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
我只说一个例子,元皇帝他弟媳,寿王李瑁他媳妇儿,据说还被时人称为天下第一美女,但是寿王对她一见钟情后,替老弟掌眼的元皇帝半点没动心,寿王和寿王妃杨氏两个人顺顺利利地完婚。 #42 = = 楼上的例子简直是暴击啊…… 对了,当时的天下第一美女是杨王妃,而天下第一美男就是元皇帝,然而美男他不需要美女来配,令人惆怅,要不然这就是官配了。【不】 #43 = = 楼上的收敛一点吧,小心寿王那一系的后人来查水表啊! 寿王和寿王妃两个不是盖章定论是言情小说甜宠系的剧情吗? 温柔王爷美人妃什么的。 咱们都几千年后的人了,用得着给他们拉郎配吗?小心寿王和寿王妃的棺材板盖不住啊! #44 = = 好吧,其实元皇帝的后宫剧情只是他辉煌人生中微不足道的一小环,要不是他们这一支的后代生育能力和开了挂似的,在此过程中爱恨情仇无数,我们用得着在这里瞎猜嘛! #45 = = 谈论元皇帝的后宫还不如谈论他老人家的名字呢! 兜兜转转,原本叫什么,后来又改了回去。 不过当时的避讳不是还挺严重的嘛,元皇帝讳一,嗯,简直不敢想象,当时的人谈到“一”这个字该怎么说才好。 #46 = = 话说你们都不知道吗? 我们之所以称元皇帝为元皇帝,并不是因为他老人家的这个元是谥号,他爹明皇帝李隆基的谥号是明,但是他不是,元的意思与一相通,所以元皇帝他并不要求臣子和百姓们在日常生活中避他的讳,要不然拿一张纸、找一块钱都要注意避讳什么,简直能把人给逼疯,他只是要求臣子们在提到他的时候,用元皇帝代称,不用他的名字“一”,之后这个称呼就被传承了下来,后人为了表示对他老人家的尊敬,就一直这么称呼了。 #47 = = 其实还是因为元皇帝的谥号太长,庙号世祖虽然是古已有之的正统庙号,但是自从庙号泛滥之后,“世祖”这个正统古庙号就不稀奇了,配上他老人家的功绩,显得太普通了,最后还是选用元皇帝这个称呼,方便好记,而且逼格高! #48 = = 元皇帝的名字没什么好讨论的,虽然常见,但是逼格确实很高,一,元初、元始、一切的起源,果然是天生圣人,生而不凡啊,就连取名都这么与众不同! #49 = = 那我们来谈谈他老人家是这么有如神授一般一统四海六合八荒之地,宇内称尊的好了。 ps:华夏之前所谓的宇内单指天域九州之地,逼格不够,元皇帝是真正的宇内一统,让人只能叹服啊! #50 = =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想一鼓作气码完的,但是发现论坛体码起来真的比看起来的要多啊qaq 第155章 番外:论欧罗巴要如何从大唐的魔爪中挣脱(下)【论坛体】 不用说了, 元皇帝他老人家肯定是开挂了。 短短三十年内征服整个中洲以及玄洲,还将大唐帝国的足迹扩张到了南、北恩洲、海洲, 就连极寒之地都有帝国的足迹。 说这不是开挂我是不信的。 #51 = = 楼上说得确实很对, 但是我怎么觉得这个结论这么眼熟啊? 史学课本上的元帝篇的内容概要? 话说回来,他老人家的经历也实在太魔幻了, 太像穿越者了吧? 那些以元皇帝为主角的穿越言情影视剧里,那些穿越者和元皇帝一比, 简直就是比土著还要废柴的土著啊, 一点都不像穿越者! #52 = = 楼上这话就说的不对了, 咱们元皇帝他明明是天生气运惊人的挂比兼气运之子啊,和汉皇朝的光武帝刘秀是一个性质, 但是气运更强盛。 #53 = = 说起来,元皇帝他老人家是怎么开始那挂比的一生的? 网上的说法太多了,总觉得有点不可信。 最常见的说法是元皇帝从出生开始就开挂了, 宠妃之子, 生而受宠, 得名不凡, 最后成功继位, 再然后开始了挂比的征服之路。 但是恕我直言, 受宠的宠妃之子不能算是成功人士的标配啊, 看元皇帝他娘武氏从婕妤一直变成皇后花了多少年, 他变成太子又花了多少年。 所以有学霸能给个准确的时间点吗? #54 = = 挂比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挂比,就算是没当上太子之前的元皇帝,和别人的待遇也不一样吧! 不过他爹对儿子的防备真的是挺重的, 特别是和元皇帝分封诸子及宗室、功臣的做法一对比,嗯,对他宠爱武皇后所以防备李瑛的说法表示怀疑。 不管怎么说,元皇帝的人生赢家设定不崩,但是先给他爹盖章一个心机男设定。 #55 = = 楼上说得我都要信了,心机深沉李隆基什么的。 不过但是论起待遇,元皇帝和他的兄弟姐妹待遇真的算是顶好的了。 当然,我要是李隆基,我也宠爱这几个娃,美男和美人的结合产品,颜值特别有保障啊! #56 = = 说得好像明皇他其他的儿子女儿长相没保障一样。 母亲赵丽妃出身最为卑贱、但是因为长得特别好看原本很得宠的悯太子李瑛哭晕在太子别院好么! #57 = = 但是像元皇帝和他弟一样,在史书上被大赞特赞容貌华美的有几个啊? 要知道晋朝美男子潘岳——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潘安,此君字安仁,后来流传过程中潘安仁的最后一个仁字被传没了,潘岳美男就此“得名”潘安——在史书上也就被记了个“美姿仪”啊,咱们元皇帝可是从出生起就相貌不凡的圣人,生而秀美的美婴儿,就问你们怕不怕啊! #58 = = 所以结论就是元皇帝他们受宠是看脸吗? 这结论太有道理,我竟无法反驳。 #59 = = 毕竟明皇他本人也是盖了章的美男子。 但是这还是只看脸,不走心啊! 看看明皇前头的那些宠爱庶妃的天子都是怎么做的,在爱妃诞下麟儿之后立即废后、立储才是王道嘛,所以这里盖章鉴定明皇李隆基和贞顺皇后武氏不是真爱,他老人家最爱的应该还是他自己。 #60 = = 好了,我们都已经知道元皇帝他爹明皇是个不走心只爱自己的渣男了,爹娘都说过了,总能扯到元皇帝身上去了吧? #61 = = 咳,楼上不要着急嘛,在别人灌水的时候,说不定有人在精心地准备回答你的问题呢! 个人认为,元皇帝大发神威、开始挂比的一生大概在他登基之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启圣三年的时候。 那个时候,有个王朝叫倭马亚,如果不是现在“帝国”这个词儿有很强的指代性的话,那么那个王朝可以称作阿拉伯帝国,根据记载,主动和大唐怼上,也是一群牛人。 根据帝国典籍记载,当时大唐其实已经到了一个比较微妙的节点了,明皇李隆基在位晚期、贞顺皇后去世之后,他大肆宠爱新人,怠于政事,又宠幸安禄山之类出身微末但善于逢迎的小人,天宝四年,明皇驾崩的时候——明皇先天元年登基,先天二年改元开元,正式将皇帝的大权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将老爹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太上皇,开元二十年年末立太子,次年改元天宝,在位时间二十六年——安禄山的权力已经很大了,难为元皇帝他能先下手为强,把安禄山之乱掐灭在襁褓里。 说实话,安禄山当时的势力被消灭之后,典籍上记载的他精心准备过谋反的一系列证据真的是惊呆我,满打满算,他搭上明皇帝的线步步高升也就五六年啊,要是明皇再活得久一点,噫,简直不敢想,大唐可能真的要这么完了。 元皇帝登基之后,当机立断对安禄山进行问责,在倭马亚王朝的兵力和大唐在帝国边境交锋的时候,安禄山叛乱刚刚被平定不久,也就是说,元皇帝登基之后的三年,大唐都处于内部动荡的阶段。 正是因为安禄山的出身,大唐朝中对异族出身的将领抱有了极大的怀疑,唐军中非汉族军队也都人心思变。 不过事实证明,元皇帝的心胸很开阔啊,主帅都不是纯粹的唐人,那些人就是心里有鬼才想的这么多的! 启圣三年,当时的西域军队——那个西域和咱们现在的西域不一样,当时的西域还处于和天域接壤的比较靠西的地方,不是咱们欧罗巴大陆这一块儿——后来就闹了一出哗变,紧接着就投奔大食去了。 大食就是大唐的史书里对阿拉伯、倭马亚王朝的称呼,本来他们和大唐没什么利益冲突——好吧,其实还是有的,毕竟两边都在扩张,但是大食的土地已经挺多的了,依照他们的人口,其实没必要和大唐硬刚——但是当时大唐的领军大将高仙芝正在率军打异族小国呢,结果西域军队哗变、被攻打的小国还拉来大食当援军,然后,后面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 #62 = = 膜拜楼上的野生学霸! #63 = = 话说当时其实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大唐一开始没打过人家,连随军的一些会造纸术的工匠都被俘虏过去了。 打了败仗,造纸术这种国之重器都传出去了,这在朝堂上就捅了马蜂窝了。 然后一帮人在那里请战,平安禄山之乱还诞生了几位有名的将才,帝国当时的朝堂上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剩下的情节发展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出来了。 嗯,两国之后的争端先不说,元皇帝之后做的那个决定才真的叫人目瞪口呆。 华夏人原本都是安土重迁的,正是因为知道大食疆域广阔,当时没有几个人主张打到他们老家去,结果元皇帝气势汹汹地表示这是灭国之战——我也表示这真的是看不懂了——然后就是一系列的诏令下达,功臣分封、对大食当时所有疆域的划定,结果最后帝国和打了鸡血一样,越战越勇,短短十几年,把人家给全灭了,还顺带接收了人家广阔的领土。 #64 = = 所以说元皇帝果然和开了挂一样,大食当时也处于扩张期,但是人没有大唐多——大唐的人数果然是从古到今都开了挂的,能在天域九州那块儿当皇帝,本身就已经是开了挂吧——最后两虎相争,大食被灭,因为大食和从前被大唐打服的那些国家都不一样,它虽然发源地距离大唐极远,但是极速扩张之下,疆域即将与大唐接壤,就这样,大唐在灭了大食之后,顺势将目光放到了当时的整个中洲和玄洲。 #65 = = 元皇帝是位面之子嘛,不知道早几百年前就有人喊他老人家是“天生皇帝命”,“大唐当兴,华夏当振,故天降圣人于此”。 你们对人生赢家元皇帝位面之子的设定有什么疑问吗? #66 = = 一点疑问都没有,毕竟元皇帝他是和周代那位神话光环笼罩的穆天子一样,有神话背景的啊! #67 = = 天生皇帝命,还有“圣人”,这些称呼我都懂,但是神话光环是怎么个意思? 帝国史学得不好,求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