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在线阅读 - 第30节

第30节

    不能老麻烦人家。

    哥哥送她上学的这天,一大早的拿了许多东西上了公交车,直接到了东南大学。

    今天是报道的第一天,他们来的早,这一会儿还没多少人呢,轮到应寒也没花多少时间。在老师的帮助之下,非常顺利也很快捷。

    不能说没学生,因为这是第一批学生,学校里只能老师亲自上阵了。

    上交了录取通知书、审核资料和户口材料,然后签上名字后,老师直接给发了35斤粮票,其中12斤是细粮票。食堂打饭时,就用粮票。

    应寒拿着钱在应立面前晃了晃,笑道“哥,我一个月根本吃不了这么多的饭菜的,我还能攒下来呢。”

    应立笑着拍了拍她的头“放好,弄丢了,你找人哭诉都晚了。”

    “嗯,我知道了。”别人不会在她身上发现钱的,她的重要物品都在空间里。

    学校给应寒分的宿舍在三楼,靠楼梯的一间房,里面有四个上下床,住八个人。

    听老师说,他们东南大学环境还好,其他学校,都是大通铺。

    应寒看了下屋里,没觉得哪儿环境好,她找了靠窗户上铺的位置。

    “怎么不住下面,上面不安全。”

    “上面干净,下面很多人坐床上的。”

    应立挑了挑眉,还真没发现这种小细节。

    应立帮着她把床铺好后,就带着她在学校熟悉了下,然后带着她回了家,他明天也要走了。

    应寒晚上去买了十几个鸡蛋,给哥哥煮了十几个酱油蛋。

    然后从空间里拿了几个自制的“罐头”出来,又给他带了几个苹果,像芒果荔枝橘子的她不敢拿出来,因为不是时节。

    第二天一早,送了哥哥去火车站。

    这几天被哥哥呵护着,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虽然都是日常的小事,但应寒觉得温暖幸福。

    感谢老天,给了她心目中一直想要的家庭。

    应寒从火车站出来以后,并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她的那个小房子里。

    临走的时候买的新锁,现在已经生锈了。

    打开以后,应寒上下看了看,撸起袖子,开始收拾里面的东西。

    可惜里面的杂物太多,她根本收拾不完。

    最后出去贴了个找杂工。

    刚挂出去半个小时,有两个五十多岁的老两口进来了。

    “同志,你找杂工?”

    “对,大爷大娘,我要清理房间里的所有东西。”

    大爷一喜笑着道“这事儿我们能干,你给多少钱?”

    应寒想了下,道“一个人两块钱,里面清理干净。”

    “你这里面的东西都不要了么?”大娘问道。

    应寒点点头“都不要了。”

    “行嘞,同志,这事儿我们帮你干了。”

    应寒看着两人的年纪,有些担心道“你们...身体?”

    “同志放心,我们经常干活,收拾房间这点儿事儿,对我们来说轻松。”大娘笑着道。

    应寒点点头,赶紧去外面把牌子去掉。

    没想到老大爷还有辆旧三轮车,夫妻俩应该是收破烂的。

    应寒想要快点儿完工,所以在一楼弄些简单的东西,大爷和大娘把上面的那张大床给拆散了,这样一整理,上面宽敞了许多。

    一天的时间,从屋里堆满了杂物,到现在空旷不已。

    大爷大娘把里面能要分了好几趟拉走了。

    他们说大床组装翻新下还能卖钱。

    人走了后,应寒在屋里转了一圈,跑到供销社买了个卷尺。

    在本子上画了个简单的结构图,量了下每个角落的尺寸。

    回去的路上,在外面吃了一碗面。

    回到家后,就挑灯设计自己心中想要的房子。

    上一世在外面漂泊了那么久,不停的换出租屋,因为工作不稳定,出租的房子也不是很好。

    她自己是做设计的,所以她最想要的,就是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现在总算实现了。

    房子很小,厨房那边也很小,从侧门进去后,两边能做两排的橱柜,放一个冰箱。

    然后有个小门,能进入客厅。客厅也不算很大。

    不过她可以把这个小门开大一点儿,挨着门做个岛台,当餐桌。

    第41章 自己的优势

    客厅那面应该放电视的地方,她想做一个壁炉,这边可还没有暖气,冬天的时候可以用壁炉取暖。

    这是她最想要的。

    然后把两个厨房的窗户小,不用怎么动,只需要换个框架,重现装个玻璃。

    客厅,她准备把窗户打大一点。

    楼上卧室也是,把窗外打大一点儿,房间里显得透亮。

    一楼的卫生间就做个普通的洗手台,一个马桶就够了。

    二楼的洗手间准备做个浴池。

    所以她要找个好的泥浆工,用砖头砌,然后外面贴瓷砖。

    一楼地板用水磨石,磨的很光滑的那种。

    二楼卧室用木地板板吧。

    一想到木地板,应寒发愁了,好像现在还没有木地板。

    算了先不考虑这个。

    应寒先在电视墙上,画了个壁炉的详细的图。

    她穿来之前,还帮一个客户设计过壁炉呢,虽然这两年没怎么碰,因为业务熟练,这些她都记得。

    这一晚,一直到了凌晨一点,应寒才停下手里的笔,把她的小房子给设计好了。

    第二天,可发愁了,不知道该找谁帮她装修房子。

    一大早的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只见到有些单位的住宅楼有人工人在建造,不过那都是单位里的人呢。

    她想找个零工都不好找呀,也不知道市里各家盖房子都找的什么人。

    应寒从七点多逛到了十点多,最后在一起家民房那里看到了一个工程队。

    应寒在一旁踌躇了一会儿,看见一个拉洋灰的壮年过来,她才逮着机会上前问了句“这位同志,你们干别的活儿么,我家需要装修。”

    那男子一愣,随即又道“你家准备盖房子?”

    “不,不,我家是老房子,我准备重新粉刷下墙,砌下小东西。”

    那人皱眉犹豫了下道“你稍等下。”

    说完,转身跑开了,然后没一会儿,带着一老头来了。

    “爹,你先和她一起去看看吧。”

    “行。同志,怎么称呼?”

    “姓应,应该的应。”

    “免贵姓韩,周围的人都叫我韩师傅。”

    “韩师傅,我家在离这儿有些距离,在皮鞋厂家属院旁边。”

    应寒没骑车,所以两人商量好了,在皮鞋厂家属院门口汇合。

    应寒坐公交车过去,没想到还没韩同志骑自行车快呢。

    “韩师傅,就是这家。”应寒带着韩老头进去后,给他看了下房子。

    说了下自己的意见“我想把里面的墙灰铲掉,重新粉刷。在这里砌个壁炉,厨房和客厅连着的这个门洞打宽一点儿。客厅和楼上的窗户打大一点儿,这个楼梯拆掉,重新做个新的,厨房砌个橱柜。楼上的卫生间做个浴池。”

    应寒说了一大通,老韩也看了个变,皱眉道“小同志,你打那面打的窗户,冬天不隔风呀,还有,这个门的地方是不是承重墙呀。还有,那个壁炉是什么样的,我没见过。”

    应寒笑着道“这些,我前期都分析过了,韩师傅会看图纸么?”

    老韩笑了“还别说,我退下来之前,就是城建队的。”

    应寒听她这么一说,心里一喜,从自己的兜里拿出图纸给他“这是我画的图纸,你看看。”

    屋里已经被清空了,没做的地方,老韩先是站着大致看了一遍,看着看着就入迷了。

    直接出去,蹲坐在门口的沿子上,笑着对应寒道“应同志图纸画的好呀,尺寸都标的清清楚楚,不输我们城建队的设计师,应同志是干什么的?”

    “我是个学生,学的就是建筑。”

    “哎呦,学的好呀,今年高考,我儿子也参加了,我让他考建筑,他非不考,非要考师范,当老师,说工地上太累,不愿意去,不想和我一样,在外面风吹雨打一辈子。你不知道,当时把我气的哦...”

    两人说了会儿闲话,又回到了正题,韩老头大致给应寒估算了下,装修下来差不多得两百块钱。

    需要的材料还得自己买。

    应寒应了,先给韩老头一个水电图。

    韩老头没有先问应寒要钱,下午回去后,带了两个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