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玄幻小说 - 穿进男频搞基建在线阅读 - 第363节

第363节

    “一百多年来,我们不是没想过出去。可出去后却惨遭碰壁,便又回到山里安心过日子。”

    当年开国皇帝确实对南方部落出台了相关安民政策,希望不开化的部落能够被中原同化,进而服从中央的统治。

    只是可惜,政策最后并没能顺利推行。

    一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益处,出去后依旧看不到希望,部落本就排斥外人,不愿真心臣服。

    二是因为朝廷官员根本不懂各族风俗,经常闹出天怒人怨的事情。

    久而久之,自然不愿再接受朝廷管辖。

    罗逸不解:“既然这样,那如今三州府城内外住的都是些什么人?”

    “有一些小部族无法继续生存,便主动接受朝廷的管辖,也有的是部落里出去经商的,还有的就是朝廷驻军的家眷之类的。”

    荣族长笑容和蔼道:“当年你阿爷就是出去经商才赚到一些钱。他做生意,开阔了眼界,便让你阿爹读书考科举。当时族里都不理解你阿爷,谁能想到,你阿爹真考中了。”

    罗逸闻言垂下头来。

    “因为你阿爹的事,族中便有不少人家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你阿爷回报族里,便在族中建了学堂,阿石小时候就在那念过呢。”

    “可是,你们家遭难之后,族中之人都有些怕了,觉得科举不靠谱,念书的便少了许多。”

    罗逸抬首,眸中透着几分讥诮。

    “难道你们进山打猎不会受伤或遇难?世上意外多的是,何必为自己的懦弱找借口?”

    荣石怒目:“你什么意思?!”

    罗逸毫不退缩:“我的意思是,你们解释再多,不过是为了掩盖你们懦弱的本质。你们怕的不是所谓的意外,而是另外两族的逼迫。”

    荣族长静静地看着他,面容依旧慈祥。

    “荣老虽目光长远,但到底有些犹豫。你愿意走出去,可你不信朝廷,同时也担心被仡族和巫塔族联合吞并。”

    荣石倏地看向荣族长:“阿爷?”

    “不错。”荣族长点点头,“我只想让我的族人过上好日子,不论是接受朝廷管辖还是独立于朝廷之外,都只是为了保证我榕族族民的安全。”

    罗逸猜得没错,如果荣族长当真排斥朝廷,便不会让族中的孩子学习中原文化。

    这位老人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罗逸说道:“朝廷已经变了,不再是以前的朝廷。我刚才没有骗你们,我的确是为族人着想。”

    “做内鬼就是为族人着想?”荣石愤愤道。

    罗逸摆摆手,“你太看得起我了,我充其量不过是个传话的。”

    “传什么话?”荣族长问。

    罗逸却道:“在继续详谈之前,我能不能见一见被绑人质?”

    “不行!”

    “暂时不可。”

    毋庸置疑,前者是荣石说的,后者是荣族长说的。

    罗逸目露困惑。

    荣石冷冷讽刺:“你还走得动?”

    “……”

    京城。

    在魏思的协助下,那些竞标的商户终于提交上合格的竞标书。

    楼喻从中挑选出一些,吩咐礼部组织一场竞标会。

    听到消息的商户傻眼了。

    他们还以为只要递交竞标书就可以了呢。

    众商户暗自感叹:以前朝廷官员是偷偷摸摸地找他们要孝敬,现在朝廷却是光明正大地要他们交钱,太黑了!

    可就算要竞标,他们也不愿失去这次机会。

    竞标当日,豪商云集。

    楼喻挑选出来的这些,本身实力相当,产品质量也上乘,所以最后一关竞标,只看谁更有魄力。

    经过一番激烈角逐,参与公市的私商名单终于定下,朝廷也因此增添了一大笔收入。

    因为是公开竞标,又有楼喻亲自监督,谁也进行不了暗箱cao作,导致负责此事的一些官员想要孝敬都没了名目。

    但有一点,竞标书能否成功送到御案上,也是有讲究的。

    楼喻对其中的弯弯绕绕心知肚明,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水至清则无鱼,国库既然得了大头,让那些官员喝点rou汤也不是不可以。

    很快,北境传来消息,乌帖木同意两国的互市协议。

    协议载明,公市于每年的二月、六月、十月进行,私市于每月的初五、十五、廿五进行。

    今年的公市已经来不及了,但私还可以。

    边境交易所将由两国联合建立,位于国境线附近,两国居民都要遵循交易公约办事,否则会受到惩罚,并永远失去参与交易的资格。

    北境边境线由西向东绵延漫长,双方根据大盛北疆州府的数量,设置了同等数量的交易所,方便双方百姓交易。

    北境草原如今已经天寒地冻了,牧民们满怀期待地等待交易所的开启。

    他们需要粮食、需要木炭、需要布帛等生活必需品,一些贵族则想买些奢侈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

    大盛的百姓则想从草原牧民手里购买耕牛、羊毛织物等。

    双方百姓都是第一次参与交易,什么都不懂,只能根据管理人员的指示走。

    边境线旁矗立着好些个毡房,有几个毡房前飘扬着盛国的旗帜,盛国的百姓根据旗帜便知哪些毡房是盛国的办公场所。

    因为私市办得匆忙,搭建毡房比建房子要容易快捷得多,所以大盛交易所便选用了毡房。

    反正每月也就三天开市,而且这个协议也不知道能不能长久,没有建房子的必要。

    交易所内外,一些边关将士被调遣前来维持秩序。

    他们仔细盘查货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现不符合标准便会告知百姓,警示他们下次注意。

    老百姓或许听不懂公约,但他们会在实践中体会到交易的规则。

    边境私市办得红红火火,楼喻的“生意”也做得热火朝天。

    梅花笺的风潮还没过,新式马车再次掀起狂浪。

    马车可比梅花笺昂贵多了!

    但依旧有不少达官贵人愿意花钱去定制马车。

    佟氏也想定制一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谢策。

    谢策身体虽恢复,但到底伤了根基,而今非常怕冷。

    听说新式马车特别挡风保暖,佟氏便动了心思。

    结果一打听,一辆马车就得好几百两银子!

    搁以前,她眼都不眨一下,然今夕不同往日,侯府已不复当年的荣华富贵。

    最终还是母爱占了上风,她咬咬牙,掏出银子去下订单,结果又被告知,排队的人太多,她的马车可能要等到明年才能造出来。

    佟氏:“……”

    跟她境遇相似的人还有很多,每个人都想早点坐上新马车享受,便纷纷抱怨庆州工厂造得太慢了。

    楼喻数着进账,听着冯二笔汇报外头的怨言,只觉得妙趣横生。

    “赚了这么多钱,咱们得做些实事了。”

    他召来工部尚书吕攸和交通部尚书樊克。

    “庆州距京城太远,朕决定在京城附近选址,复制庆州的工厂,吕爱卿以为如何?”

    吕攸清楚近期楼喻赚了很多钱,他现在也不纠结钱的事儿了,只略略一想,便道:“回禀陛下,复制厂房可以,但技术工人和相关管事从何处招收?”

    “从庆州调一些有经验的人过来,这么些年,他们总该培养出足以胜任的副手吧?让那些副手接管庆州事宜。至于其余人手,可登报向全国招收。”

    盛国这么大,人这么多,还怕没人来干活?

    更何况,他打算将这些变成国营工厂,届时贴上“皇家”的标签,就是冲着这名头,也会有不少人愿意进厂做工。

    “陛下思虑周全,微臣遵旨。”

    楼喻又转向樊克:“各地府衙交通局已经招到新人,是时候该历练历练了。让各地交通局考察当地官道,若存在需要修补的情况,便记下详情,再呈报中央,核查通过后,由朝廷拨款进行修补。”

    “臣遵旨!”

    很多地方的官道年久失修,当地官府又拿不出钱修补,非常影响交通效率,也会加剧当地的封闭。

    还有的地方连像样的官道都没有,没有一条通达的路,经济就搞不活,经济搞不活就没有钱,没有钱就更修不了路,这是一个死循环。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楼喻从富户手中赚那么多钱,当然不是为了自己享乐,而是为了整个大盛着想。

    新朝建立后,全国各地的府衙就没有歇息过,一条又一条政令从中央下达,在楼喻的高压下,所有人都绷着弦投入建设大业中。

    谢茂入职后,本来还觉得每天闲得发毛,结果交通部突然下达文书,事情来了。

    和他一同入职的还有三个同僚和几个上司,令人欣慰的是,大家都一身干劲,积极投入工作之中。

    比起其他州府,京城附近的官道要好得多,但他们的工作任务并不算轻。

    朝廷有指示,京畿范围内,除官道外,他们还需要负责其余小道的规划、修建等,这个小道甚至包括村镇。

    谢茂等人经常出门办差,深入民间做调研。

    有同僚忍不住问:“朝廷管那些乡野村民干什么?他们一年有几次机会进城?”

    “朝廷有朝廷的用意,咱们只要听吩咐就行了。”谢茂提醒道。

    “跑了这么多天,终于考察清楚了,咱们回去就写报告!”

    “其实不止咱们忙,农业局的也忙着呢,听说明年开始,全国要开始推广好几种农作物,他们都在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