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
书迷正在阅读:万人迷穿成作死炮灰后、主角生涯自救手册、云鬓衣香(重生)、小温柔、大佬都爱我 [快穿]、再度撩情,前夫放开我、我在豪门养熊猫[穿书]、眼前人是心上人[娱乐圈]、这是本宫为你打下的江山、欧皇[修真]
“好,”张老师笑道,“你拟好合同了,就拿来给我看看。” 钟奕颔首:“这当然,您放心。” …… …… 拟定合同本身只是小事。 钟奕有点无奈、有点好笑地把自己刚刚存好的基金取出来,庆幸自己没存定期。 他原本存钱,是打算从股市中抽出精力,专心去找厂房、谈买卖。 可张老师一句话,就为钟奕铺平道路。钟奕很清楚,七位数买来的机器,多半是早年国外进口,质量过硬。别说新货了,往前十几二十年,把国外报废的二手机器买回来改装、当新机器来用的厂房也多了去。 再者说,顺利的话,这笔钱,能买下的不止机器本身。经验丰富的工人、厂房未到期的租金……林林总总,杂七杂八,都能砍砍价、收入囊中。 不管怎么看,都是钟奕赚了。 这个价格,完全是基于张老师的面子。 当然,前提是钟奕这个月好好表现,把张老师的二十万化作可观收益。钟奕相信,以张老师的积蓄,二十万,仅仅是个开始。只要他表现良好,那往后,被交付到他手上的资金,会远远大于眼下的数字。 只是这和他原本的计划相比,毕竟是出了偏差。 钟奕想:船到桥头自然直,暂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张老师那边,能赚到钱,大概就一切好说。只是具体如何说服,还得仔细斟酌。 这都是日后的事了。 既然都是再入股市,又不用再花功夫在寻找机遇上,钟奕便快刀斩乱麻,把钱重新存入证券账户。 这一回,账上的数字加上了张老师打来的二十万,共计八十五万。 他想:人生际遇无常。 钟奕这样觉得,是带着轻松与调侃。 盛源那位惯于吃回扣的朱经理这样想,就是带着颓丧与煎熬了。 朱经理在这行待了许久,从刚入门起,就眼看着带自己的师父对着乙方循循善诱。最后一方出钱,一方出几句美言,生意谈成,大家都有得赚。 这是多正常的事儿啊。 朱经理看习惯了,后来师父高升,他接替对方的职位,也延续了对方的习惯。老合作方都是一路相处惯的,有几家颇为识趣,看朱经理新官上任,还在最初的几单上另加一成,算作庆贺。 朱经理很享受这样的“识趣”。于是投桃报李,也给对方提供了不少方便。对一些产品质量问题,只要不太过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没想到,这回,他撞上了硬茬子。 第35章 朱经理 最初的时候,朱经理只觉得,科信的人,是群没眼色的毛头小子。 可对方好像真不在乎和盛源的生意,转身去看了前几批从朱经理手下过的单子、如今在建的项目,然后拿出张质检报告,笑盈盈地摆在朱经理眼前。 朱经理人长得胖,平日最讨厌夏天。做建筑的,总要往工地跑。秋冬还好,最多灰大。可到了夏天,悟出一身汗,自己都觉得自己发馊。 好不容易坐在空调房里,按说应该吹着凉风、好好享受。然则此刻,他又出了一身虚汗。 “你们什么意思?”他面色一冷,看着眼前几个青年。 钟奕安静地坐在自家上司背后,想到先前跑东跑西、找机构做检验报告的艰辛,再看看如今朱经理的神色,慢慢笑了。 …… …… 面对甲方要回扣的各种明示暗示,是“遵从行业潜规则”,还是与之硬刚? 先前几次开会,项目组的人针对这个问题讨论了很久。组里大多是年轻人,最有社会经验的组长也尚不到而立之年。自家公司的产品,成本在哪里、多少钱出掉能拿收益,他们心里有数。一般回扣,给了也无妨。问题在于姓朱的太贪,如若真按他想要的给,那势必要压缩产品质量。 于是矛盾顿时尖锐。 在这之中,钟奕的态度一直很鲜明:姓朱的何德何能,一直待在采购口上中饱私囊?先前自家中标,姓朱的可没把回扣写在合同上。 如今产品已经按照盛源的标准投产,再来说回扣,不就咬死了他们没法去找第二个买主? 既然朱经理不愿意好好合作,不如换个人来。 就连上司都觉得奇怪,钟奕未免太有底气了点吧?难道是因为实习生身份,觉得这个项目砸了,也砸不到自己手上? 钟奕想了想,决定还是把池珺当做底牌。没到危急时刻,没必要把底牌亮出来。 他改作讲道理。 和上司说:“盛源家大业大,难免出几个蛀虫。京市分公司里帮派混杂,从海城过来的,和京市本地的,基本是两波人。前者拿着股份,以老员工自居。一开始确实做出了些业绩,让盛源在京市站稳脚跟。但这些年,就有点养老的意思在,在盛源露面的时间越来越少。后者不乏地头蛇,起初是看中海城盛源的名头,想借这个平台。到现在嘛,就觉得不服了,凭什么海城过来的股东就能拿分红,他们却只能拿死工资。” “死工资”是个形容词,当然还有各种提成,只是没有股份得利。但钟奕这么说了,上司也领会了他的意思。 他的上司姓赵,是个比他大几届的学长,名叫赵海东。 钟奕继续道:“姓朱的在盛源六年,他的顶头负责人是当年带他的人,算是京市这派的中层。”大公司就是这点不好,人太多。要不是钟奕上辈子把京市盛源研究透了,这会儿,一时三刻,他还真说不出这么多弯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