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金银错在线阅读 - 第13节

第13节

    “金陵那头的府第,也要请哥哥下令筹备好,礼不可废,没的叫言官说嘴。”

    皇帝点头不迭,“这你放心,朕已经传令藩司了,务必要风光为上。”一面说着,一面引她坐下,“今儿叫你白等这么久,是朕失策,朕算错时候了……”

    她忽然牵住他的袖子,“我有几句心里话,要和哥哥说。”

    皇帝心头蹦了蹦,讪讪道好,“只要不是想悔婚,什么都好商量。”

    婉婉不由苦笑,猜得没错,他是不会收回成命的,自己也早已经断了这个念想了。现在她能做的,就是在她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力挽狂澜,既然南苑王可以指派音阁埋伏在皇帝身边,还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

    她吸了口气,娓娓道:“我和哥哥,是一母所生,我还记得当年哥哥背着我粘蜻蜓,被爹爹训斥的情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记在心里,从来不曾忘记。哥哥要我嫁给南苑王,我不敢违背哥哥的意思,只是时候久了恐惦记哥哥,您在京里要好好的。爹爹曾经说过,二郎简而文,温而理,有君子之仪,所以我求哥哥,亲忠臣远jian佞,身边的人也不可不提防。”

    皇帝晦涩地看了她一眼,“朕知道,朕在你心里,终究是个浪荡做派,不配当这个皇帝。”

    她说不是,“您是我的手足,您有真才实学,倘或把这些才学放在治世上,何愁我大邺不得强盛!可是哥哥,如今四海并不太平,内有磨儿勘暴民作乱,外有鞑靼人群起扰边。攘外必先安内,这话咱们自小就听爹爹挂在嘴上,我如今也要劝皇上,中宫悬空,立后迫在眉睫。南苑王庶福晋,莫说册为皇后,就是连宫门都不能让她入。哥哥是万民表率,天下多少双眼睛盯着您呢,说句我不该说的,无论怎么安置,都强似招摇过市,授人口实。”

    她这一番慷慨陈词,早就已经超过十五岁孩子的见识了。皇帝望着她,有一瞬竟感到陌生。是啊,这件事闹得够大,毕竟填进了一位长公主。所幸如今她大了,让她懂得政治的残忍,是所有皇室成员必经的一道磨砺。

    他在她手上用力握了下,“婉婉,你今儿和哥哥说的,哥哥全记下了。朕答应你,南苑王庶福晋永远入不了宫门,这点你大可放心。把你许给南苑王,朕也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毕竟你是朕唯一的meimei,朕常想,这么决定,不知是对还是错。你和朕说过,先帝再三告诫你,不得与宇文氏联姻,朕却不这么认为。南苑如今独大,财力直逼京师,这不是什么好事儿。既然眼下有了这么个契机,朕何不抓住,好好做一番道理。”他两眼灼灼看着她,“朕如今谁也信不过,只有你。所以让你出降南苑,由你替哥哥好好看住他,朕在京城方可高枕无忧。父兄的江山传到朕手上,不能在朕这辈丢了,所以就算担些骂名,朕也认了。原本这些不该让你知道,可你既然开了头,朕也就不讳言了。你我都是慕容氏的子孙,守住这万世基业,不单是我慕容高巩的责任,也是你慕容钧的责任。”

    作者有话要说:

    ☆、第24章 凌波千里

    她叫慕容钧,小字婉婉,反差极大的两个名字按在同一个人身上,当时徐贵妃曾经大力反对,但爹爹执意,于是这名字就给记入了玉牒。

    古时候三十为一钧,爹爹有三个子女,希望三人都圆满。钧者,喻国政,虽然她是女孩儿,在爹爹眼里,却从来不觉得她应当像闺阁女子一样,只知小我,忘了家国。爹爹说过,这天下不单是慕容男人的天下,也是慕容女人的天下。所以皇帝今天的话,她没有任何反驳的理由。

    只是觉得心寒,她到现在才明白过来,有人刻意而为,也有人顺水推舟。她呢,就像一个工具,两面都是利刃,单看为谁所用。

    南苑王费尽心机娶她,暂且用意不明。皇帝要她出降,是为了在南苑腹地打下一根钢针,将来时机成熟,削藩甚至剿灭宇文,都是有可能的。计是好计,可惜没有想过她的处境,慕容的公主,为了保全江山牺牲个人幸福,在皇帝眼里都是理所当然。

    婉婉以前一直很敬仰爹爹,然而事到如今,才发现帝王家对女儿并不那么慈悲。一旦政治需要的时候,她们就应该献身。也许先辈的帝姬们只是小打小闹,到了她这里,要就藩,要牵制南苑王,这是明治皇帝制衡的策略。

    她有些怔怔的,一时想不通,为什么看似荒唐的哥哥,竟也有这样缜密的心思。他要保住大邺的决心是好的,只不过这份决心是出于他的突发奇想,还是深思熟虑,那就不得而知了。

    她艰涩地点头,“您能想得这么周详,于公于私,我没有半个不字。旨意已经昭告天下,到了日子,我南下就是了,哥哥答应我的事,也一定要做到。”

    皇帝说好,“朕有朕的安排,为了一个女人,弄得超纲大乱,是为君大忌。其实我也不瞒你,前头有端妃的的例子,这回再抬举她的姊妹,叫人说起来朕是昏君,专觊觎别人的女人,传出去也不好听。你只管放心,音阁和她肚子里的孩子,永远不会入我慕容氏。虽说宇文良时早就写了休书,但她终究跟过他一程子,朕要万无一失,只能像当初各地杀头胎似的,宁枉勿纵。”

    他说的杀头胎,是大邺建立之前的事。当时群雄割据,胡虏曾经短暂统治过中原。一个种族对另一个种族的镇压,如果毫无人性,那是极可怕的。为了便于看管,各村各县派遣一个胡人家族镇守地方,那些胡人首领们兴起了一种风潮,但凡出嫁的新娘,初夜权必须交给他们。百姓屈辱至极,又无力反抗,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其后出生的头一胎纷纷砸死,以避免血统混淆。

    婉婉听他这么说,心头陡然一跳,“您要干什么?”

    皇帝的眉毛慢慢挑起来,笑了笑道:“朕不过拿来一比,你把哥哥当成什么人了?这音阁,留是不能留的,白扔了又可惜,给她找个小吏安置在京里,将来孩子也好师出有名……朕毕竟不是个绝情的人呐。”

    这样听来,婉婉倒又有些同情音阁了,机关算尽,最后却是这样的收尾。果真天下什么话都能信,唯独不能信男人的花言巧语。自己的哥哥,她不能过多苛责,毕竟音阁怀着目的而来,本就咎由自取。她现在自顾尚且不暇,也管不得别人怎么样了。

    “南苑王那头,哥哥打算怎么料理?还是等我去了金陵,给我别的示下?”

    皇帝摸着下巴,在地心转了好几圈,“朕暂且还没想到,横竖你先嫁过去再说吧。”言罢话锋一转,换了个松散的口气道,“你也别蛇蛇蝎蝎的,朕不过是防患于未然。毕竟你出降后,他就是驸马,只要他安分守己,瞧着你的面子,朕也不会将他怎么样的。”

    婉婉站起来,对他深深肃了肃,“既然没有旁的吩咐,我就回去了。您这殿里烟太大,对圣躬无益。着人开开窗吧,没得窝住了,人久待不好。”一面说,一面退出了北池子大殿。

    连绵的雨雪没完没了,走在穹隆下,天也发霉了似的。婉婉拢着暖袖轻轻一笑,“铜环,你都听见了吧?”

    铜环由始至终都在,经过都听明白了,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只是轻叹:“日子都是自己过出来的,您三分听人言,七分还是得由心。”

    她郁郁道:“外人算计我,我还好不往心里去,自己的哥哥也这样,我实在很难过。”她不想哭的,但是眼泪自己就流下来了。转过头在肩上蹭了蹭道,“我刚才在想,如果出降的途中能逃了多好,管他们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可我逃不掉,就像五七上回捉的大蝴蝶,拿针钉在抱柱上了,前胸后背破了洞,没有力气了。”

    处境这么艰难,很多人都没法想象。世人眼里的公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还有什么不足?可是人上人也有他们的辛酸和无奈,就算发现势头不对,碍于骄傲和自尊,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听天由命。

    南苑王回金陵去了,每隔十来天就有一封信,从不间断。婉婉坐在薰笼上逗弄松鼠,看见宫女托着信件呈到她面前,她接过来,随手就扔进炭盆里,吩咐以后不必回禀,处置了就是。所以后来有没有南苑王的消息她不知道,倒是铜环替她记着,一共接了五次,第六次差不多就是她出降的时候了。

    宫里已经很久没有喜事,上回皇帝继位是在一番大变故后仓促完成的,即便称作喜事,也只是在前朝。婉婉的婚事不同,毕竟是肖铎亲手cao办,规格十分高,也应了皇帝早前的吩咐,“一切好看为上”。花了多少钱,她并不清楚,只知道自己陷进了一场混战,嫔妃们因为后宫无后,连谁给长公主开脸这种事,也争得面红耳赤。

    张娘娘被废,如今最大的应当是贵妃,太后却并未指定贵妃,反嫌“旁人粗手笨脚的,伤了长公主”。大概知道婉婉和音楼交好,这回没有挑拣音楼是先帝才人出身,特许音楼进毓德宫,也算成全了她们最后的情义。

    音楼为她扑上粉,棉线绞起来,绷成一个三角,细细在她脸颊滚过,她能听见寒毛断裂发出铮铮的声响。

    音楼一直在问:“疼么?疼的话我轻一些。”

    她是金枝玉叶,但这点痛还是忍得住的,坐在杌子上说不要紧。等她滚完了,脸上辣辣的,便埋在她膝头不肯起来了。

    音楼知道她难过,自己先哭了,“你别这样,去了还能回来,等你想家了,捎信给厂臣,让他去接你。”

    婉婉摇头,“我去了就不给你们添麻烦了,这么个大活人,也不怕南京那里生吃了我。就是舍不得你们,这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逢,也许一辈子都不得见了。你在宫里,万事都小心些,还有厂臣……虽然现在如日方中,可是历辈执掌东厂的都没有好结局。”她抬起头,勉强笑了笑,“我是盼着你们平安的,但愿三十年后咱们都还在,那时候再办个大宴,好好醉一场。”

    其实她腿里没力气,鼓了两回劲儿才站起来。站起来了就不能趴下,她咬着牙让人给她穿上翟衣,戴上博鬓,收拾齐全了入奉先殿拜别祖宗,向皇帝和太后辞行。

    太后泪眼婆娑,整了整她的交领,又整整她的霞帔,说不出话来。

    皇帝对她带着歉意,眼神闪躲着,总有些不敢看她。半晌才接了太监呈上来的如意,放进她手里,“吉时到了,别误了时辰。”

    她出宫没有驸马迎接,更像是一场巡游。到了江南入公主府,届时驸马需跪迎,因为她代表的是整个皇室。她的婚礼冷冰冰,谈不上任何人情味,唯有宫眷们的一点眼泪,还可以潦作慰藉。

    她把如意抱在怀里,玉质冰凉,钝钝的寒痛凿在骨头上,浑然不觉。金辇在内东门外等着,仪仗排得老长,今晚风有点大,红绸翻飞,在半空中哗哗作响。最后看一眼这紫禁城,她在这里长大,在这里送走了父母和大哥哥,终究自己也要离开,在留下的人看来,大概也和死了没多大差别。

    狠狠心收回视线,她登上凤辇放下了帘子,四周密闭,像被关进了一方小小的印盒里一样。只看见檐角宫灯的光亮映照进来,深重的一层水红色,铺陈在她的蔽膝上。

    銮仪移动起来,帝王家嫁娶有不鸣锣的规矩,御道两旁早有锦衣卫拉妥了路障,所以一路都是静悄悄的。

    婉婉先前心里倒还有些波澜,坐进辇车后反而尘埃落定了。一个女人的一辈子分成两个阶段,闺阁里是前半截,出阁后就是后半截。她的前半截算是走完了,后半截从今天开始,可以让自己好好经营,也算是一个新的开端吧!

    闭上眼睛,发髻间的珠翠在耳边叮当,脑袋有点沉,她怕弄乱了妆,手都不敢去扶额。下降要用的福船停在通州码头,走了很久,大约夜半时分才抵达。终于有人来打帘子了,她抬眼一看,竟是皇帝亲自送嫁,之前还打定主意不哭的,到这里就再也忍不住了。

    连天的火把照亮了福船庞大的船身,兄妹两个在码头上泪眼相对。皇帝嗫嚅:“朕对不住你……”

    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倒不如痛痛快快撒手。

    婉婉裣衽,舒袖跪下,磕了个头,“臣妹拜别皇兄。临行前仍是那几句话,请皇兄保重龙体,一切以社稷为重。臣妹虽远嫁,心一时都离不开紫禁城,唯日夜焚香祷告,愿我主万寿无疆。”

    皇帝忙弯腰搀她,“你心怀天下,皇父在天有灵看得见。你劝谏朕的话,朕都记在心上,你安心启程吧!”

    是啊,京里的一切都该放下了,不管是人还是事,该道别的道别了,该舍弃的也舍弃了。

    福船的船帮有几丈高,得从上面放下阶梯来,她以前没坐过船,心里有些生怯。肖铎送她,趋步架起手臂让她搭着,她到了台阶下,还是把他放开了。

    不知道怎么话别,一再微笑,让他看到她很好。他的脸色却十分难看,蹙着眉头说:“京中事务繁杂,臣不能送您,殿下一路多保重。臣点了东厂最精锐的人马,公主府内承奉余栖遐,也是臣最信得过的,往后一应事宜都交由他和铜环打点,殿下只管放心。”

    婉婉说好,“各自珍重吧。”

    一个穿朱红曳撒的太监呵腰上来接应,她隔着一面罗帕,把手搭在他腕上,没有再回头看一眼,自此与京畿相隔天涯。

    ☆、第25章 花晴影红

    北京到南京,要走很久。婉婉不识水路,看了地图才略有些着落。船上兵卒多,可以日夜兼程,她就坐在舱里的那把玫瑰椅上看日升日落,暂时忘了烦忧,一切倒还尚可。

    余栖遐说,赶得不急,大约需要一个多月,但若是像现在这样,二十来天应该就到镇江了。

    她扭过身看,矮几上供着一个磁碟,是先前靠岸时小酉拿两个大子儿换来的毛尖。平常宫里是没有这种贡茶的,规格低了点,算不得上品,即便有,也是装在袋子里,塞进箱笼角落熏衣裳。现在赶路,公主的那身娇贵毛病霎时没有了,她拿手指在茶堆里搅了搅,白毫纤纤,绿衣娉婷,点上一个小火炉,可以慢慢煨着吃。

    她揭开壶盖,投了一撮茶叶进去,“到镇江后怎么去南京?是坐车还是乘船?”

    余栖遐道:“上年督主全是走的水路,这样不至于太劳累。殿下不晕船,这是再好没有的,督主早早儿通知了地方上,怕有些水域河道太窄,福船难以通行,责令他们造新画舫,好供殿下使用。”

    造新画舫,造起来务必华贵精美,这是肖铎的周到,却也委实铺张。自己这趟出降,南北相隔太远,也管不上那些,只觉得时间在船上度起来飞快。有时候出舱看看,福船的船头太高了,走在船舷边上,像凌空站着一样,有些瘆人。到后来却也好了,没人的时候悄悄在甲板上坐一下,很快站起来,害怕被管家嬷嬷发现,又要聒噪。

    往南这几日没有别的感触,就是天气相较出发的时候暖和了不少。南方的空气比较潮湿,雨水也多,晴朗了六七日,忽然遇上一场大雨,那时正在水面最开阔处,风里夹带了隐隐雷声,万道雨箭笔直扎进水里,溅起层叠的涟漪和半尺来高的回响。

    小时候她喜欢听流水的声音,常常扒着段虹桥的栏杆看白玉龙首吐水。那是雨后紫禁城里千万个涵洞汇聚而成的的雨,声势惊人,却远不及眼前景象壮丽。

    婉婉站在窗前感慨:“如果一辈子不出紫禁城,永远看不到这山河……皇上也应当到处看看。”声音渐次低下去,隔了会儿回望余栖遐,“余承奉,你以前在哪个职上?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

    关于太监长相的描述,宫里以前闹过一个笑话,十二衙门经常有人进出买办,宫门上要核实身份,掏出名牌一看,打头一句就是面白无须,十个里面有八个符合。这余栖遐的长相,差不多也就是那样,年纪比肖铎略长一些,容长脸儿,眉目很温和,说话的语速总是不紧不慢,不论多紧急的事情,到他这里全能迎刃而解似的。

    他拱手,十分拘礼的模样,“回殿下的话,东厂提督锦衣卫后,臣一直在外替督主承办镇抚司,所以殿下不常见到臣。”

    这么说来就不奇怪了,只不过镇抚司专管侦察、逮捕、审问等事,干惯了那些活儿的人,怎么能上公主府当内承奉呢?

    “到我这里来,怕是屈才了。”

    余栖遐的身子又矮下去半分,“不敢,臣本就是宫中内侍,如今长公主出降,督主信得及臣,才派臣照应殿下饮食起居,臣受宠若惊,怎么敢言屈才!殿下此一去南京,人生地不熟,臣曾经在江南待过三四年,还有些人面,万一殿有用得上的地方,不至于慌了手脚。”

    婉婉轻轻一笑,不再说旁的了,只是眯着眼远眺,眼里隐隐有水色,不是波光倒影,是说不尽的愁绪。

    铜环问过她的打算,因为出降前接二连三遭遇打击,要嫁的人处心积虑,自己的哥哥又有拿她当探子的意思,她在夹缝里生活着,怕她不堪重负。

    她低头看那松鼠,只听啮齿啃咬松子,啃得热闹非常。隔了好半天才怏怏回答:“既然到了金陵,婚仪还是要如常的,不能叫皇上为难。至于那位南苑王,心思深沉倒没有什么不好,厂臣也是个一眼望不到底的人。不同之处在于厂臣不会算计我,他却正相反。可见他不过为了攀龙附凤,一心把我当成赏赐的物件罢了。”

    所以即便不是盲婚哑嫁,也没什么用。人心要是能窥得见,哪里来那么多的怨偶。

    公主有公主的身不由己,她的婚姻一旦定下,几乎再也不会有任何转机,就算夫妻不相和,也要做足表面文章,毕竟宇文良时是藩王,不是一般不起眼的小吏。

    在运河上航行,中途遇上两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雨过天晴后那一片澄澈,几乎能让人溺毙在其中,福船就在万里晴空下到达镇江,那是个别致娟秀的小城,有石头垒砌的城墙,还有空气中隐隐带着的,一丝甜而酸的味道。

    可惜她没能有机会好好见识,在岸上停留不过一炷香时间,然后在重重的华盖遮蔽下登上画舫,摇摇曳曳,向西而去。

    江南百姓鲜少见到宫里出来的人,所以他们途经的河道两旁聚满了看热闹的,摩肩接踵地,扬着帕子向画舫挥手。

    婉婉有点不好意思,躲在楼上不愿露面,揉着衣角问铜环:“他们都知道我下嫁南苑王,南苑王有妾有子,我一个长公主填那窟窿,他们会笑话我吧?”

    所以到底还是在意的,年轻的女孩子,谁不希望婚姻完满?过去就成了别人的嫡母,对她来说甚为尴尬。

    她已经够委屈了,只有尽量宽她的怀,不能增加她的负担。铜环说:“这倒不碍的,又不在一个府里,譬如那些宫里的皇子一样,当那两位小爷是侄儿就成了。您头前可不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如今心思也不能窄。”

    她腼腆笑了笑,“对一个人没有挑拣,什么都可将就;有了嫌隙,自然就横挑鼻子竖挑眼了。”

    她说的都是实诚话,从来不伪装的人,不懂人和人之间为什么要使那么多的手腕。现在算领教了,伤心之余,脑里眼里还是惘惘的。

    从镇江入金陵,水路虽不远,但比起运河的宽绰来,分明逼仄了许多。御用的画舫,造得又高又大,排场是有了,速度也得放慢。毕竟用来游山玩水的船,总不能叫它跑得哨船一样。于是这么荡悠悠顺流而下,三日之后才到桃叶渡。由水路换成陆路,早有藩司禁卫清了道,她从船上下来的时候,见卤簿都已经筹备妥当了,道路两旁的法扇华幢交错而立,满目皆是帝王之气。

    朱红的灯笼拿曲柄杆儿高高擎起来,灯下所有人都敷了一层胭脂似的。她略站了站,道路的尽头有人只身而来,穿绛纱袍,戴通天冠,及到面前伏地顿首,然后直起身来,眼中光华微漾,竟比帽上的金博山更为辉煌。

    小登科,果然满身意气风发,如果以前是一片宁静的海,那么如今就是一泓跳跃的泉。

    婉婉透过障面打量他,本来就不大相熟的人,因为彻底有了成见,已经再也待见不起来了。他向她行礼,她寥寥一欠身,就算应付过去了。照规矩他不应当出现在这里的,公主府里有执事,一切礼仪需择吉时再行,现在打乱了计划,她有些不悦,更觉得这人狂妄唐突了。

    她扶着铜环的手往前,脚下铺陈的毡子踩上去绵软,像踩在云端似的。没有理会他,也不愿意开口说一句话,连眼角的余光都很快收了回来。

    她不是个有城府的姑娘,所以一旦拒人千里,就从每一节骨骼,每一个动作散发出来,狠狠凿在人心上。他早知道她已经不肯看他的信,连提都不愿意提起他。至于从何处开始,他细细查问过,结果岔子出在音阁那张靠不住的嘴上。早知如此,赐婚的诏书颁布以后就不该留她,徒然生出这些波折来。

    使了那样的心计逼她下降,她生气也是应当的,虽然有些不厚道,却是最快最直接的方法,他到现在也不感到后悔。他看着她的背影,料想这回恐怕不太好善后。自己在南苑如何呼风唤雨,面对这位骄傲的公主,终究挺不直腰杆。就算是夫妻,也从来不是平等的,总有一方强势,一方学会示弱。

    他苦笑了下,匆匆跟上去,亲自在一旁打轿帘,伺候她上轿。临放下帘子的时候想看她,又迟迟未敢,她却倨傲地别开脸,大概连多瞧他一眼也觉得不值。

    銮仪依旧静悄悄的,只有衣裳窸窣,和马蹄敲击地面发出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