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在线阅读 - 第331节

第331节

    苏雅不知道该怎么劝,唉了一声回了屋里避嫌。

    暗道年轻人就是身体好。

    她自己都忘了,自己现在就是个年轻人。

    晚上,苏雅摊了鸡蛋饼,做了小米粥。

    在余良铭看来,自己在这里两天,苏雅为了招待他,把她一年的口粮都给吃完了。

    第二天临走的时候,余良铭把她妈给他带的点心罐头都留下了。

    还特地给她在枕头下面压了五块钱。

    希望能帮到这个小姑娘。

    当然这些苏雅都不知道。

    部队里的人要走,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给他们准备点儿吃的,点心,或者煮鸡蛋什么的。

    苏雅能给的只有水果。

    她不知道余良铭喜欢吃什么。

    总之,给余良铭装了一把香蕉,一都苹果,一个兜橘子。

    这个时节,这些都是稀罕物,可不常见。

    苏雅在余良铭上了车,才递到他手里“余队长,我家也没什么东西,这些是我一个亲戚给的,你留着在路上当个零嘴吃吧。”

    “小雅同志,这些东西我不能拿。”

    “怎么就不能拿了,就是一个野果子而已,拿着吧。”

    余良铭给她放下来,苏雅又给他仍了上去。

    恰好车子启动,余良铭也来不及仍下来。

    只好留着了。

    来帮忙的人走了,但雨还在不停的下。

    苏雅打着家里的那个破雨伞赶紧回了家。

    外面下大雨,伞中下小雨。

    苏雅到家时,身上已经湿了一大片。

    衣服也没换,正好把堂屋的这些花生放到了空间里。

    直接堆在了一旁。

    苏雅想好了,这些花生就留着,以后时不时的煮五香花生吃。

    家里的庄稼也收完了,她在这里也快一个月了。

    现在已经入秋了,她不能一直在农村待着。

    至于那块地,等雨停了,她准备去问问隔壁王婆婆种不种,如果种的话,就让他们种这吧。

    她要离开这里,去城里挣点儿钱。

    ...

    “队长,人家给你送的什么呀,这么香?”

    余良铭瞪了狗剩一眼,直接把东西扔个他“就知道你狗鼻子领,吃吧。”

    狗剩拿到东西嘻嘻的笑了两声,周围的几个人也期待着。

    “我的天,香蕉,苹果?还有橘子,这是哪弄的呀。”

    “给我根香蕉。”

    狗剩一说,周围的刘虎,二毛就已经开始下手了。

    余良铭看了一眼,发现兜里又是香蕉又是橘子的。

    这可是稀罕物件儿,而且现在时节也不对。

    弄村家里现在能吃上饭就已经很不错了,竟然还有这么好的东西。

    他在小雅同志家里时,吃的饭可不赖。

    猪rou,鸡蛋,小米,大米,还有牛rou。

    听村长说小雅同志是个孤女,看家里的环境,生活应该不是很富裕。

    刚刚听说这是她亲戚给她的,看来她也是有亲戚的,这个亲戚生活条件应该也不错。

    一想到这里,余良铭自嘲的笑了下。

    自己还以为她生活不好呢,临走的时候还给人家五块钱,点心罐头估计人家也看不上。

    狗剩几个虽然不客气,但还是给余良铭留了根香蕉。

    余良铭吃了一口,又甜又糯,还真不错。

    一车的人就这么把苏雅给的水果给分了。

    不过最让余良铭纠结的是,他忘了提醒小雅同志一句,晚上小心点儿,如果在意那些无赖,记得去隔壁求助。

    ...

    雨一下就是四五天,这四五天里,村里也发生了很多事情。

    和苏雅估算的不错,兰二顺的妈果真找到了法子救他儿子出来。

    她的筹钱呀,这会儿女主兰溪已经在哄着让她爸买那个瓷瓶了。

    剧情一切按着书里顺畅的走着。

    瓷瓶买完后,重生回来的苏雅肯定会和男主解开误会,然后越走越近。

    然后在媒人的撮合下,两人顺利完婚。

    之后就是一起出了大山,去闯荡。

    苏雅捧着脸颊,想了半天书里的剧情。

    第421章

    好久也没想起来,这个小雅最后干什么了。

    反正她在书里没什么存在感,反正就知道她越来越深居简出了。

    唉,她现在可不就是深居简出么。

    自己在村里,除了和隔壁王婆婆一家偶尔说说话,其他人家,她几乎没见过。

    不过没见过,是自己整天闷在家里,根本机会见人家。

    之前村里的那些说她不知羞耻,不好听的话,也被兰容那档子事儿给概过去了。

    如果在村里不提起苏雅这个名字,没人会想起来她向张铁军表白过这事儿。

    苏雅这几天把空间里的花生拿在院子里晒干。

    把上面的花生都收进了一个袋子里。

    放到了空间里,以后想吃就拿出来煮一煮,或者炒个花生米都可以。

    就这两亩地,就收了五六袋子的带壳的花生。可想而知,这花生有多不好。

    “王婆婆,我家的那快地我不想种了。”

    “不种了?孩子,那你不种地以后吃什么呀。咱们农村人,可都靠这些庄稼地生活呢。你听婆婆的,等我家的地收拾利落,让你王大哥帮你家给收拾下。”

    “王婆婆,不用那么麻烦了,我家的地有多赖您还不知道么,就连我一个人都养活不了。我想好了,过几天我就去城里看看,找个县城的活儿,挣点钱。”

    “去县城?现在县城有招工的么?一个月多少钱?”

    苏雅笑了“我不知道,去那边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找个活干干,不管多少钱,总比在家里好吧。”

    “说的也是,不过你一个女孩子出去在外的,行不行呀。”

    “我能的,婆婆不用担心。”

    “你一个人在外,一定要小心了,还有,这地我们种也行,你看看,我们一年给你多少粮食,还是给你钱。”

    “王婆婆,我们家的地打不了多少粮食的,我也不要多,啥时候我回来,你给个半袋面就行,我要是在外面打工的话,一年也不一定回来两次呢。”

    “行,这行。”

    王婆婆一听苏雅这话,心里乐乐,虽然地打的不多,但那也是两亩地呢。

    之前小雅不会种地,种上以后也不知道除草,不知道浇水的,庄稼自然长的不好。

    他们家稍微打理下,也不会收这么赖的庄稼。

    下午王婆婆给了苏雅一张纸,上面写明租苏雅家的地五年。

    王大爷估计是怕她过两年嫁人了,然后把地要回去,他们刚把地给滋养好,就被要回去不划算。所以想签五年。

    苏雅笑了,直接给他们改成了十年。

    她是不准备通过种地发财的。

    不,确切的说不准备通过这块地发财。

    她空家里的地,才是她的宝藏。

    苏雅在走之前,得找到她家的户口本才行。

    她来了这么多天,一直没找到户口本,出门在外,得有个户口本才行。

    到现在,她还不知道小雅姓什么。

    村里的人都叫她小雅。从来没听人叫过她的大名。

    如果现在她贸然去问人家,自己姓什么。

    别人肯定会以为她被鬼附身了,或者脑子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