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良辰在线阅读 - 第102节

第102节

    这一次,温良夏简直将自己和二皇子的矛盾,彻彻底底地摆上了台面。

    她心道,宣德帝素来多疑,自己若是遮遮掩掩,没准会引起他的猜忌,反正宣德帝知晓她和秦宸佑的过去,自己干脆大大方方地交待事情,反而还能获得他的信任。

    谁料宣德帝没有回音,温良夏只好在自己殿中干着急,等到宣德帝再次临幸她之时,已经是半个月之后。

    宣德帝愿意过来,证明他已经原谅了她。

    温良夏强颜欢笑,战战兢兢地为宣德帝脱去鞋袜,她伸出自己一双白净的柔荑,轻轻地在宣德帝腿上的xue位按压。

    宣德帝舒服地眯起眼睛,优哉游哉地享受着美人的服侍,温良夏轻轻一侧头,露出好看的耳廓,宣德帝看了她一会儿,突然问道:“朕这几个儿子,没有一个让朕省心。”

    温良夏心脏一跳,在宫中生活久了,她也终于养成了不动声色习惯,她扯起嘴角,笑道:“陛下您说什么呢,咱们宫里啊,都称赞三位皇子年轻有为,见多识广,都是陛下教子有方。”

    三位皇子没有一个省油的灯,近一段时间,就连素来风风火火的三皇子,都开始刻意注意自身形象,所办的差事,完美得简直没有任何漏洞。

    而作为父亲的宣德帝,居然在背后说他们三个不省心,温良夏真是无法理喻,有子如此,宣德帝应当欣慰才是。

    可惜,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长年累月的担忧,毁坏了他心中最后一丝信任。说到底,他还是不相信任何人,即便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可能。

    宣德帝盯着她的眼睛,忽然慢悠悠地笑了起来,他伸出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子,故意调侃道:“你这一张巧嘴,将他们说得如此之好,倒全是朕的不是了。”

    “臣妾哪里敢呀。”温良夏笑眯眯地说道,一身绯色的宫装衬得她皮肤赛雪,脸颊如霞,倒是当得起“巧笑嫣然”这个词语。

    “朕最近觉得,朕的老二的确不错,他在工部所办下之事,不仅受得人人称道,在立储一事上,他的呼声也是最高。”宣德帝眯起眼睛,缓缓说道。

    闻言,温良夏不禁抬起头,悄悄看了他一眼,谁知这一眼,便差点吓破了她的胆。

    她觉得,自己这一辈子,估计都不敢再正眼看他的眼睛了。

    在宣德帝的绿眸中,她没有看见别的,恰恰是许久未见的憎恶和杀意。

    温良夏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有二皇子即将倒霉的兴奋,亦有父子相残的悲凉,天家的父子,做成宣德帝这般,的确是不容易得很。

    正当温良夏皱眉凝思之际,一支冰凉的手指头挑起她的下巴,接着,那双恐怖的绿眸出现在眼前,只听宣德帝面无人色,冰冷地开口:“你觉得,朕的老二如何?”

    温良夏从来没觉得,自己离死亡如此之近,仿佛一个偏差,便会掉下暗无天日的悬崖,摔得粉身碎骨。

    不,她不敢不回答,却又不得不回答。

    在这一刻,她终于开始害怕,恐惧,在她神思混乱之际,不知为何,她的脑海中突然传出温良辰的声音。

    “陛下偏爱于你,应该是你性子直爽可人,只要你一直保持下去,短时间内不会失去圣宠。”

    在宣德帝眼神的逼问之下,温良夏感觉自己眼睛酸涩,眼角逐渐湿润,但是,她却不敢有任何的异动,唯恐惹恼了宣德帝。

    于是,她看着恐怖他的眼睛,用尽全身的力气,勾起嘴角,露出大大的笑容。

    因为表情差距太大,这笑容看起来着实古怪。

    温良夏张开红润的嘴唇,声音清脆地答道:“陛下,臣妾不喜二皇子。”

    宣德帝微垂着头,死死地盯住她的眼睛,捏着她下巴的右手逐渐用力,疼得温良夏咬破了唇瓣,这才忍住想要尖叫的念头。

    直到温良夏觉得自己快要死了,过了许久,宣德帝才松开右手,往背后一靠,忽然“哈哈”大声笑了出来,宣德帝指着温良夏的鼻子,说道:“你居然如此狭促,你给朕好好说说,朕的老二如何得罪你了?”

    ☆、第116章 鉴人心

    新年过去,温良辰不必再留在宫中,便和秦元君从宫中搬了出来。

    年后,季云卿从海宁的信件寄了回来,秦元君也不避讳,拿了信便进了温良辰的屋子。

    “海匪犯边。”

    听见这条惊人的消息,温良辰连神经都揪紧了。

    这届科举考试过后,季云卿主动请缨,只身一人前往海宁府下担任县令,一届书生扛起抗击海匪的责任,不得不说,温良辰倒是佩服他。温良春未与季云卿同行,而是留在了季家。

    “海匪不知如何知晓我大越的计划,改为小股sao扰,这一回,他们是想打持久之战了。”秦元君放下信,眉间忧色尽显。

    海匪进攻方式的突然改变,三皇子的作战计划等于全废,虽然给秦元君提供了有利的局面,但是,他却不为此沾沾自喜,而是比之前更加忧虑。

    温良辰握住他的右手,小声问道:“你是在担忧国库?”

    秦元君微阖双目,沉重地点点头:“若是与海匪痛痛快快打一场,兴许耗费得少许多,而今他们四处游走攻击,拉长我方海域战线,不管是人力或是物力,必定要比原来的损耗翻上三番。”

    “但是,国库……”打仗就要钱,温良辰心中十分焦虑,他们身为皇室贵族,大越的存亡与他们息息相关,他们并不能坐视不管。

    今年各地收成很不好,加之季闻达的吏治革新,弄得官员人人自危,根本无暇管理百姓营生,收上的税少了,国库自然空虚,反倒是最末的商人,生意开始好做起来。

    这个消息自然是由苏玟玟提供。她在南方开设棉纺织作坊,手下养着一干手艺人,这些手艺人皆是她收留的流民,在整个大越国库锐减的情况下,他们这些商人赚的钱反而越多。

    “我在父皇身边,旁敲侧击鼓励行商,父皇表现不悦,我便不敢再进言。”秦元君的思想没那么死板,也没有完全与圣贤书死磕,他觉得,只要能为百姓谋福利,不管是商人还是农者,都是值得他们重视的。

    “你,暂且先压着罢。”温良辰皱皱眉,宣德帝的想法很固执,旁人轻易劝不动。

    秦元君叹了一口气:“也只好如此了。”

    温良辰抬起手,指尖抚过他的剑眉,心中十分心疼,秦元君成日为国事cao劳,还得分心担心宣德帝,他们这段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些,也不知何时是个头。

    秦元君反握住她的手,低头在她手背碰了碰,道:“你莫要担心,在家好好休养,在外,一切有我。”

    正如秦元君所说,三皇子计划全毁,秦元君未表现太高兴,二皇子却得意忘了形,他身边的言官以为瞧见了希望,屡屡向宣德帝进言,弹劾三皇子手下兵部办事不利,导致海宁府不得安宁。

    两位哥哥干的都是“大事”,不仅容易出错,还会在办事期间招惹敌对,自从宣德帝年纪增大,大越的言官开始有成派系的趋势,双方开始争斗不休,全然忘了二十多年前,言官们是如何被阉党玩弄于股掌之间。秦元君在翰林院低调做事,反而极为好运地躲过了这一劫。

    二皇子不小心“出手”,引发了三皇子的愤怒。三皇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二皇子的挑衅,他自然不会默默忍下,在一次朝会上,三皇子的官员当场斥责工部办事不利,浪费民财,以至于海宁军费严重跟不上。

    事态开始向睿王府斜倒,这其中,自然少不了秦元君的影子。

    终于,宣德帝开始正眼看秦元君,而且越看越顺眼,几次在朝会上对他刮目相看。

    其实真正的争斗和比拼,不在于鬼蜮伎俩,不在于阴谋诡计,而是要看其真正所展现的实力。

    正在朝廷这几方混战之时,宫中忽然传来消息,宣德帝龙体抱恙。

    宣德帝身子向来硬朗,如何会轻易生病?

    谁知不过许久,宫中又悄悄流传出消息,宣德帝是吃丹药吃病的。

    这令温良辰着实震惊不已,在她的眼里,宣德帝这人对自己身体甚为爱护,如何会轻易尝试丹药?

    “陛下宫中未有道人进出,他如何得来的丹药?”温良辰宣来收集情报的李随,神情严肃。

    “回禀王妃,是暗使御司的人,他们派出大量的探子,从各地收集民间偏方,抓来道人在宫外偷偷炼制,再送进宫中。”李随板着脸道。

    难怪很久以前,温良辰便觉得宣德帝气色不对劲,原来当真是服用丹药之结果。

    兴许帝王都怕死,所以,宣德帝才不惜一切代价,走上这一条路。

    平羲师傅曾经教导于她,大凡丹药,必定有毒,宣德帝害怕得一个宠信信道士的名声,常年偷偷服食丹药,积压大量的丹毒,以至身体亏损,最终爆发。

    宣德帝这样往病榻上一倒,一度引发朝政的混乱。国事虽有内阁主持,但是,一直受宣德帝控制的内阁宰辅们,失去宣德帝的控制,猛然变得手足无措起来。

    于是,五名阁老集体进宫,探望病中的宣德帝,同时请求立储。

    宣德帝年纪不轻,阁老们得请求不算太过分,众人这副急不可耐的模样,却恰恰触及了宣德帝的逆鳞。

    “朕只是得了小病罢了,至于立储,暂且不急。”宣德帝病殃殃地躺在龙榻,还要强自硬撑,尤自不肯松口。

    阁老们相互对视一眼,只好慢慢退了出来。

    事实上,太医给宣德帝的诊断,他的寿命顶多还有两年,如果再这般服用丹药,劳神劳力,宣德帝的寿命不到一年。

    三位皇子请求入殿侍疾,宣德帝拒绝面见任何一位儿子,二皇子焦急上火,生怕另外两个兄弟动手脚。

    “阁老们,父皇如何了?”看见五位阁老出殿,二皇子焦急地走上前,紧张地询问道。

    焦首辅摇摇头,宽解道:“殿下勿要太过挂心,陛下龙体无碍,有龙气相护,陛下只需多加休养,便能痊愈。”

    “……”这话明显是推诿之言,二皇子脸色登时便不好看,碍于焦阁老的面子,他又不好发作出来,只好道,“阁老说得是,父皇乃是真命天子,必定会早日康复。”

    “二皇子且放宽心。”焦阁老觉得自己十分疲惫,毕竟等候了一整晚,谁这时都不会想再与其他人客套。

    秦元君转头看了二皇子一眼,二皇子他怎么可能放得下心?宣德帝一日不定下太子之位,二皇子便一日不会放弃。

    “阁老们近日cao劳国事,着实辛苦,本宫便不再打扰了。”二皇子后退一步,奉承道。

    焦阁老不动声色道:“二皇子言重,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乃是臣该做之事。”

    秦元君站在一边,不多言也不多事,倒显得二皇子格外凸出,阁老们默默地看着这位帝国最尊贵的嫡出皇子,在心中为他的八风不动表示赞同。

    阁老们走后,秦元君抬脚便走,三皇子也觉得无趣,准备随秦元君一道离开,二皇子在原地踟蹰,最后还是留了下来。

    亲身伺候宣德帝的常喜皱皱眉,将大门重重合上,进去伺候宣德帝去了。

    宣德帝抬起眼皮,声音非同一般地虚弱,他清咳了一声,问道:“外面如何了?”

    常喜一甩浮尘,微微低下头,掩盖住自己闪烁的眼神,道:“回禀陛下,顺王和睿王已回去处事,恭王殿下还在殿外等候,说要见您呢。”

    听闻此言,宣德帝重重地哼了一声,沉声道:“他可是想看朕死了没?就这般急不可耐了?!”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章防盗替换章节哈,今晚十一点就替换一个大章节,买了的亲们不必紧张~~~打折大奉送哈。。当然如果过了9月11号,就没有打折了,大家可以直接购买,忽略掉我这一段话。

    ☆、第117章 入宫来

    二皇子如愿以偿进了寝殿,不过,面对他的不是春风细雨,也不是雨过天晴,而是宣德帝的彻底厌弃。

    “下个月,你去西南封地罢。”宣德帝歪在龙榻上,冷冷地开口道,一双绿眸古井无波,显得格外深邃。

    宣德帝此言,令二皇子如遭雷劈,炸得人半天回不过神来。

    “西南道路不畅,夷人众多,加之连逢天灾,朕瞧你善于治下,便派你去西南,莫要让朕失望。”宣德帝抬起眼皮,慢吞吞地说道。

    既然二皇子喜欢管事,那便让他管得够,相信西南的夷民,不会因为他的到来而停止闹事。

    “父皇……”二皇子瞬间崩溃,泪水盈满了他的眼睛,凭什么让他去封地!为什么偏偏是他去封地!

    他努力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宣德帝还是不信任他,宁愿将机会留给一个十七年养在外的儿子!

    这时,二皇子也看出来了,在宣德帝心中,还是秦元君最有分量,一旦他离开京城,不占嫡不占长的三皇子秦远见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只有俯首称臣的份。

    二皇子死死地咬住下唇瓣,强忍着心中的愤懑,往地上一扑,故作哭腔道:“父皇,您身子抱恙,而儿臣岂能在此时离开……”

    这般装模作样,若说骗别人,那还差不多,可惜二皇子想得太简单,他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老谋深算,深谙诡道的宣德帝。

    “呵呵。”宣德帝莫名地笑了起来,眼神幽暗,声音低沉,“你怕不是舍不得我,而是舍不得朕的皇位罢。”

    “儿臣不敢,儿臣只是担心父皇……”二皇子蹙着眉头,尤不死心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