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修真小说 - [修真]道阻且跻在线阅读 - 第92节

第92节

    她的一只胳膊微微垂下竹榻,衣袖的一角被她压在竹榻上,垂下的胳膊便露出了大半——修长而不瘦弱,流畅的线条中似乎蕴含着某种力量,肌理完美又不会显得太过壮实。

    忽然,院外传来一道声音,打破了此刻的安静:“商少羽求见殿下!”

    大约半息,那只锻炼良好的胳膊便微微晃了晃,抬起来将蒲扇拿开,露出一张清隽英挺的面庞来。

    纪启顺撑着身子坐起身来,从榻旁的小方几上拿过木簪迅速的绾了一个小髻。然后便一边懒洋洋的伸着懒腰,一边道:“进来。”

    商少羽比起才来时黑了不少,但却更显英俊沉稳。他稍微一拱手,随即开口道:“殿下,今日一切事物正常,所有人都已经完成任务,不知殿下可还有特别吩咐?”

    纪启顺摇着蒲扇半晌未说话,终于开口后说的却是驴头不对马嘴的话儿:“你觉得怎么样?”什么叫怎么样,什么怎么样?

    但是商少羽似乎早知道她会这样问,笑容里多多少少带了一点了然:“殿下心里怎么想,属下就是怎么想的。”

    “和小永混久了,你倒也油滑起来了。”纪启顺啧声感叹道。一百来个她一直带在身边的军官里头,最看重的有四个人——商少羽、温玉珂、朱永年、许时斌。

    其中商少羽太过正直刚硬且责任感多到没地花,然而刚者易折。他这种人看着不起眼,但是综合能力非常出众,尤其善于与他人交流。纪启顺一直觉得他这样的人适合做引领之人,无大能、但是有他在是定然不会走错了道的。所以在军书中,她也常向魏帝引荐商少羽。

    朱永年聪明而又理智,但却容易想太多,慧极必伤说的就是他。把他留下来辅佐商少羽是妥妥的了,同时商少羽责任心井喷的时候也能多多疏导他。

    温玉珂可以算是精英一类的了,对人对己都有一股狠劲。这种人不太精明,做什么事儿都喜欢一条道走到黑,手段粗鲁又直接。破坏力极大,不过往往伤敌一千自伤八百。

    这时候就要靠许时斌来压住他了,正如纪启顺之前所说的他是个“老实人”,再老实不过的人。老实人说出来的话都是老实话,往往特别有道理,而且是最稳妥的。这种人脑子看起来笨笨的,没有朱永年那么尖锐的聪慧,但是可谓是大智若愚的典范。

    不过许时斌真的是太老实,他从来不想当什么统领三军的将军。而且他又是个太过知道分寸的人,他知道温玉珂最敬重商少羽、商少羽最欣赏羡慕朱永年、朱永年最讨厌他,他对每个人的态度都不温不火的,叫人对他恼不起来、也热乎不起来。

    纪启顺叹了口气,收回神思对商少羽道:“明天一早叫大家卯时在正堂里等着,我有点事情要交代下去。”

    商少羽一拱手,走了。

    纪启顺“啪”的把自己摊在竹榻上,其实许时斌和她挺像的,都是知分寸识进退的人,甚至有时候许时斌比她做的还要好。若不是许时斌不愿做将领受累,她又怎会这样折磨商少羽呢?不过是为了让商少羽快点进入上位者的状态罢了。

    她眯着眼睛模模糊糊的看蔚蓝的天空,悠悠的叹了口气。

    前一阵,她委实是做的太过了些,实在不合她的处世之道啊。

    不过又能怎么办呢?毕竟她不能长待在这里,还要快些抽身啊。

    她将蒲扇往脸上一盖,终于感到了一点欣慰,幸亏这群家伙还是可造之材。不然她可不会管他们的死活,若是敢耽误时间,就一律赶上战场去,到时候看他们还敢不敢不适应。

    一边这样想着,她一边忍不住苦笑了起来,看来俗务沾不得啊,容易脱不开手啊。然后她就再也没有过动作,不知是睡着了又或者是在想什么。直到日薄西山,她才慢吞吞爬起来回了屋。

    次日,卯时。

    百多位军官都准时到了正堂,纪启顺坐在上首的圈椅上看下去,下头的每个面孔都是她认得的。她亲自带着他们出东都,一路奔波来到蜀地,折磨他们这群贵公子学着撘灶台、洗衣服、做饭。一句话不对、一件事做错,便是狠狠地责罚。

    他们不是没想过反抗,但胆敢揭竿而起的人无一不是被纪启顺揍得还不了手。他们都是有血性的男人,最尊敬强者。他们永远不服、永远无畏,过个没几天就要跃跃欲试的和纪启顺比上一回,虽然从未有人赢过,但却越挫越勇。

    纪启顺已经不愿称他们为纨绔了,他们是最棒的战士,最坚毅的军人。

    她没有啰嗦什么,直接开门见山的道:“金兵将会在今天中午抵达。”

    话音落下,始终没有人开口说话,但是所有人的眼眸中都是浓烈的兴奋和期待。

    他们自从将那一小队金兵斩杀殆尽后,纪启顺就带着他们和粮草队、步兵、骑兵一起驻扎进了齐云山。开头的日子里都是艰难无比的训练,他们这些军官都是纪启顺亲自盯着训练的。

    他们得到纪启顺的认可后,便各自开始了带兵生涯。每个人都按照纪启顺一般的严格态度去要求自己手下的兵,乃至现在纪启顺拥有了一支可以称为是狼虎之师的精兵强旅。

    现在的他们虽然还犹带青涩,却也已经不需要别人处处cao心了。

    所以纪启顺只是不轻不重的留给他们一句话:“好好准备,半刻钟后带着你们的兵在校场集合。”

    **

    记得小时候在弘文馆上课的时候,垂垂老矣的太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将军,在即将上战场的前夕收到了一坛酒。将军不愿独自饮用,便将酒倒入河中,和士兵们一起饮用河水。区区一坛酒倒入河中又会有什么滋味呢?但是这份情谊却叫人愿意为他肝脑涂地。

    修长有力的手指从衣襟上划过,抚平细微的褶皱。

    纪启顺凝眉看着镜中的自己,突然觉得自己果然不像是个将军。

    至少如果她收到一坛酒,定是不会倒进河里的;若是桂花酒,就更加不会了。

    她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有点好笑的提起承影剑出了屋子,往校场去了。

    当纪启顺牵着胡萝卜进入校场的时候,所有的士兵、军官都已经到齐了。她动作利落的翻身上马,扫视着麾下的士兵们,与此同时她的士兵们也在看她。这些士兵到达齐云山后的事项,都是商少羽等四人安排的,所以大多都没见到过纪启顺。这会儿终于能见到军中主帅,好奇也是难免的事情。

    纪启顺把缰绳在手上绕了好几圈,扬声道:“我并没有什么激励你们的话讲,只有一句话送给你们——战场上从来容不得心慈手软,敌不死你死。你若想死,就给我在这里痛快的死,别到战场上丢我的人。”

    说这话的时候纪启顺敛去了面上的表情,没了以往常挂嘴边的微笑,沉肃的面庞上那些冷硬的棱角顿时显露了出来,连黑亮的眼瞳似乎都散发出泠泠的光彩,像是有一柄森冷的锐剑藏于其中。

    下头的士兵们被她的气势所慑,都不自觉挺直了脊背,表情也都郑重了起来。

    纪启顺和商少羽等四人骑马走在最前,后面的队伍排成八列,形成一个浩浩荡荡的整齐方阵——中间第四列是步兵、靠两边的四列则是骑兵。

    因为队伍太过庞大且蜀道崎岖,他们花了两个时辰的时间才带领人马绕到齐云山背。不过他们虽然走的慢了些,但是幸而出发得够早,到达山背的时候恰好午时。休整了约摸一炷香少一些的时间,早先派出的斥候小队便踏着黄沙匆匆而至。

    “见过殿下!”满面尘埃的斥候几乎是滚下马的。

    纪启顺一把将他拉起来,道:“说!”

    对方也顾不得坚持礼数,急急道:“敌军已到达两里处!请殿下小心!”

    纪启顺轻轻皱眉,两里的话至多一刻钟便要到了,这还是慢的。要是敌方一路快马加鞭,恐怕一盏茶都要不了。一边这样想着,她一边转身挥袖扬声下令道:“摆阵!”

    众士兵闻令,都是早早站好了位置,形成一个骑兵在左右两翼、步兵在后方的凹字阵。纪启顺和商少羽等四人则是都上了马,立在阵中翘首以盼。

    未久,一大片黄云从远处的天地交接之处翻滚而来,带着满溢的勇猛气势。伴随着雷鸣般的马蹄声、脚步声,黄云越发的近了,近到可以看见其中密密麻麻的人头马匹,近到可以看见领头主帅发冠上、随风摇摆的红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