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在线阅读 - 第32节

第32节

    老师是个好老师,同学都是好同学,应寒在班里同学的注视下,和他们鞠了个躬“我叫应寒,应该的应,寒凉的寒,请老师同学们多多关照。”

    一班有个一枝花,下课后,瞬间传到了二班同学的耳朵里,都纷纷跑到他们班门口,窗户上来瞅这一枝花长什么样。

    应寒我侧着脸,他们只看到了右脸,并没有看到左脸。

    直呼一班是天堂,有个俊俏的女同学,一班的男生抿嘴笑笑,不吭声。

    今天一上午,也就发发书,讲讲学校的一些校规之类的。

    中午放学,二班的男生才发现,原来他们羡慕的一班,也不是什么天堂。

    当看到应寒左脸上那块红斑后,都纷纷哎了声。

    原来是个丑的呀。

    所以到了后来,别的系调侃建筑系,就拿应寒来说事儿:建筑系有支小花是“红的”。

    多年以后,一班的男生们在看到这支小红花的时候,感慨万千:人家哪是丑的,明明就是又美又有才得美人。

    后来有同学问她,为什么把自己脸涂颜色。

    应寒玩笑道:因为自己太漂亮了,不想整天收你们的情书。

    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当然了,这是以后,现在,一班二班的男生们还一脸遗憾呢。

    学校的饭堂里,也就十几个菜品。

    用细粮票购买大米饭是2分钱两,如果没有票则是4分钱两,土豆丝这类的素菜是1毛5份,rou类的则是5毛份,除了米,还有捞面条2毛份,一份卤面也是2毛份.

    应寒要了一份米饭和一份土豆丝。

    上午的时候,面糊粥1分钱碗,素包子1毛5个,包子2毛个。杂粮馒头3分钱/个,细面馒头5分钱个,素菜是1毛5份。

    早上大部分都是素菜,而且,素包子和杂粮馒头卖的快。

    有些人,直接从家里带了咸菜,杂粮馒头就着咸菜,喝一碗粥,这样一个月下来,能剩不少钱,月底还能往家寄点儿粮票。

    应寒吃过饭,回到宿舍休息,其他几个人也回来了。

    她们几个是一个班的,话题比较多,聊着今天的班主任,今天的新同学,今天就发了什么书。

    孙田田看了眼应寒,道“应同学,听说你们系就你一个女同学。要不你和老师说说,来我们美术系吧,咱们也能有个伴。”

    “不用了,我在班里挺好的,而且我想学的是建筑。”

    她上辈子多么优秀的一个大学生,上到大二就参加很多建筑竞赛,得了好几个奖。

    最后没能大学毕业,是她上辈子最遗憾的事儿,所以这一世,她一定要上完大学,不光要上大学,还有读博,还要拿很多奖。

    应寒说完话,几个人没再吭声。

    中午十二点放学,下午两点十分让上课,5点二十放学,晚上七点到八点还有晚自习。

    晚自习下课后,大家简单的洗个脸,刷个牙,就睡了,关灯特别早。

    应寒躺到被窝里后,直接把头蒙上,进入了空间。

    空间里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明亮的。

    拿出自己的原本量好的那个纸张。

    开始规划起来了二楼卧室地板的尺寸。

    外面没有卖的,她可以自己做。

    应寒画出来不同尺寸的木地板结构,然后找浅一点的松木做。

    结果刚到树林,发现那个酸枝木、旁边不知什么的树,长大了,应寒越看越像金丝楠木。

    最后哈的笑了,她捡到宝了。

    虽然有了金丝楠木,但她也不准备用这个做,太起眼了。

    最后又觉得松树颜色太浅了,用的桃木。

    应寒复制了好几棵桃树,然后看着尺寸,念了一遍。

    从空间里出来后,应寒看了下屋里的人,都睡着了。

    哎,看来她得买个表,这样不知道时间,很难受。

    应寒在学校待了一个星期,星期五放学就直接抱着书出了校门,往小屋那边去,到了地方才发发已经开始粉刷了。

    厨房里的也按照应寒的图纸,砌的差不多了。

    “应同志你可来了。”

    “韩师傅,怎么了?”

    “楼梯已经垒好了,厨房还有楼上的洗浴池也弄好了,你是准备用水泥呢,还是买瓷砖呢?”

    “买瓷砖,韩师傅,你这我厨房柜砌的不错呀,这个水槽大小正合适。”

    韩师傅笑了笑,道“不是我砌的,是王师傅砌的,他是泥瓦匠。”

    王师傅在一旁正抽着他的旱烟呢,笑着道“这次来干这个活儿,我是长见识了,原来厨房还能这么弄呀,老了老了又学到了一门手艺。”

    “王师傅谢谢你了。”

    “不客气,你去屋里看看那个烟筒,不,壁炉做的怎么样。”

    应寒往客厅看了眼,已经成型了。

    “你之前给我的尺寸有些挨着楼梯,我找不到你人,所以就往这里移了移,你看行不。”韩师傅道。

    应寒点点头“师傅们都是老师傅,有经验,我有些地方要是做的不对的,你们尽管按自己的来。”

    “你同意就行,我们还想着你不愿意,我们还得扒了重砌呢。”

    “韩师傅,我明天去买瓷砖。”

    “记得把火炉子也买回来,不然我们没法留空隙。”王师傅道。

    “行。”

    临走时,应寒先给了韩师傅五十块钱。

    做这个的零工,都没什么合同之类的,也有很大隐患。

    现在家家户户还不知道装修,所以也没这个概念。

    第二天一早,应寒就去了二环路,在那边逛了几个卖瓷砖的地方,都没有喜欢的。

    现在的瓷砖都是带花的,各种花,各图案。

    不过应寒找到了一家水磨石,价格比较贵,一平方五毛,贵也买。

    找了个没有什么杂色,灰暗加点白的那种密集。

    最让她意外的是,她找到了一处卖马赛克的和小瓷砖的,那种10乘20的。

    小瓷砖5分钱一块。

    马赛克太小了,所以按斤称,一斤5分钱。

    应寒不知道买多少,先让老板送去了两袋子,才不多有一百多斤,买的是那种单黄色加杂这一些红。

    第44章 买卖

    厨房就一个水池,用不了多少,台面用小瓷砖,应寒买了白色的。

    两个卫生间的水池,特别是楼上那个,洗浴池那个地方很大,而且洗浴为了阻挡外面的视线,做了个半墙大概一米那面高,有弧度的,做个干湿分离,她要把这一部分用马赛克。

    瓷砖人家也给送过去,水磨石也给送过去,人家给直接施工,施工费10块钱。

    买完这些后,应寒又去了百货商场,在一楼的拐角处买了个煤球炉。

    然后又买了个燃气管和燃气灶。

    最后叫了个三轮车拉回了家,到的时候,几个送瓷砖的已经等着了。

    应寒赶紧看了下数量,给人家付了钱。

    水磨石到场后,应寒和那些工人师傅,说了要贴的位置,就立马开始工作了。

    “王师傅,这次要麻烦你了,我要贴这种马赛克。”

    王师傅一看,比手指头大点儿的小东西,看的眼晕。

    这种工作量太大了。

    应寒也知道,所以主动给王师傅加了五块钱。

    但保证要贴好,要平整。

    人家加了钱,王师傅也不能再说什么,肯定要帮人家好好完成的。

    看着瓷砖到位了,屋里的墙灰也打磨的差不多了。

    韩师傅今天带着人先走了,因为水磨石要浇筑,浇筑完三天后开始打磨。

    这期间不能踩的,而且还有很多程序,工人说至少十天。

    楼上铺设的时候,应寒没闲着,去外面买了许多大的纸张。

    铺在楼梯上,每个面都按照楼梯的尺寸剪下来,又把几个窗户量了下尺寸,然后到了建材市场去找合适的的玻璃。

    应寒要了那种百货商场用的很厚的玻璃,好的玻璃,价格也贵,几个房间的玻璃,一共花了20块钱。

    因为应寒都用了双层的玻璃。

    买完这些,应寒让售货员帮她送到前面桥下面。

    在工人撞车的时候,应寒又去工具店为自己置办了一套木工工具:刨子、锯子和配做凿子柄、斧头柄、墨斗、曲尺等,凡是木制工具用到的,应寒全卖了。

    各种钉子也买了不少。

    “同志,你这有电锯么?”

    那售货员一愣“电锯?什么电锯。你说的是这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