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南明副榜举人在线阅读 - 第六章 工匠师傅

第六章 工匠师傅

    杨轩弃笔从戎的事情早就传开了,秀才从军并且从小旗做起,让大家感到匪夷所思。

    古人常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军中最有学问的师爷也不过是秀才出身,何况其他一般书办,很多只是读了几年私塾的童生而已。

    现在居然有一个秀才书办师爷不做,而愿意从大头兵做起,这也太稀奇了。

    抱着看稀奇,很多人站得远远的,就像阿q那样,秀才虽然读书好,但带兵打仗没有我们我们这些泥腿子。

    看了一天,有的不以为然,这个秀才怎么像教书先生这样教学生,远不像大家平日这样雷厉风行直来直去的来得痛快。

    对手下这个秀才小旗长,把总王贵如同捧着一个瓷碗,虽有意见但也不像对其他小旗长、总旗、百总什么的吆喝,而是若隐若明的讲出大家的看法。

    前世杨轩多生活在基层,世态炎凉早已经冷暖自知,王贵什么意思,早已经心知肚明,现在看对方提出来,态度诚恳,但死不悔改,不让长官生气。

    兵器坊安排在山脚下,三十多个工匠无精打采的修补着各种兵器,明朝讲究士农工商,地方工匠直接归朝廷工部、地方工房管,就像商人、农民一样,不得随意变幻身份的。

    到明朝中叶这种死板的管理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各地施行坐班制与轮班制,坐班匠仍需按月当差,而轮班匠则需要定时到衙门当差。

    但人家生意做得好好的,你让人家去当差,不是完全废掉这些匠户的生意吗?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匠户根本不愿意前往,逃亡隐匿的非常之多,到明朝于嘉靖年间规定每名轮班匠每年纳”班匠银”四钱五分﹐从而废除了轮班制,但坐班制还是没有废除。

    征集而来的这三十名工匠多是坐班师傅,大家被征了劳役充到军中修补兵器,一个个牢sao满天,突然看到匠头带着一个将领走了进来,大家马上加快手中的活计,免得被匠头骂。

    指着其中满身补丁,满脸麻子,身体壮硕的汉子,匠头笑道:“杨小旗,苟富贵祖辈三代都是打造鸟铳的能手,有什么需要了解的,你问问苟师傅吧?

    老苟,可不要小瞧这位军爷,可是正经秀才出身,投身军伍之中,虽然现在只是一个小旗,但将来前途定然不可限量哦。”

    苟富贵大惊,哆哆嗦嗦的搬出板凳,请杨轩坐下。

    虽然地面上颇为杂乱,但前世在工厂做过,现在要偷师真功夫,杨轩怎么可能摆出一副官架子,指着正在修理的兵器,连连摇头道:“苟师傅,工作要紧,我们边做边聊吧,我拉风箱,你打铁。”

    苟富贵一听手足失措,但看杨轩如此坚持,也不好说什么,大家轮流拉风箱,轮流打铁,慢慢的聊起这鸟铳铸造。

    在那以后,杨轩白天练兵,晚上则到兵器坊当帮工,夜深人静的时候则点着煤油灯看《练兵纪实》、《纪实效优》、《天工开物》、《几何原理》、《军旗图说》等书籍打发时间。

    虽然过去常常一目十行,但看古书实在太费力了,虽然在前世经常涉猎各种古代文言文,但真正拿起古书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说全都是繁体字,辨认起来与简体字不同,单说这断句,就非常让人头痛。

    古书可不讲究什么断句,所有文字叠加起来,若要搞清楚意思,就需要先粗略看一遍,再尝试断句,然后重新理解其意思,然后再重新断句。

    一篇文章常常需要来回看几遍,最后因为断句错误完全搞错著者本意。

    杨轩感到度日如年,就如同前世突然进入一个新公司一切都是新颖的,所见所闻都不太合理,需要大量改善,而身边众人则根本没有认识到,无动于衷。

    有的时候杨轩也感到万分无奈,满是挫折的。

    先拿练兵来说,虽然逐渐进入正轨,除了教大家如何保养枪支,讲解兵器构造,射击原理之外,除了背诵放铳口诀之外,杨轩将前世一些体能训练纳入训练之中,一天带着大家跑步,队列训练,做虎卧撑,反复不断的装填弹药,瞄准射击训练。

    前世见多识广,训练方法当然非常新颖,不断训练,不断总结,鼓励大家不断发言,完全不像其他小旗那样死气沉沉的。

    但将士们接受能力非常有限,很多人左右脚左右手不分,正步走凌乱不堪,根本走不出什么气势。

    还有,这装填弹药不过十多个动作,虽然繁琐,但只要勤加练习之后也应该记住,但让人颇为沮丧的是就是有很多人记不住,动作常常搞乱,害得人叫苦连天。

    除此之外,就是这个时代人的身体颇差,大家每顿吃过半饱,一个个瘦骨嶙峋的,根本没有什么力气。

    练兵让人心烦,但在兵器作坊则是如鱼得水,常常大开眼界,只需十多天功夫,杨轩已经熟练掌握鸟铳打造的各种要领,更明白其问题之所在。

    在大明朝,工匠地位极低,更是受尽盘剥,就拿这鸟铳来说,朝廷规定一支鸟铳不过4两银子,百年前银价平稳,工匠还有一点前赚,但这几十年下来银子越来越不值钱了,打造鸟铳工匠就赚得不多了。

    打造鸟铳需要精铁,十斤生铁最多打造出一斤多精铁,一支鸟铳足足需要六七十斤生铁,需要三四人打造一个月功夫。

    杨轩最初不理解,这鸟铳就只数个配件,再怎么打造也不需要一个月吧?但在作坊里面一试,目前还真的没有办法改变。

    为了保证枪管内壁光滑,避免炸膛,工匠需要用锉刀磨光枪管内壁,人一天只能磨1寸(3厘米长),免得残留什么弹药余烬,免得影响枪支气密性。

    一支鸟铳足足需要磨一个月,这还是使用简单机械之后,若完全依靠手工,那时间更长了。

    工匠先将枪管固定,然后推动石磨,通过固定在石磨上的锉刀磨光枪管内壁,如此方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除此之外,这鸟铳本身设计也出现问题,就像前世枪支那样,枪膛要厚一点,枪口可以薄一点,但鸟铳则不是这样,从枪膛到枪口没有什么变化,如此连续射击之后,就发生爆炸了。

    杨轩每天三点一线,奔波于校场、兵器作坊、营地之间,根本没有注意自己已经成为军中热议对象。

    有人认为杨轩带兵太过宽松,士兵犯错只是加罚训练,很少鞭打教训的,有的像私塾里面的老师一样,但慈不掌兵,如此练兵虽然表面风光无限,但上了战场就尿裤子了。

    但在半个月后司内cao练中(相当于营级比武),在全司12个火器小旗中,杨轩力压群雄,夺得第一名,让那些反对者输得心服口服。

    虽然洪武年间大明都大量装配火器,到明朝中后期之后超过3成,但由于将士们担心炸膛,射击训练不足,像王朝阳这种新募的兵马尤甚。

    先是装填弹药,前前后后十四五个动作,由于大家平时很少训练,不是少装火药,就是少装铅子,有的更没有用搠仗压实,直接就装引火药,一轮比试下来,只有两三个小旗没有出错。

    接下来是射击考核,各小旗差距就非常明显了,其他各旗担心火绳点燃引火药,担心炸膛,不但动作不规范,而且常常脱靶。

    但杨轩的火器小队则不同,十天前查找兵书找到放铳诀,现在大家都已经熟记于心,每个兵丁都能倒背如流,即:

    一洗铳、二下药、三药实、四下铅、五送铅、六下纸、七送纸、八开门、九下药、十按火绳、十一听令开火门,按火绳又是七个字,不利于记忆。

    过去放铳诀常常是不同字数混用,如一洗铳二下药是三个字,后面的四下铅子、五送铅子等等又是四个字,而十仍开火门,按火绳又是七个字,不利于记忆。

    杨轩来自现代,当然知道一些记忆技巧,全都改为三个字,简单明了,大家一口气能够熟记。

    除此之外,这半个月下来杨轩除了不断讲解射击原理,不断做试验验证,克服大家恐惧心理之外,更重要的是每天不断亲手演示,大家每天不断训练。

    现代军事训练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不断实际演练,人最基本的能力就是不断模仿。

    如此之下,虽然只有短短半个月,其成绩远非其他各小旗所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