留神就“玩”成了代表国家出战世界大赛的高手…… 有兴趣,才有乐趣。“玩一代”的信条是:很好玩,很会玩,很值得玩。这里所谓的“玩”,只是乍一眼看上去的外在形式,只要玩得认真,玩得出色,玩得有心得,一样能玩出一片成功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