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奋斗在激情年代在线阅读 - 第86节

第86节

    赵明月知道杨茂林都问在点子上:“卖货应该没有问题,方臻不是广州人吗,可以让方臻家里人帮忙联系一下市场,咱们运去的东西不难卖掉。至于进货,我暂时还没有路子,要不我先去寻路子,一旦有了眉目,我打电话给你们,你们再过来,行吗?”

    沈馥郁觉得,赵明月身上不带那么多钱,危险就小多了,就当是去旅行了:“这样可行吗?”

    杨茂林点点头:“我觉得可行。”

    赵明月虽然没有借到钱,也算是达成了合作意向。她将孩子送到公婆那儿,去方臻那儿走了一趟,也不等沈旭跃回来,就挎着包独自南下去了广东。因为这才星期二,沈旭跃要星期六晚上才能回来,要是顺利的话,说不定她周日就能到家了,不过这也只是这么一想。

    这年头火车非常慢,从北京到广州,特快也需要两天一夜。到了广州,赵明月带着礼物和方臻让自己捎带的礼物去拜访方臻的父母。方家是地道的广州人,祖辈在这里生活了多年,也是当地的一个大族,家里的亲戚们在各行各业做事,也有下海经商的,开店、开厂的也不少,因为天时地利的缘故,广东人的生意头脑远比别的地方人转得快。

    方臻自打调到北京之后,就没回去过,壮壮两岁多了,都还没见过外公外婆,这让方父方母分外挂念,不过方臻两口子打算今年年底回广东去过年,这让父母分外期待。赵明月去拜访他们,无非也就是帮忙捎带一点北方的特产,还是大姐大姐夫他们从东北带回来的人参鹿茸,北方的其他特产也没什么好带的,最主要还是说说方臻的近况。

    事情比赵明月想象的要顺利得多,这年头的人情味特别浓,得知赵明月是来这边寻门道做生意的,方父方母非常热情,主动地给她介绍了几个做生意的家族亲戚,让他们帮忙牵线搭桥。赵明月在亲戚们的陪同下,熟悉了广州的市场。然后又根据他们提供的资源,去深圳找了几家制衣厂,了解了一下市场和合作模式。

    赵明月在一家叫鸿发的制衣厂参观,这家厂子主要加工代理牛仔裤,是方臻一个族叔的香港亲戚开的,赵明月才有了机会进工厂参观。接待她的是一个经理,广州人,也是方臻的远房堂哥,会说蹩脚的广普,他非常自信地陪着赵明月参观自己的制衣车间:“我们这边的牛仔裤,模板来自美国,衣服款式在全国其他地方找不出第二家。”

    赵明月拿起一条牛仔裤看了一下,就这个年代来说,确实是非常时髦的款式了,她说:“如果我需要一个款式的衣服,给你下单,需要多少件你才能给我做?”

    方经理说:“至少要一万件。”

    赵明月叹了口气,这个数量她怎么可能做得起,赵明月便说:“我想要买三千条牛仔裤,工厂什么时候能够有货呢?”

    方经理犹豫了一下说:“我们其实只接外单,不做零单。”

    赵明月笑着说:“对,这我当然知道。但是你们开门做生意,除了外单,别的生意送上门来都不做?难道贵公司打算做一辈子代理加工?我这只是初次合作的要求,以后可能要求的数量会更多。”

    方经理说:“这个我要跟我的老板讨论,才能确定给你答复。”

    赵明月其实可以去批发市场买到她需要的服装,但是既然有工厂,为什么不直接跟工厂订购呢,这样就少了批发市场的一层成本,而且有什么需求,可以直接跟对方说。

    赵明月第二天再去鸿发厂的时候,对方就给了答复,至少需要五千件起订,而且先得预付定金,签了合同,这样他们才能开单制作,否则空说无凭,赵明月又不提供原料,到时候不要了,他们的损失谁来负责。而且这还是看在亲戚的份上,不要原料才愿意接单的。

    赵明月只带了一千多块钱来,而一件牛仔裤从工厂预定,价格是两块钱一条,五千条裤子,就是一万块钱的成本,她这点钱远远不够,但是这裤子拿到北京去卖,一条至少能卖到五块一条,刨除成本,这样起码可以赚到两块钱一条,一转手就是一万块钱。

    赵明月咬咬牙,跟对方商量了一下,先签合同,交一千块的定金,对方也同意了,答应十天后提货。赵明月签好合同,打电话回北京,她这已经算是先斩后奏了,一千块钱的定金已经交了出去,不给尾款,那一千块钱就打水漂了,说如果钱不够,就让沈旭跃去银行借贷。

    沈馥郁接到电话,自然得赶紧想办法筹钱,她家的现金不够,最后还是朝父母那里借钱,凑齐了九千块钱现金。一般来说,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银行借钱的。

    杨茂林那边赶紧买了大枣和核桃,这也是提前就打好招呼的,要装的时候马上就有了,然后往南方开拨过来。

    沈家人第一次见识到赵明月的大胆,第一笔生意,就直接砸进去一万块钱,全家人的积蓄几乎都在里头了。沈旭跃得知消息,手心都有点冒汗,一万块钱,那可是他们两口子十年工资才能攒得起来的积蓄,老婆千万别出岔子,一定要顶住啊。

    五天后,赵明月在广州等到了杨茂林,这次是他亲自押车过来的,当然,还带着一大包现金,这年头可没有百元大钞,也没有银行卡,全是十块钱面值的大团结,除了投在干货里的两千块成本,余下的七千块钱现金,装了满满一个手提袋。

    方家人帮了不少忙,干货运到之后,他们帮忙找销售渠道,用了五天时间,将所有的核桃和大枣全都卖掉,这些干货还赚了两千块,然后跑到制衣厂去提货。五千件牛仔裤打包搬上车,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并且留下了联系方式,以后有需要再联系。

    杨茂林手里还有两千块卖干货赚到的钱,他们也拿去批发了两千块的童装,来的时候是一车满满的干货,回去的时候则是半车衣服,不过价值却翻了几倍。

    为了方便和安全,还是杨茂林押车回去,赵明月坐火车回去,买的是卧铺票,因为时间太长了,坐票会累死去。赵明月回到家,已经是离家半个多月后了,沈旭跃刚好在家过周末,牵着儿子,看着风尘仆仆的老婆,鼻子就酸酸的:“总算是回来了。”

    赵明月冲着老公孩子露齿一笑:“嗯,回来来。亮亮,mama抱。”

    但是亮亮看着她却不愿意过去,紧紧抓住爸爸的手,赵明月心里有点小受伤,才这么久儿子就不认自己了:“不认识mama了?”

    亮亮说:“mama脏。”

    赵明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身上,这种天坐火车,又没有空调,大家都开着窗散热,坐了快两天时间,难免浑身都是灰尘,又出了汗,全身都脏兮兮的,赵明月笑起来,在儿子脸上亲了一口:“mama去洗澡,一会儿来抱你好不好?”

    亮亮点头:“嗯。”

    沈旭跃接过赵明月手里的行李,赵明月说:“里头有吃的,你拿给儿子吃。”自己赶紧跑进屋去拿衣服洗澡。

    沈父沈母坐在客厅里吹风扇,赵明月赶紧打招呼:“爸,妈,我回来了。”

    二老看见她回来,应了声:“可算是回来了。茂林呢?”

    “姐夫在后头呢,明天估计就到了。”汽车速度比火车慢一点,“我先去洗个澡,一会儿跟你们仔细说。”

    赵明月洗完澡回来,看见儿子和壮壮正抱着香蕉在啃,沈旭跃在切菠萝,赵明月走到亲人身边坐下来,将儿子抱在自己膝盖上,一只手去翻袋子:“广东的水果挺多的,但是水果都不好带,太远了,带回来就坏掉了,只带了些香蕉和菠萝。这是方臻爸妈送的荔枝干和桂圆干。”

    “这东西死沉的,放你姐夫车上就够了,你也不嫌沉。你这一趟跑得,人都瘦了一圈。”沈母责备地说,到底还是心疼她。

    赵明月笑着说:“我就一样带了一点点,多的都在姐夫那儿呢。我先回来了,总要点东西接待孩子们的。亮亮,壮壮,好吃吗?”

    买香蕉的时候特意挑最生的买,过了两天,这就完全熟透了,主要还是天气太热的缘故。北方的香蕉少,因为路上不方便,又不易保存,万一路上一耽搁,就坏掉了,所以卖得也贵,孩子们也不能常吃。

    这会儿两个孩子吃得正欢,不断地点头:“好吃!”

    沈旭跃问赵明月:“情况怎么样?”

    “具体还要等姐夫回来才知道了,我明天去各个批发市场去看看,了解一下具体市场。我觉得问题应该不大,能赚的。”赵明月说,大家已经穿了几十年的大脚裤子,现在思想解放,展现身体曲线的牛仔裤最受年轻人追捧,她知道这东西绝对好卖。

    沈母终于说了:“你胆子也真够大的,一万块钱的生意,张口就做了。”

    赵明月笑着吐舌头:“那是因为有爸妈和旭跃这个坚强的后盾作支撑,我才这么大胆,谢谢爸妈的支持。”

    沈父轻叹了口气,没有做声,沈母则无奈地摇了摇头,钱已经套进去了,希望能够尽快兑现吧。

    当天晚上,沈旭跃没有回天津,两口子小别胜新婚,好好亲热了一番。完事之后,赵明月贴着沈旭跃的胸口问:“老公,我是不是太大胆了?”

    “是有点。不过我会全力支持你的,做什么决定我都赞同。”沈旭跃宠老婆几乎要变得没原则了。

    赵明月笑嘻嘻地说:“我不会让你失望的,你就等着瞧吧。”

    第二天一大清早,沈旭跃就起来了,赶车去火车站,好去天津上班。赵明月心里盘算着,等赚了钱,就给沈旭跃买辆车,自己开车,从北京到天津顶多两个小时就够了,这样就不用那么辛苦地去赶火车了。

    沈旭跃走后,赵明月也起来了,她今天还有好多事要去忙,得去各个服装市场调查市场。小孩子也醒得早,赵明月刚起来,儿子亮亮就醒了。赵明月抱着儿子在院子里坐着,看沈父逗鸟,夏天的早晨非常凉爽,鸟儿欢快地叽叽喳喳,四方天井上的蓝天纯净,万里无云,偶有鸽子飞过,响着鸽哨,亮亮兴奋地抬头看着鸽子,竖起耳朵听哨音。回到北京,赵明月觉得这生活总算是又回到正轨了。

    亮亮很久没有见到mama了,特别黏她,这一天赵明月走哪儿,他都跟着,不肯撒手。赵明月只好带着儿子一起出去,她骑车,将儿子放在自行车前杠的座椅上,给他戴一顶宽檐帽子,还有一副从广东带回来的小墨镜,母子俩一起去逛市场。

    赵明月了解到,大商场里居然有苹果牛仔裤卖,一条价格是二十八块,价格如此昂贵,居然还很畅销。而一般的市场里,牛仔裤很少见,常常一有货就脱销了,打听了一下价格,起码也要十块钱一条。赵明月心说妈呀,这也未免太暴利了吧。

    她进的牛仔裤虽然赶不上苹果的,但是质量也不差,尤其是裤型漂亮,绝对走俏。自己就算是八块钱一条批发给那些零售商,估计都会被疯抢。要是不嫌麻烦,还可以自己零卖,十块钱一条,五千条牛仔裤,估计不出十天就卖光了。不过自己卖,就还得找场地、请人工,场面铁定也还是混乱的,五千条裤子,要卖到吐血去。

    当天下午,杨茂林就回来了,他们商量了一下卖法,最后还是决定批发,自己卖是赚得多,但是辛苦啊,尤其是这种天气。

    这年头市场还不成熟,也没有所谓的城管,他们就在批发市场外围搭了个临时帐篷,开始卖衣服。牛仔裤批发,九块钱一条,三条以上算批发,零卖十块一条,懒得找零,童装是一块钱一套进的,批发则卖四块一套,零卖五块一套。很快,闻风而来的人们将他们的摊位挤了个水泄不通。杨茂林早有预见,特意请了好几个身强力壮的哥们过来帮忙卖东西看场子,但还是挡不住忙乱。

    赵明月和沈馥郁则负责收款,批发的有之,零买的有之,场面比过节还热闹。第一天,五千条牛仔裤就去掉了两千条,童装也去了一小半,把一群人累得够呛。赵明月给每个帮忙的人一天二十块钱工钱,每人还送了一条牛仔裤,大家喜滋滋地回去了,约好明天再来。

    忙活了一天,赵明月和沈馥郁几乎都累趴下了,回到家,一句话都不想说。杨茂林将装钱的纸箱子扛进屋:“数钱吧。”

    赵明月和沈馥郁都无力地摆手:“放着明天吧,手都抽筋了,明天卖完了一起点。”

    沈父沈母看着他们这阵势,互相对视了一眼:“卖得怎么样?”

    杨茂林靠在沙发椅上,说:“我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真的。卖得太火了,我只能佩服弟妹的眼光,我开这么多年车,估计还没有这一次赚得多。”

    沈父沈母都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咱们先吃饭吧。”

    几人赶紧吃完饭,然后将装钱的箱子放柜子里一锁,就去休息了,明天还得继续再战。第二天,场面比第一天更火爆,因为很多人都得到了消息,跑来批发、零买,五千条牛仔裤,两千套童装,两天功夫全部售罄。

    赵明月真切体会到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感觉,一扎扎钞票被清点出来,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装了满满一纸箱。最后清算出来的数额是55426块,刨除10500元成本,最后净挣44900多块。

    全家人都惊呆了!

    第九十七章 业

    赵明月自己也有些意外,她根本没想到会赚这么多,本来以为能赚个一两万就不错了,没想到结果远超过预期。

    将各自的成本都拿出之后,赵明月从利润中拿了两万块:“这次多亏了姐夫和大姐,我拿两万好了,剩下的都给你们。”

    沈馥郁说:“那怎么行,都说好了是对半分的。”

    赵明月笑着说:“没关系,这已经超过我的预期了,两万就足够了。”赵明月深知吃亏是福的道理,跟自己家人不必计较得那么清楚,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你太计较而跟你斤斤计较。

    “那我们也不好多拿这么多钱啊,好几千呢。”沈馥郁看着那笔钱,虽然相对于这次赚的钱来说,这是个零头,但是对普通人来说,这四千多块是几年的收入呢,不能说拿了就拿了。

    赵明月笑着说:“拿着吧,大姐,以后我要是再缺钱,再跟你们借。”

    沈馥郁说:“你借钱是借钱的事,我们有肯定会帮忙。这钱我也不能拿,要不给爸妈吧,也就相当于他们投资的红利。”

    沈父沈母被女儿媳妇的这个大手笔惊住了,沈母连忙摆手:“不要不要,我要这钱干什么,我们自己的钱已经足够花了,你们拿去,肯定都还用得着。”

    沈父开口说:“要我说,还是你们平分好了。”

    沈馥郁又数了两千块出来,拿给赵明月:“弟妹,你拿着这两千。多余的零头,咱们就给爸妈,就当是我们孝敬给二老的,拿去买点好吃的。”她又将剩下的九百多零头给了沈父沈母。沈父沈母这次没有再拒绝,将钱接了过去。

    分钱的时候,杨茂林一直都没做声,家里当家作主的一直都是自己媳妇,老婆说了算。分完钱,杨茂林说:“弟妹,咱还去吗?”

    赵明月想了想说:“可以再去一趟,我先跟人家订货,然后再过去。”赵明月还想去一趟广东,主要是想从那边买一批电动缝纫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工业化时代,脚踏缝纫机已经跟不上形势了,没有电动缝纫机,就没有效率,自然也就赚不到钱。

    “那还开车去吗?”杨茂林问。

    赵明月说:“开吧,除了装衣服,我还想买几台缝纫机回来,顺便帮我带回来。”

    沈馥郁说:“缝纫机?你不是有吗,怎么还要买?咱们这边也有卖的啊,那边便宜些吗?”

    赵明月想了想说:“是这样的,爸,妈,大姐,我其实是想自己开一个服装厂,在北京做服装卖。咱们北方轻纺工业比较薄弱,大部分衣服都是从南边运过来的,如果我们就在自己家门口做,成本也低,价格上可以占优势,要是衣服质量好,销售完全不成问题。我这次去深圳参观他们的服装厂,发现他们并不用咱们这种脚踏缝纫机,用的是工业缝纫机,是用电带动的,不管多厚的布料,都能够车得进去,而且速度快,效率高。所以我想去那边买几台电动缝纫机回来。”

    大家都诧异地看着赵明月:“你打算开厂子?”

    赵明月笑着点了点头:“我既然下海了,就要做大一点,这样也能给别人提供一些就业机会,也算是我为社会做一些贡献吧。”

    沈父听着这话点头:“不错,有想法。”

    赵明月笑了笑:“谢谢爸的夸奖。”

    沈馥郁竖起大拇指:“真行!”这个弟媳妇可真是个女中英豪,不得了。

    赵明月说:“我先去联系那边厂家吧,跟他们再订一批货,然后我们再过去。我可能要先过去看看缝纫机,到时候姐夫你们开车过去。”

    沈母看着儿媳,心思百转千回,这丫头心可真够大的,居然还准备开厂子当老板,她叹息了一声:“这才回家没两天,马上就要走啊,亮亮都舍不得你。”

    赵明月歉意地笑了一下:“妈,对不起,辛苦您了。创业都是这样的,刚开始辛苦一点,忙一点,等我这边的厂子开起来,以后除了去南边进布料,基本上就不用出去跑了。”

    “进布料还要去广东?”

    赵明月摇头:“不用不用,到时候去江苏或者山东就差不多了。”

    沈母一听去山东,这就近得很了,便点了下头:“你要开厂子,小旭知道吗?”

    赵明月点头:“他知道的,我这都跟他商量好了的。”

    沈母听说儿子都知道,便不再做声,儿媳太能干了,她都担心自己儿子和儿媳之间的关系会失衡。

    赵明月当天就打电话去深圳的厂家,跟对方又预订了一万条牛仔裤,一千条牛仔短裤,以后不去了,干脆就多买点。这年头没有传真机,也没有银行转账,签合同还挺不方便的,赵明月这个只能算作口头合约,合约和定金都要去了才行。对方上次跟她合作还算愉快,又是亲戚作保,答应如果一个星期内定金能够汇到,就马上开单做。赵明月叹了口气,这样还得自己跑去签合同交定金才行啊,算了,再跑一趟吧,还得在那边呆半个月。

    赵明月在家休息了一天,马上又奔赴广东,这一路上又是两天一夜的行程。一个人上路,没敢多带钱,只揣了五千块钱在身上,余下的让杨茂林带过来,一万多件衣服,货款需要两万多块呢,还有买缝纫机的钱,预算也是一万块左右,她可不敢一个人揣着几万钱到处跑。

    赵明月直接先去深圳签合同交定金,厂家抓紧时间赶货,还是十天提货。办完事,想了想,打算去看看于有芬。于有芬在深圳的一家童装厂,不知道过得如何,上次过来,事情多,没想着去看她,这次顺道去看看。

    八十年代的深圳带着非常神秘的色彩,进海关都是要盘查身份证和边防证的,没有边防证就闯关,那是不能进的,要是在关内被查出来没有边防证,那得要送去东莞的樟木头关押教育,并让家人拿钱去赎人。赵明月自然是深谙此事,早就办好了边防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