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在线阅读 - 第51节

第51节

    问问是不是王家知道这事儿。

    应mama没多久就回来了,应寒想问情况,结果应mama说这种糟心的事儿不用她管,让她明天好好上班就行。

    应寒第二天一早去上班,一天心不在焉的。

    下午下班后,快速的出了单位往家走。

    “妈,王家有没有动静?”

    “寒寒,这事儿真的恶心到我了,昨天我问过李大妈后,李大妈说和王平英提过你的事儿,不过那都是在去之前,她应该没那时间使坏,不过你李大妈留了个心眼,过去问了下茶馆的人,结果你猜怎么着?”

    “还真有猫腻不成?”

    “可不是,那茶馆的服务生说一个卖花的小姑娘说是帮李大妈传话的,说情况有些变化,让两位男士来的时候,互相换下位置。”

    “李大妈说,她从来没有让什么卖花的小姑娘传过话,而且,当时王秀娥来的最早的一个,邓家小子第二个来的,服务生直接带着他做到了玻璃窗的位置,邓小子那么明显的一只胳膊不能动她不可能开不出来。

    结果今天李大妈过去问王秀娥,她却说,她不知道这事儿。”

    “妈,不用想,这事儿明显是王秀娥搞的鬼。”王秀娥不想来相亲,但也不想让她有这么好的姻缘,所以故意这么做的,不怪她这么肯定,因为她从书中了解了王秀娥这个人。

    要强,心气儿高,重生回来后,觉得知道未来的事情,所以骨子里还有一种优越感,现在身边有个处处比她强的人,她心里不平衡。

    “就是她,可人家闷葫芦不吭声,咱们也没证据,她还一副委屈的模样,你说,这事儿互相都没成也就算了。关键是,蒋家的那个小子,还对她挺满意。反正这口气我咽不下去,明天我非得去着王平英理论不可。”

    应家人这边正商量着明天去北院王家呢。

    ....

    “这回找这个好呀,错的好呀,这个海归可比那个邓家的小子好上百倍。秀娥,蒋家小子对你很满意,你可给我抓住了呀,别在给我想这着那个周军。”

    “妈,我明天还有课,先睡了。”

    “睡吧睡吧,明天蒋家小子说下午要去你学校接你一起看电影,记得穿好看点儿。”

    王平英现在别提都满意女儿见的这个对象了,海归,在科研所工作,一个月的工资一百多呢,家世比邓家强不少。

    王家的人高兴,王秀娥也有那么一点点窃喜。

    原本是想着搅黄应寒的姻缘,现在那个蒋齐竟然看上了她,不得不说,心里的那种优越感,让她很得意。

    重来一生,她摆脱了那个渣男未婚夫,躲过了上一世狠心的丈夫。

    剩下的不就是发家致富,让自己过上好日子么。

    她之所以选择周军,是知道周军喜欢她,而且后来周军还成了他们z省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但随着事态的发展,周军坐了牢,这和上辈子不太一样,她不确定周军出来后还能不能起来了。

    而且,听说周mama为了救了周军欠了不少钱。

    现在的周军没有了钱,靠什么发家?

    王秀娥觉得周军有了变数,她不敢在往前了。

    现在看来,蒋齐倒是不错的选择。

    ...

    应mama说要来骂王家的人,当然也不是那么没脑子。

    北院的事儿,只要王婶儿知道了,要不了一天,全院的人就能传个遍。

    这不,应mama往北院走一遭,大院的人基本都知道王秀娥抢了应寒相看的对象。

    第69章 搞鬼

    这边,李大妈也是向着应家这边的,第一次给人家说媒,就弄成这样的乌龙,而且也都是一个大院的,抬头不见低头见,总得面上过的去。

    李大妈在两个大院也是有名的媒婆,这不,来南院谈蒋家和王家的事儿。

    有人熟悉的人就拉着她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大妈当然要说清楚“原本安排的好好的,结果有人动了手脚,换了男方的位置。我现在是里外不是人,两对人没看上也就算了,关键是现在有一对儿还有那意思,我是不想管,可我和蒋家也是拐着弯的亲戚,不管也不行呀。”

    “咋,一对人成了,不得给你拿条大红鱼呀。”

    “这条大红鱼吃的我不舒坦呀,这也不能怪别人,是自己懒省事,想着一起相看,没想到被有心人钻了空子,我也是吃一堑长一智,长了教训。”

    “老jiejie,这话咋说呀。”

    “都是一个院里的人,还是算了,说出去让人家咋做人?还为人师表呢,我看也就那样。”

    李大妈最后一句说的可有学问了,王秀娥和应寒两人,为人师表的,就那么一个。

    这话一出去,大院的人心里也都明白怎么回事了。

    感情是有些人见着好的,起了歪心思。

    现在大院的人,背地里没少咬耳朵。

    王家人现在在大院里就属于迎面笑着给你打招呼,过去以后直接给你一个白眼的的情形,实际上没几个人看的起的。

    但人家还不自知,风风火火想着和蒋家做亲家呢。

    ...

    应爸爸知道这事儿后,呵呵一笑“他老王是个好东西么?老子不好,小的能有几个好的。他做的那些事儿我都记着呢,找准了时机,我让他翻不了身。

    咱们寒寒还小,刚毕业相什么亲呀,这次这个没相上也罢,能看上老王家女儿的,也不见得有多好的眼光。”

    “爸爸说的对,我倒是觉得邓同志比那个蒋齐好,人家胳膊就是为革命奋斗的“徽章”。”

    “是个退伍军人?”

    “嗯,可了不起了。”

    “为革命奋斗过的都是顶天的硬汉,是了不起,王平英这次为她女儿找了个好的呀。”

    “好什么呀,都是为了钱。”应mama不置可否的回了句。

    应爸爸反到谈了口气“哎,这样好的汉子,可惜了。”

    应寒也是暗自叹气,不知道空间里的雾水能不能治好邓同志的手臂。

    应寒这一个星期,在单位忙着画图,跟着几个老前辈讨论城二环区规划。

    他们三个新人,就是不停的画,不合适了撕了重画。

    “小寒,你脸上的这红斑,最近这两天淡了许多。”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的时候,姜漠笑着道。

    “嗯,我找了一家中药馆,开了些外敷的膏药,晚上睡觉前涂一涂,淡化的特别快。”

    “这老中医不错呀,你这红斑淡的可真快。”

    应寒讪讪的笑了笑,没说什么。

    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其实她这几天喝了空间里的水,一天一两口,没赶喝太多,一下去全没了,那才会让人怀疑。

    “哎,这几天画图画的我头昏眼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定稿。”沈缈清扶了扶眼镜架,苦恼道,他比较擅长道路景观设计。

    “城市规划可是个大项目,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两年都有可能。”应寒道,不过现在已经有了方向。

    下午,顾教授和二班的班主任也一起来了。

    说是一起参加城市规划的项目。

    顾教授看着应寒脸上的红斑,惊讶道“小寒,你脸上斑淡了呀。”

    应寒笑着回道“嗯,用了一个老中医的方子涂脸,没想到还真的挺管用。”

    “这好,没了红斑,你就是咱们东南大学建筑系的一支花。”二班的班主任李教授笑着道“这两年学建筑的不少,但没几个女学生,今年还没开学,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哈哈,反正咱们小寒是第一届建筑系系花。”

    “哈哈。”

    两位班主任在办公室活跃了下气氛,跟着单位的几个人讨论起来。

    应寒跟着老师师父多学习,偶尔也提了几个意见。

    最终有了个大概,要到下个星期出一张图出来。

    星期五下班,应寒趁着mama还没回来的时候,把冰箱里塞的满满的。

    厨房的米斗也是,空间里的红薯土豆,豆角黄瓜,番茄茄子,但凡市面上的蔬菜,应寒都有在空间里种一些的。

    这些日常的食物,她都没让mama买过。

    倒是应mama天天说,她挣的那点儿钱全都补贴家用了,每次不让她买,她都不听。

    有时候应mama还偷偷的往她的小包里塞钱。

    应寒看着包里时不时的多个一两块钱的,只得无奈的收下,然后在偷偷的把钱给mama放进抽屉里。

    家里除了开支一些鸡鸭鱼rou鸡蛋之类的,几乎不怎么花钱。

    他们一家人都上班,中午基本上家里没人。

    爸爸在部队,偶尔晚上也不回来,她和mama中午都在单位食堂吃饭。

    mama说攒了些钱,准备置办个电视机呢。

    原本第二天一早就去小楼那边呢,最后被她妈拉着去了商场看电视去了。

    结果看了一圈没相中的,主要一个字,太贵,应mama心疼钱。

    应寒自己也没相中,前世看多了液晶超大电视,再看这种小疙瘩,就有些嫌弃了。

    电视没买成,缝纫机倒是抬回家了一台,要说起来,应mama也不会做衣服,但缝缝补补做个小东西还是会的。

    家里添个大件,原本是喜悦的,结果好巧不巧,在商场遇到了王秀娥和蒋齐。

    两人在手表专柜正在挑选手表呢。

    应mama看到他们,立马沉了脸,轻哼了一声,冷着脸拉着应寒走了过去。

    王秀娥倒是给了她们母女一个不屑的眼神。

    不过在看到她们母女两个人手上的手表时,眼神顿了顿。

    脸上带着胜利的优越,但内心还是卑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