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女主美强狠在线阅读 - 第37节

第37节

    要是那个时候他们有阿青这魄力,当着人脸扇耳光,想想都让人觉得爽。

    基于这一点,这事徐靖办起来格外上心,也办得漂亮。

    他命人快马加鞭将这五个探子的人头送到宁远侯府,且光明正大的给他摆在了大门口。

    而后又敲锣打鼓地引来一堆人,这才叫门,喊话应城主给宁远侯送礼来了,让他出来收礼。

    常言道,千里送人头,礼轻情意重,这礼必然要送得风风光光,才对得起他们千里奔赴。

    等宁远侯出来时,他们的人又都撤了个干净,只留下了那五个盒子,且在上面留书乃是应城城主,应青奉上。

    等宁远侯打开盒子看见里面的人头,立刻气得浑身哆嗦,一脚踢飞了地上摆得整整齐齐的盒子。

    宁远侯的怒发冲冠轰走了在他府门前看热闹的百姓,然后命人把盒子里的东西拿去喂狗,才转身回了府。

    此事到得有些大了,不到一天就传得满城风雨。

    等阿青入京的时候,已经天下皆知。

    这下谁都知道了,应城的城主可是狠狠打了宁远侯的脸了。

    把他面子里子都丢在地上狠狠地踩。

    其他诸侯与朝廷倒是乐见其成,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说的就是这样。

    第32章 与应城相……

    与应城相比,京都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庞然大物。

    它占地面积,人口密度,富饶繁华的程度,都让应城望其项背。

    京都巍峨的城墙比应城高出许多,城门口立着的士兵看起来也不是应城的护城军能比拟的。

    在应城还能看到一个王朝气数将近,朝堂摇摇欲坠,天下将乱未乱的预兆。

    可在这里,却看不出分毫。

    大宁虽然眼看着不行了,但俗言道,烂船还有三根钉呢。而他的这三根钉大约全凿在了京都。

    所以京都有如此气势不稀奇。

    杭筝和细娘从没来过京都,在城外时二人便撩开车帘大着胆子往外看。

    当看到京都巍峨的城墙时,先是惊叹地瞪圆了眼睛。但转眼间细娘的神色就暗淡了下来,她垂下头咬咬唇,一言不发。

    杭筝正想与她好好感叹一番京都果真与其他地方不一样时,就见细娘如此模样,她赶紧问道:“细娘你怎么了?”

    细娘抿抿唇,再抬头眼眶已经红了,她哑着嗓子说:“我在想要是应城的城墙也有这么高,那当初叛军或许就爬不上来了。

    我师兄的胳膊也不断了。”

    老班主带着他们上城墙抵抗叛军时,她师兄因为是武生,虽然戏唱得不是最好的,但是却会些拳脚功夫。

    所以在城墙上处处护着她,结果被叛军砍掉了一只胳膊。

    比起其他丧命之人来说,能捡回一条命已经算不错了。但是相应的,师兄却不能再上台唱戏了。

    杭筝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安慰细娘。

    叛军攻城时她并不在城墙上,后来也只听说了阿青突然出现救了应城。

    却没想到在阿青出现之前,战场之上的情况如此惨烈。

    车内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杭筝干巴巴地安慰她道:“你,你别难过。”

    细娘摇摇头,轻柔地笑了笑:“我只是感慨,并未太难过。

    我们本就是身若浮萍,师兄能保住一条命已经很好了。况且老班主心善留下师兄在戏园子里做些杂活,也能养活自己。”

    顿了顿,细娘的脸突然变得有些红,她不好意思地看了一眼杭筝说,“我与师兄已定好了日子,不日就要成亲了。”

    这话题转得有些快,杭筝听后惊讶地看着她。好半响才欲言又止地说:“可是你师兄的手……”

    细娘长得好,是戏园子的台柱子现在又得了阿青的青睐,连入京都要带上她。往后的前途绝不会差。

    可她那师兄,以前或许还行,但现在连养活他自己都有问题。

    他已经配不上细娘了,那细娘嫁给他别不是为了报恩吧。

    这报恩把自己赔上去划不来啊。

    杭筝犹豫着没有把这些想法说出来。

    但杭筝向来直白,心里的话就是不说来,但脸上的表情还是出卖了她。

    细娘低笑,她温柔地说:“我与师兄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就是没有他救我这事,我们也是要成亲的。

    当日贼兵的刀是冲着我来的。要不是师兄护了我一下,我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所以我又怎能因师兄断了一只手就嫌弃他,若是如此我便不配为人了。”

    细娘性格外柔内刚,性子执拗,认定的东西从不动摇。所以即使师兄那一臂不是因她断的,她也不会嫌弃他的。

    杭筝微微睁大了眼睛,看着细娘,心下微微有些羡慕。

    细娘和她师兄这样的有情人她只在话本子里看过,要是她将来也能找一个对她不离不弃的有情郎就好了。

    想到这杭筝脸颊微红,也羞涩的底下了头。

    阿青掀开半只眼皮看着两个姑娘害羞的模样有些新奇。

    怎么这女子只要谈起情郎就要害羞脸红,这样的情绪阿青想她一辈子可能都无法体会。

    基于这一点,她难得地开口对细娘说:“你成亲,我送一份大礼给你。”

    细娘惊讶地看向阿青,随后咬咬唇,笑着应道:“谢城主。”

    杭筝听后也不甘示弱地喊到:“我也送,我也给你送一份大礼。”

    “嗯,谢杭姑娘。”

    细娘笑着道谢。

    阿青闭上眼睛又漫不经心地说:“京都的城墙不错,回去后就让杭拾甫照着京都修筑吧。”

    话一说完她便没再说话了。

    杭筝和细娘对视了一眼,均悄悄地笑了。

    说话间他们的车队已经入了城。

    入城之后,她们二人又把车帘掀起一条小缝顺着外面一直瞧个不停,看着外面热闹非凡的街市,耳边是小贩提着声音的叫卖声。

    杭筝只觉得眼睛和耳朵都不够用了。

    无怪乎人人都想来京都,的确,和京都一比,应城就是个穷乡僻壤的小城,实在不够看。

    杭筝扁了扁嘴,她也想让应城像京都一样。

    他们进城时,赵远山就已经亮明了身份,所以他们的车队被直接放行,不像其他百姓还要接受盘问方可入城。

    进了城门后,车队便一路向西行,直奔驿馆而去。

    原本驿馆是给外邦进贡的使节和入京的诸侯准备的。

    只是诸侯都在京都置办了产业,入京时向来都住在自己的宅子里。

    大宁势弱,已有十来年没有外邦入京了,所以如今京都的驿馆也只是个摆设,几乎没人住。

    所以阿青他们到了地方下车后,看到格外寂凉的驿馆时都有片刻怀疑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驿丞年纪有些大,头发花白。

    驿馆已经有十来年没人住过了,平日里就驿丞和两个手下待在这。

    因为早得了上头的命令,所以虽然环境有些简陋但还算干净。

    空荡荡的驿馆住进人后变得热闹起来了。

    赵远山把驿丞叫来仔细交代了一番后才离开。

    他倒不是怕驿丞怠慢了阿青,而是怕驿丞得罪她,被她给杀了。

    毕竟这女人喜怒无常,下手又太狠。

    赵远山从驿馆出来后连家都没有回,直接马不停蹄地跑到丞相府认罪去了。

    丞相陶瓒长相颇为儒雅,皮肤白皙,下巴留着美髯,穿着长衫,木簪束发,看起来像一个寻仙问道的道士,而不是人间权相。

    可这会儿,那张儒雅随和的脸上没什么表情,但让人无端地看着就不自觉心生惶恐不敢直视。

    陶瓒为人惯常隐忍,他发怒时,最多也只是面无表情。

    这会儿他便是看着赵远山面无表情地说:“从应城到京都至多需要一个半月,而你走了整整三个月。

    你出发之际本相一再与你言明此事的重要性。也一再嘱咐你早去早回,而你做了什么?

    还有你本相发信与你,你也不回,还纵容那应青将禹州搅得天翻地覆,连远在千里之遥的宁远侯都收到了她送的礼。

    赵远山,你真是,好,好得很!”

    赵远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白着脸认错:“下官最该万死,清丞相恕罪。”

    陶瓒居高临下地看着赵远山,接着道:“应青身边的那个谋臣涂西奉你可知道?”

    赵远山一愣,抬头看向陶瓒点点头。

    陶瓒额角的青筋抽搐了一下,忍着怒气道:“那人自应城出发到禹州与应青汇合时,至少赚了黄金二十万两。

    二十万两的黄金抵得上国库两年的收入。

    那些府官一个二个都跟本相哭穷,那现在本相想问问,那二十万两黄金是怎么挣出来的?

    还有你赵远山,你竟对此事一无所知。你竟对你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赵远山彻底傻了,涂西奉的那张脸浮现在了他眼前。

    他觉得不可置信,那个人竟然在这么短时间挣了这么多银子,这怎么可能?

    “现下那些银子通通都运往了应城。他应城到底是想干什么?

    抓了最诸侯和朝廷的探子,威逼所有人拿银子去赎人。又将俘虏的叛军养起来,这是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