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六零年代好家庭在线阅读 - 第311节

第311节

    哪怕他们是全县最好的生产队,自己娘和侄子们来了,她也拿不出一口吃的来。

    理智上知道,感情上难过,毕竟看着亲娘和三个侄子饿得这样,她真是肠子都要断了。

    张够从西厢过来,递给她半碗地瓜枣,“二嫂,这是妮儿给拦子儿的零嘴,拿给大娘和孩子们吃吧。”

    说着她探头往里瞅了瞅,看着那三个男孩子一脸的羡慕,忍不住过去和他们说话。

    过了一会儿张翠花快步回来,后面还跟着菊花三个。

    对于李婆子等人的到来,张翠花是既惊讶又带着防备的,没想到不是张够的爹娘先来,反而是丁兰英家。

    她倒是也没有鄙夷,只是觉得奇怪,原本她以为张够爹娘会先来哭诉求粮食吃呢。

    她也听说外面艰难,不说别的,今年冬天周家村娶了好些个媳妇,很多人家都没要彩礼,直接就把闺女送过来,只求领结婚证以后的得的布票能给娘家。

    不说一队和二队,就连三队四队本来的困难户,今年都娶了媳妇!

    因为娶媳妇的太多,周诚志的脸都又黑了,毕竟这些人嫁过来,口粮却不带来,那就等于直接来先锋大队吃白食。

    先锋大队的口粮也是按人口留的,现在一下子多这么十几个青年妇女,还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另外没有嫁闺女的,就跑来周家村亲戚家,求口剩饭吃。

    因为这个,周家村食堂的伙食也是急速下降,原本都能吃个七分饱,现在估计也就是五分饱,有的人家还够呛。

    一见面少不得寒暄几句。

    丁兰英很怕张翠花二话不说就让她把人送走,这样可是一点面子也不给她。

    她脸涨得通红,“娘,我……我晌饭不吃了,给……给孩子姥娘吃口,她饿晕了。”

    她想自己屋里有五口人,自己不吃,孩子们省一半,也能让娘和侄子们吃点,说完她又让几个孩子赶紧叫嫲嫲。

    大壮嘴里嚼着东西顾不上叫,俩弟弟则含糊着叫了一声,又忙不迭吃东西。

    大壮把那些地瓜枣都揣兜里,然后抢着大口吃炕上其他零嘴,看得张翠花直皱眉。

    张翠花也纳闷这个大壮怎么突然变了个人,以前见着还挺乖的呢,不过也有两年没见,兴许人家变了性子。

    她进屋翻出一个口袋,里面都是一些晒干的窝窝头,她拿出一块,犹豫了一下又拿出一块,然后从暖壶里倒出一小盆热水,把两块窝窝头泡进去。

    晒干的窝窝头跟石头似的,不是那么好泡软乎的。

    她端出去东厢房给丁兰英,“让他姥娘吃口吧。”原本想等吃晌饭的时候再拿出来,不过看老婆子那样,估计饿得不行了。

    丁兰英愣住。

    她没想到婆婆竟然啃拿粮食出来,这时候食堂还没开饭呢,家里哪里来的粮食

    看到那硬邦邦的窝窝头,她一下子想起来什么,顿时眼圈都红了。

    她赶紧接过去,“谢谢娘。”

    张翠花道:“我食堂还要去忙,不能陪亲家说话,你好好招待吧。”

    丁兰英忙应了一声,很是感激。

    李婆子也连声道谢,刚想说身子不舒服,想在闺女家住两天,却听张翠花道:“现在食堂都艰难,亲戚上门,想办法招待一顿也是应该的,不过咱们现在也就吃个半饱,就是想帮衬,也是有心思没那个力气,想必亲家也不会怪的。”

    李婆子的话就被堵在嘴里说不出来。

    张翠花的话让她觉得很扎心,我们大队都往外抬死人了,你们还能吃半饱呢,这么好的日子,居然不帮衬。

    心怎么这么狠!

    你们要是少吃点,我们就能多吃点,不至于饿死啊。

    不过李婆子向来不是个能说敢说的,心里小九九多,却不敢对外人说出来。

    张翠花看她脸色就知道对方不满意这个安排,却也不管,一转身对上张够神情有些怪异的脸。

    “干什么?”

    张够笑得有些奇怪,“娘,咱家里还有粮食啊?”

    张翠花哼了一声,“别给我弄景儿啊!”

    说完她转身走了,还得去食堂开饭呢。

    丁兰英忙扶着李婆子给她喂一口泡窝窝头。

    李婆子刚要张嘴吃,就看到三个孙子饿得发绿的眼,“英子,你先给他们吃,你三个侄子饿的皮包骨头的。”

    丁兰英含着泪儿,“娘,你都饿晕了,赶紧吃口吧。”

    听话里意思,大壮在妮儿家吃了一碗糊糊,这会儿三个孩子都吃了一些零嘴,已经比家里大人吃得还多。

    她非要李婆子吃。

    李婆子吃了一口,水啦吧唧的泡粗粮窝窝头并不好吃,可李婆子却觉得这是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饭,吃了一口忍不住张嘴还想再吃口。

    就吃两口,然后给孙子吃。

    那边丁大壮忍不住,伸手就夺碗,“吃一口就中了,我要饿死了。”

    不由分说他就往自己嘴里灌。

    丁兰英被他吓得呆了一下,大侄子怎么变成这样了?怪不得妮儿方才脸色不好看,难道是因为这个?

    另外俩小的也上去抢,那边菊花几个都看傻了。

    坷垃儿还觉得好玩,也要上去抢。

    张够在院子里看着,撇撇嘴,顿时有一股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以前觉得二嫂家多好呢,也不过如此呢。

    她瞅着东间,很想进去看看,婆婆到底藏了多少粮食。

    要是自己娘家过来……不过自己家没有侄子,估计婆婆不会理睬的吧。

    东厢房里,丁兰英目瞪口呆地三个侄子争成一团,大壮一边抢一边打自己弟弟,他力气大,俩弟弟不是他的对手就一边哭一边不甘心地上去抢。

    “二姑,你怎么这么抠,也不给我们弄三碗,”丁大壮哭喊着,“这么一点怎么够我们吃的啊,二姑,你是不是嫌弃我们来啊,嫲嫲,俺二姑不稀罕俺们,咱们还是赶紧走吧。”

    丁兰英被气得浑身发抖,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说什么是好,她有些不认识自己的侄子了。

    李婆子也不阻拦,只在那里抹眼泪,“可怜的孩子啊,可怜啊……”

    外面张够也不急着回屋,大冷天就在院子里探头探脑地瞅,怕尴尬,还假模假式地拿了把笤帚在院子里扫,自己闺女在屋里哭也不管。

    丁兰英自然没心思管她的那些小动作,屋里已经够她乱的,好在菊花几个被莫茹教导得懂事乖巧,不但不给她添乱,还贴心地拉拉她的衣角。

    李婆子看闺女那架势,就想加把劲,“哎呀……”她呻/吟着,“英子啊,你爹可怜啊……三天吃了一口东西……”

    丁大壮听他嫲嫲的意思,立刻就配合地哭闹喊起来,“还说二姑家里吃大白面饽饽,怎么就给我们喝刷锅水二姑你怎么这么心狠,真是没有良心,你们天天吃得饱饱的,我们都要饿死了你也不管。你是不是巴不得我们都饿死,不用连累你啊……”

    “啪”的一声脆响,丁兰英抬手给了大侄子一耳光!

    ☆、第210章 丑话

    屋子里一瞬间静得吓人。

    所有人都惊呆了, 外面张够手里的笤帚都掉在地上。

    丁兰英一直都是好脾气, 在家里从来没有发过火儿红过脸, 连孩子调皮都没打过, 更别说打亲戚。

    要说她打人,也就是去年王连花以为莫茹被人糟蹋而幸灾乐祸的时候,被丁兰英狠狠扇了一巴掌。

    丁兰英也不敢置信地看着自己,她居然给了大侄子一耳光

    李婆子急了, 心疼地道:“你怎么还动手了?俺们一指头都没碰过大孙子,你怎么还打上了?心恁狠呢。”

    丁大壮开始哭闹撒泼,他没吃饱,他一定要吃饱!

    丁兰英被气哭了,“你乖乖的都不一定有吃的,还在这里哭闹,是嫌人家不嫌弃你是怎么的”

    在妮儿门前的时候, 分明已经给了吃的, 如果三个孩子嘴甜一点,可怜一点,妮儿一定会帮助他们的。

    妮儿最是心善, 也喜欢乖巧的孩子,连菊花拦子儿两个她都舍得给吃穿,绝对不会见死不救的。

    结果呢?

    她大侄子居然把妮儿那样心善都得罪, 难道不敢打?

    “你这么没用!怪不得我娘说你是个窝囊废, 别看着好像挺厉害挺有用, 其实就是个没用的, 看着娘家都饿死也不主动往家送点吃的,你最坏了!最坏了!”

    丁兰英根本想不到一向老实巴交的大嫂会说这样的话,更没想到自己一向疼着的大侄子这样骂自己,顿时心如刀绞。

    菊花看到他们欺负自己娘,忍不了,她喊道:“你们欺负人,跑我家来吃饭,还骂我娘,你们是坏人!”

    坷垃儿也喊:“坏蛋!”

    拦子儿:“七七,八八,九九!”

    孩子们吵成一团。

    李婆子还赌气要走,不想让孙子受这样的委屈,“从小你爹就偏疼你,比你俩哥哥还好,来之前你爹还不让我们来,说饿死也不能来给你添麻烦,免得让婆家人嫌弃,你这是嫌我们累赘啊。”

    李婆子吃了口饭也有点力气念叨她闺女。

    她骨子里是重男轻女的,一直对丁老汉儿疼闺女有些不满,只要丁老汉儿不在家,都是儿子吃好的闺女吃差的。不过她一直被丁老汉儿压着,家里事儿都听老头子的,加上她也不喜欢吵吵,所以一直没太大的显露。

    这会儿丁老汉儿不在跟前儿,她又饿得厉害,心疼大孙子,对闺女多年的埋怨就忍不住爆发了。

    丁兰英听她娘也埋怨自己,委屈又难受,忍不住就抱着李婆子哭,“娘,你可别这样,怎么也得吃了晌饭再走。”

    这时候外面响起了敲梆子的开饭声音。

    天暖和的时候很多人都在食堂吃完回家,这会儿天冷,基本都回家吃。

    莫应熠和泥蛋儿跟着张翠花打饭回来,正好碰上家里闹腾。

    菊花跑得飞快出来报信:“嫲嫲,俺姥娘在咱们家发疯呢。”

    李婆子重男轻女,对孙女都不好,更别说外孙女,所以菊花一点不喜欢她。

    张翠花哼笑一声,“这是来唱戏的啊。”

    很快大家陆续回家吃饭,周明愈和三哥四哥把饭带去造纸厂吃,这几天要赶年前最后一批货。

    到了家,丁大壮见莫应熠是个外人,居然也在家里吃饭,立刻大喊起来。

    李婆子也嘟囔丁兰英:“你妯娌的弟弟能在这里吃饭,你侄子为什么不能我看就让大壮几个住这里,我回去了,不给你添麻烦,免得你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