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在线阅读 - 第14节

第14节

    弄出来后,她只能在这里等着。

    差不多十分钟的时间,大姐同志和她男人推着一个平板车来了,上面铺了个被子。

    “小同志我们来了。”

    “大姐,东西在这了,不过我没称。”

    “我们有,我们有,带来了。”

    这位大姐拿着一个秤杆子,还有一根粗棍子,三人抬着,称了一下。

    一袋大米正好200斤,小米八十斤。

    “八十斤就八十斤吧,这些我们拉走了。”

    “行,大米四毛,小米六毛。”

    大姐为难道“妹子,你看,我们也是准备卖钱的,我们要的多,你能给我们便宜点儿么?”

    “大姐同志,我这些都是不要票的,价位比粮油店的还便宜呢,不能再少了。您要是不要,我转手就能卖的比你们还要贵,我这些粮食也不是天天有的。”

    这位大姐一听要卖给别人,立马急了“行,行,就按你的来。”

    大姐说完,示意了她男人一下,只见男人从兜里拿出一个手绢里面包裹的都是钱。

    这男同志呸的一下往手指头上吐了些唾沫,开始算账数钱。

    应寒看着钱上沾着他的唾液,下意识的皱了皱眉。

    “大米是八十,小米是四十八,一共一百二十八块钱。给,大妹子,你数数。”男同志数了两遍,数完,大姐同志又数了一遍。

    到了应寒手里,应寒应付的看了一下,因为他们数钱的时候,她都看了三遍了,一百二十八块钱,没错“大姐,正好,这钱我收下了。”

    “行,大妹子,我们走了,下次再有好东西,一定要来我家呀。”

    “我这粮食不及时的,如果有的话,我肯定去找你们。”

    应寒拿着这些钱,欣喜的去了供销社,她现在也算是三百多块钱存款的小富婆了,得好好的犒劳下自己。

    说是犒劳,也只不过是去供销社买了两斤红糖罢了。

    应寒到了和大叔说好的地方,等了有半个小时,两人赶着毛驴回来了。

    “应知青,让你等久了,我们有样东西没买到,耽误了一会儿。”大叔看到应寒,开口解释道。

    “大叔,没关系,我刚等不久。”

    “行,上车吧,一会儿还得拐到邻村买些鱼。”

    “哎。”

    应寒上车后,给二人从篮子里拿了两个苹果出来。

    “大叔,小哥同志,这是我刚刚买得水果,你们尝尝。”

    大叔赶紧拜拜手“哎,呦呦,水果贵,你赶紧收起来自己留着吃吧。”

    “我今天遇到了个老农,他自家种得,只收了我一毛钱,给了我十几个呢,吃吧,这东西不能放。”

    应寒硬塞给了二人一人一个。三人一边啃着苹果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这位大叔是村里族里有威望的人,排行老三,村里人都叫他王三叔。

    跟着他的那个是村里王老五家的儿子王二栓,今年已经十七了,开春的时候刚结婚。

    应寒一听他结婚了,惊讶了下,又想想这个时候的农村,确实是到了十六七岁结婚的。

    “应知青呀,你这小小年纪,脸上就弄那么一块子可不好呀,以后耽误说亲呀,还是找医生看看吧。”

    “大叔,我今天就是来看医生的,人家医生说,这东西不好消,估计得一年两年的。”

    “哎呦,这么长时间呀,你说你咋这么倒霉呢。”

    “哎,谁说不是呢。”

    应寒说起谎来也是很得心应手呀。

    “应知青,以后呀生活上有困难,尽管和我们开口,能来到我们村也是一种缘分。”

    “嗯嗯,谢谢大叔,谢谢二栓哥。”

    三个人路过一个村得时候,村长让二栓进了村,没一会儿,二栓子身后跟了两个人。

    两人抬着两桶鱼来了“老大哥,今天得鱼个头都很均匀,专门给你挑得。”

    “谢谢了老伙计,一共多少钱。”

    “一块钱。”

    “行类。”

    “这位大叔,你们家还有多余得鱼么,我想买两条。”

    “这位是?”那大叔看了眼应寒,见她脸上得红斑先是一愣,后又转头眼神询问了下王三叔。

    第19章 机会

    王三叔笑着介绍道“这位是我们村里得应知青,老伙计有鱼得话,卖给她两条。”

    那大叔呵呵爽朗得笑了“有,我这儿有三条原本准备回去自己吃呢,这位小知青同志要是要得话,三条给我一毛钱就行。”

    “好嘞。”

    ...

    应寒提着三条鱼,拿着两斤红糖回去了。

    佩姨看见鱼激动得不得了,她这人不挑食,但最喜欢得就是鱼。

    “寒寒,这鱼多少钱呀。”

    “一毛钱给了三条,而且还是大个的,佩姨,今天的咱们就炖个鱼汤吧,剩下的两条风干起来。”

    这边应寒说完,梁爷爷那边扛着一捆草回来,神秘兮兮的进了厨房,弄了两个兔子回来。

    而严老师在地里帮忙施肥的时候,回来废了一番功夫待了两只竹鼠回来。

    佩姨看着又是竹鼠,又是兔子鱼的,喜不胜收。

    竹鼠和兔子都剥了皮杀好风干和剩下两条鱼一起,准备风干等到了冬天吃。

    应寒觉得这个方法好,可以风干些东西,到时候给东北的爸妈留着。

    应寒晚上吃的饱饱的回到房间,把自己身上的钱一大部分留来了空间里。

    剩下十几块钱放在外面,晚上没有什么娱乐项目,早早的就睡下了。

    应寒趁着这个时间,进入空间继续舂米。

    她要挣些钱,等去了那边给爸妈留点儿。

    她还有一件事要办,那就是回趟z市买套房子。

    书中女主的家里在这个年后买了套房子,原本他爸妈是给她哥哥做婚房用的,后来他哥哥嫌弃太小太旧不愿意住,女主的家人只好转手卖了。

    但在卖之前,女主无意中在那个屋里扒拉出来一个木盒子,里面存了不少好东西,后来女主靠这个成了当地的首富。

    她记得里面有十几个上千年的铜钱,九十年代的时候,女主卖了一枚,人家给了她二十多万,这二十多万在当时可是很值钱的。

    所以,她不能让女主拿到那栋房子。

    拿栋房子,女主的家人以两千块钱买下来的,她现在可没那么多钱,所以得赶紧挣钱呀。

    她这种原始的舂米,一天能弄40斤大米就不错了。

    而且她也并没有那么些时间呀。

    看来得想个办法才行。

    ...

    应寒想了许久,想到了卖家具这个事儿,桌子椅子的她的空间里可以长出来。

    一张桌子怎么也得卖一块钱吧,如果好的木材做的家具,就更贵了。

    不过这里的人明显买不起高档次的东西。

    归根结底,还得卖粮食水果,这些应急的东西。

    应寒在空间里一边想着一边走着,前面的雾越来越大,这才发现自己找已远离了她的那片树木。

    “这个空间还挺大的。”应寒自言自语的转了一圈,下意识的往前又走了两步。

    突然进入了一个空旷的地方。

    这种感觉就好比,你上一秒还置身在一个云雾中,下一秒拨云雾见青天。

    这个地方还挺大的,目测有三百多平方?空空旷旷的,下面亮堂堂的,像是水泥地又像是水磨石地面。

    依着周围的云雾来看,应该是给圆形的。

    “哎,自己太粗心了,空间里还有个这个地方,自己一点儿也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完全可以建个房屋,就像她看过的小说里一样,他们的空间里都有什么茅草屋,小木屋,或者现代化的屋子。不知道那些树能不能长个屋子出来。”

    应寒心里这么想也这么做了,一路小跑冲进雾里,跑去自己来时的方向。

    然后选了她移栽的那颗松树,复制了一颗,拉着就跑到了这片空旷的地方。

    等拉过来以后,应寒犯了难,她不知道门该朝哪个方向合适。

    研究了半天,应寒把树放下,然后又朝前面没去过的地方去探索下。

    不知过了多久,应寒回来了。

    她去的那个地方更大,地方更宽广,但离这个大圆圈很近。

    她所在的这个空间里,就像一个小蝌蚪,她种树的位置,是个尾巴。

    如果加上这个,大圆圈的话,又些像太极图的一半。

    知道这个空间地形后,应寒把门朝向了南边。

    在圆圈边缘把松树种上了,这个松树不叫小,应寒觉得一棵小树长不出一个房子来。

    所以把周围全复制上了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