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修真小说 - 蛮荒生存手册在线阅读 - 第59节

第59节

    除了那天煮的一小碗,剩下的谷物全被麦冬小心收了起来,还有糖草根茎以及其他能种植的植物,这些将是春天工作的重点。麦冬将自己带来的那些蔬菜种子也放在其中,准备明年春天一起种下。

    到春天来时,除了这些要种的,还可以去野外寻找其他植物,肯定还有可以种植的作物。

    这样的工作量,即便雪人比较多,没有适合的农具也很辛苦。幸好雪人精于锻造,而且又有了铁,早在之前麦冬就让雪人去找了许多铁矿石,原料充足后,雪人工匠们最近锻造的就不再是闪闪发光精致绝伦的金银器,而是黑不溜秋形状简单的铁器。

    这么不符合雪人审美的东西,实在是让一向审美卓绝的雪人工匠们心塞,但它们也知道这些东西丑是丑,但对于它们的帮助却是巨大的。

    既然不能违抗,聪明的雪人工匠们便另辟蹊径,锻造熟练后,便偷偷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给铁器们加点“料”,比如雕个花,比如嵌颗宝石,再比如缠上一层金银丝……总之,经过雪人加料后的铁器肯定跟麦冬认知中的铁器大不相同,麦冬经常看着雪人送给她的那把镶了颗硕大宝石,柄用金银丝做出缠枝纹的锅铲,同样心塞不已:拿着这样的锅铲做饭,她亚历山大啊。

    不说麦冬和雪人各自的心塞,虽然最终形貌有些差异,但雪人锻造的手艺还是很不错的,因此麦冬这几天都跟几个最擅长锻造的雪人混在一起。

    基本的镰刀、锄头等比较好弄,麦冬画出个图形,擅于锻造的雪人工匠就能分毫不差地打出来,但至关重要的铁犁却费了一番功夫。

    麦冬只在小时候见过铁犁,还是那种老牛拉的铁犁,至于传说中的木犁却没见过。后来到了上学的年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便很少回老家,而在她成长的那几年,正是中|国农村迅速发展的时期,农具的淘汰更换速度堪比电子产品,等到她上了高中,爷爷奶奶村子里再也见不到牛拉犁的场景,连拖拉机拉犁的都没有了,不论是整地还是收获,一律是大型农机在田野间轰鸣。

    一来见得少,二来她平时也从未仔细观察过铁犁的构造,这就导致麦冬对于铁犁的构造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知道大致样子,细节却说不出来。

    但只要有个大概样子就够了。

    雪人的确是个很聪明的种族,麦冬将铁犁的大致样子和作用以及原理说了之后,雪人工匠们实验了几次,虽然每一次都不成功,但却一次比一次好。

    等到将储存的铁矿石用了大半的时候,雪人终于锻造出符合麦冬要求的铁犁。

    经过咕噜牌老黄牛的实验,新犁试用良好,完全可以满足春天时开荒的需求。

    麦冬看着将拉犁当做新游戏的咕噜笑个不停,又开始盘算起到春天要抓镰刀牛来饲养的事了。

    这个冬天,也不清闲呢。

    不过,也很充实就是了。

    作者有话要说:没想到今天还有更新吧!没想到今天不仅有更新还很肥吧!酷爱表扬我【摇尾巴~

    ☆、第九十一章

    做好了农具,剩下的铁矿石也不能浪费,麦冬开始着手早就构想的一个计划——给雪人配上装备!

    雪人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弱太弱了,虽然说现在有了咕噜,似乎已经不用担心它们的安全问题。但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咕噜虽强,却不能时刻保护每一个雪人,那么多雪人到了春天肯定要四处去觅食的,除非有分|身之术,不然咕噜哪可能个个护得周全。

    即便咕噜能保护它们,但也只能护得了一时,却护不了一世。一旦失去咕噜,这个种族或许又将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它们自保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要配置装备,武器自然是重中之重。而麦冬为雪人选择的武器是——弓箭。

    雪人人小体弱的身体特点注定了许多武器都不适合它们,近身搏斗更是找死。所以,适合远攻和群体配合的弓箭就成了上上之选,在这个时代,拥有了远攻优势几乎就能压制大部分陆上生物。

    麦冬原以为制作弓箭很简单,但真做起来却不是想象的那样。

    当然,如果不求质量,只是做出个弓箭的样子来那自然不难,可难就难在质量上。

    雪人个子矮,力气又小,重弓长弓肯定都不适合。麦冬便将弓身尺寸定为半米长,取质地细密的木料,用火熏烤使其弯曲,做成弓身,弓弦用的是动物的筋,就是当初捡到的串骨头项链的线,箭身为木制,箭簇是铁打,箭羽则是一种长尾野鸡一样动物的翎羽。

    听起来有模有样的,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麦冬虽然没亲自射过箭,但没吃过猪rou也见过猪跑,书上电视上各种书面描写影视资料不要太多,什么百步穿杨、什么弯弓射大雕、什么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无论是射程还是穿透力,她做的弓箭都远远达不到这些“传说”的标准。

    弓弦拉满能射五十米,而且,到五十米的时候,箭矢的威力已经不剩下什么了,因此在保证箭矢威力的前提下,有效范围只在大约三十米内,三十米内穿穿杨树叶倒是可以,石头就别想了。

    麦冬拿着新做好的弓箭和咕噜一起试了试,将能找到的还在地面活动的动物都试了个遍,发现这样的弓箭也只能对付对付皮毛不怎么厚的家伙,像盔甲龙那样皮糙rou厚的,箭射在它身上就跟挠痒痒差不多。

    恰巧的是,盔甲龙几乎是平时坑害雪人最多的海边生物了,这货海陆两栖,皮糙rou厚,一般动物都奈何不了它们。而不知为何,它们特别喜欢吃雪人,因此对于雪人来说,每次靠近海边都是一次生死历险记。像麦冬见识过的那次海祭,其实她还错过了开头,错过了盔甲龙大啖之后满足离去的场景。

    这样天敌一样的对手,自然要找到防御的办法。

    虽然盔甲龙本身防御能力超绝,但还是不能阻止麦冬心里郁闷。她是想给雪人制作出一个强有力的攻击性武器的,但现在武器的威力只是能勉强自保,现实与预期值相差太大,她失落了。

    灰心丧气地回了地底,顺便挷了几头倒霉被试箭的盔甲龙回地底,继续试箭。

    接下来几天,几头试箭的盔甲龙在昔日口中食的地盘遭受了惨无人道的折磨。

    虽然箭射在身上不疼,但蚊子咬多了还要命呢!尤其是随着逐渐改良,蚊子越来越凶残了!不仅要被蚊子咬,还要被以前任它们宰割的食物围观砸臭鸡蛋!

    这日子没法过了!

    幸好,在箭簇终于能射进盔甲龙体内一半的时候,上天总算听到它们内心的呐喊,几只倒霉蛋的苦日子总算到了头,麦冬干脆利落地一只一刀,痛快地送它们上了西天。

    终于能破了盔甲龙的防,虽然还不算太好,但也差强人意了。只要能破防,雪人依靠团体优势还是有可能战胜盔甲龙这样的对手的,如果能找到见效快速的毒药,那么雪人的安全基本就可以得到保障了。

    只是,这是麦冬自己试验的结果,可弓箭却是给雪人用的,而雪人的力量跟麦冬相比,那就是兔子之于猛虎=口=

    一千个雪人里面,能将这为了照顾它们身高而特制的小巧版弓箭拉满的,不超过十个。而麦冬也只是在满弓的情况下才能勉强破了盔甲龙的防御,也就是说,只有满弓才能破防,而能破防的雪人,不超过十个……

    而这不到十个雪人之所以能拉满,是因为它们都是经常锻造金属的,平时抡惯了打铁锤……

    雪人的弱鸡程度再次刷新了麦冬的认知。

    但既然有能拉开的,就说明只是没有足够的锻炼,而不是体质上硬性达不到要求,既然锻炼不足,那就增加锻炼好了,正好冬日无事,此时不锻炼更待何时?麦冬微笑着想着。安看着她的笑容,不知道为什么有点毛骨悚然。

    接下来的日子,一向羸弱优雅的雪人们可谓吃尽了苦头。

    每天绕大厅跑十圈,下蹲练习一百次,哑铃练习二百次,抡铁锤二百次,最重要的拉弓练习——五百次。

    对于除了寻找食物几乎再没怎么活动过的雪人来说,这么高强度的练习简直不是雪人过的日子!以前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猫冬好么?别说流汗了,不冻得发抖就好了,可现在,所有参加锻炼的雪人一天不流一身汗简直不好意思见人!

    第一天,一千个参加锻炼的雪人中百分之九十都在第一关——绕大厅跑十圈——就倒下了。原本空荡荡的大厅挤满了雪人,一个个东倒西歪,小脸惨白,眼泪汪汪,幽怨的小眼神直指害它们如此的罪魁祸首——麦冬。

    麦冬神经强大地完全无视上千人的目光洗礼,一边指挥着撑下来的一百来人去做下一个项目,一边皱着眉头跟安抱怨:太弱了!实在是太弱了!

    安却笑呵呵地,摸着长胡子说,这肯定还有之前一个月劳动的缘故。不然以雪人的体质,正常情况下一千人中有十个能跑完十圈就算不错了。麦冬仔细观察了下,发现果然,撑下来的这百分之十,几乎都是在之前一个月劳动中干体力活最多的。

    发现这个情况麦冬也不气馁,相反更加高兴了。至于为什么?当然因为这百分之十撑下来的雪人再次证明了锻炼的作用!所以,锻炼不仅不能停止,还要加倍!不过等到所有雪人都能轻松完成十圈跑太慢了,而跑圈却不能很好地增加射箭所需的臂力,因此可以适当减少每个项目的数量,每个项目小数量叠加为一组,一组一组地来。比如说一组锻炼包括跑两圈 下蹲二十次 哑铃二十次 抡铁锤二十次 拉弓练习五十次。这样一组下来身体的整体素质也提高了,最需要锻炼的臂力也锻炼到了。这样的练习,或许一天二十组比较适合?

    麦冬愉快地宣布了加练的决定,顺便宣布,倒下的九百人休息时间到,现在全部都给她爬起来,继续练习!

    话声一落,大厅里哀鸿遍野。

    第二天,新的锻炼方法开始实施,能够坚持一组的人数仍旧不多,但在麦冬严厉的盯梢政策下,每天高强度的锻炼的确很有效果,没过多久,能将一组动作一次性坚持下来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雪人开始向着第二组、第三组的成绩靠近着。

    与雪人坚持的时间成正比的,是它们的食量。

    雪人的食量在麦冬看来那就跟小鸟没什么两样,她亲眼看过安每顿只吃几颗野果,其他雪人也差不多,经常是几颗野果就是一顿饭,如果是烤rou的话,麻将大小的rou块,它们只吃一块就饱了。而且——它们一天只吃两顿饭。

    这样的食量在麦冬看来实在是不可思议,虽然雪人只有一米左右,但换成人类,这也是三四岁小孩的身高了,三岁小孩也不会吃这么少。她只能理解为雪人食物短缺,不得不将食量控制在一个极低的水平线内。

    之前一个月的相处证明了这一点,在外面工作的一千雪人比留在地底的食量大得多,但也只是从三颗野果or一块rou块上升到六颗野果or两块rou块的程度。

    经过两周左右的高强度锻炼后,参与锻炼的雪人们的平均食量已经上升到了一顿饭十颗野果or四块rou块的程度,而且看样子,还有上升的趋势。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麦冬总觉得,这些参加锻炼的雪人似乎更加强壮了?

    不过不管怎样,目前的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食量增大不是问题,食量增大身体才好嘛,雪人以前的食量一看就是不正常,反正现在食物充足,麦冬表示,只要努力锻炼,食物管够。

    入冬后一个月,也是雪人开始体质练习第三周时,外面的天气已经越来越冷,雪花再次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这一落就是好几天,断断续续地从未停过。

    除了安排几次外出扫雪和喂食巨鼠活动,麦冬也不怎么外出了,专心待在地底训练雪人,闲着的时候就琢磨着给雪人弄些什么防具,目前已经研究并制造出的就有用藤条编的藤甲,以及用盔甲龙的皮做的护心镜。

    经过两周的训练,能拉开满弓的雪人增加到了三十个,虽然还是很少,但麦冬已经心满意足。

    什么都要慢慢来嘛,她有时间,雪人也有时间,不急。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来了~

    ☆、第九十三章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山洞虽不是小楼,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进入冬季的第二个月中旬,第二场雪后,气温急遽下降,土壤上冻,小河结冰,积雪覆着茫茫大地,惨白的日光丝毫不能融化分毫。

    给巨鼠喂食的难度再次增加,即便地底通道的火彻夜不熄,雪人也要全副武装才能对抗严寒。麦冬不得不将锻炼计划做了修改,上午只留五百人在地底训练,另外五百人出去喂食巨鼠,第二天再轮换。这样五百人一起出去,喂食速度大大提高,而且挤在一起也比较暖和。

    因为雪人食量的增加以及咕噜这个大胃王的存在,每天被宰杀的巨鼠总是不下数百只,虽然巨鼠不再成批死亡,但由于繁殖率的降低,再这么吃下去,等到春天的时候,所剩的巨鼠恐怕也不会很多。麦冬想将巨鼠养殖扩大,自然不会坐视这种情况不理,只是雪人锻炼量大,营养必须要跟得上,她也不舍得让咕噜少吃,因此节流的路是走不通了。

    不能节流,就只能开源了。

    天气已经冷地麦冬宁愿待在憋闷的地底也不想出去了,但现在不出去不行。她找出狼牙棒,又背了把特制的大弓,从头到脚,全身上下全副武装,拖着咕噜出了门,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猎物。

    值得一提的是,狼牙棒已经鸟枪换炮,原本木头的棒身升级成铁,龙鳞也在锻造的时候就加了进去,鳞片与棒身浑然一体,不用再担心鳞片脱落的问题。

    咕噜这些天一直以岩浆果为食,rou食虽然仍旧吃的很多,但却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且相比它暴涨的身躯,食量却没有相应增加,只能说岩浆果已经提供了足够它成长所需的营养。

    最初遇到雪人时,咕噜的身高只有两米多,但到了现在,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它的身体就像春天抽条的杨柳,一日一个变化,成长的速度几乎rou眼可见。麦冬每天都跟它待在一起,因此往往会忽略这种变化,只是隔几天就会惊讶地发觉咕噜似乎又长高了一截。

    现在的咕噜已经长到将近五米高,或许在龙族中还不算什么,但看上去却实在称不上幼龙了。

    以前是咕噜只到麦冬腰部,现在是麦冬使劲踮起脚才勉勉强强能让头顶与咕噜的腰平齐。

    出入地底的甬道本是按照雪人的身量设计,在咕噜长到三米高的时候,它不得不弯着身子通过。后来咕噜嫌弯腰难受,索性挥挥爪子,将甬道扩大了一倍不止,以方便自己进出。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随着咕噜越长越高,麦冬觉得咕噜身上似乎多了一种什么味道,有点像岩浆果,却又不完全是,淡淡的,却很好闻。她问咕噜,咕噜却一脸迷茫的样子,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又去问安,也得到了同样的答案。

    事实上,由于没有文字的传承,又不像龙族一样能从血脉中继承部分记忆,雪人对于龙族的认知说不定还比不上麦冬,她起码还在梦中见过巨龙的样子,虽然不知道那到底是梦还是咕噜的记忆,毕竟她和咕噜有着那个共命契约,说不定她所梦到的其实就是咕噜的记忆。

    找不到答案,那味道也没对咕噜造成什么影响,麦冬也就不再纠结,心想兴许就是岩浆果吃多了,所以染上了岩浆果的味道也说不定。

    #

    一出树洞,扑面而来的寒气和脚下通道的热气在身上交汇,说不上什么滋味,总之不太好受。

    麦冬先去看了看畜棚,见巨鼠没什么问题,才离开畜棚,向河岸走去。

    双脚一离开地热通道,踩上厚厚的积雪,脚下的感觉立刻变得不同,而离通道越远,身体感受到的严寒也越甚,两相比较之下,麦冬才发现有无地热通道有什么区别。

    前几天雪下地太大,积雪到了麦冬的膝盖,一脚踩下去就像陷入了深坑,踩下去再□□都要费好大的劲儿,麦冬走了几步就气喘吁吁起来。

    咕噜看到麦冬难受的样子,伸出爪子要抱她。

    麦冬摇头拒绝。

    反正不赶时间,自己慢慢走反而暖和些。而且,她总不能事事依赖咕噜,一些她做不到的事就算了,走路这种小事,她还是可以自己做到的。或许以后可以让咕噜帮助她,但第一次,她总要自己尝试。

    咕噜沮丧地收回一只爪子,另一只却仍旧执拗地伸着。

    明白它的意思,麦冬笑笑,将一只手伸过去,握住它的爪子。

    咕噜裂开嘴巴笑,已经长大的爪子牢牢握住麦冬带着毛茸茸手套仍显得小巧的手,爪子上的热度隔着手套依然清晰地传递到麦冬的掌心,让麦冬身上总算了个温暖的地方。

    除了被咕噜握着的手,其他身体部位则要仅靠衣物抵御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