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都市小说 - 七零之位面垃圾商人在线阅读 - 第198页

第198页

    沈翠云确实对这批货了解比较深,也很清楚这批货的情况。

    至少稍加思索,她就做出了决定:“我选择第二个。”

    第二个选择,就意味着双方是合作关系,而不再是上下级的关系。

    余简笑着起身,主动伸出手:“沈姐,合作愉快。”

    沈翠云轻笑:“合作愉快啊,小狐狸。”

    余简眯着眼微笑:“不知道沈姐需不需要销售人员?可以从培训班里挑。”

    沈翠云扬眉,知道余简心里估计又在谋划什么,笑着点头答应:“你都这么说了,我怎么会有不同意的道理,那我就不客气了,不过培养这批人的成本,我可不会给你。”

    余简失笑:“沈姐放心吧,这笔费用肯定不能让沈姐掏。”

    沈翠云看了她一眼:“这还差不多。”

    转而微笑:“我跟你说,这次生意要是做好了,我可能就不会再做你的护肤品了,毕竟这些行业我也是第一次接触,不知道自己到底擅长哪个方面,你总要给我尝试的机会。”

    沈翠云这是实话,也是在暗暗感谢余简。

    如果不是余简,她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接触这两块与女性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她自己出来做生意诚然可以自力更生,却不一定能有这么好的资源。

    就要离开之前,沈翠云抱了抱余简。

    “还有一件事,我要谢谢你给我家老黎的生发液,他脑袋上的头发终于长了出来,现在看着总算顺眼多了。”

    话虽这么说,沈翠云说话的语气满满都是温柔。

    毕竟他们夫妻俩的感情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打磨,才逐渐走到现在这一步。

    余简轻笑:“那回头是不是得叫黎哥了?”

    沈翠云也忍不住笑:“你可别给他希望,他那个人给点颜色,就能开染坊,你真要这么喊,他还不得高兴得睡不着?”

    两人说着,都笑出声来。

    谁都知道黎承业为人沉稳,且比较沉默寡言,在外人看来,不管从哪个角度,他都是典型的成功商人。

    谁能想到到了沈翠云嘴里,成功商人黎承业竟然变成了给点颜色就能开染坊的脾气。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沈翠云和黎承业的夫妻感情确实很好,不管两人结婚多少年,在沈翠云眼里,黎承业依然跟年轻时候的毛头小子一样,在她心里占据重要地位。

    两人交谈结束之后,沈翠云很快跟张丽那边做好交接工作,并且迅速接手服装这一块的业务。

    沈翠云的情况跟张丽又有所不同。

    张丽是销售,属于余简的员工,赚的也主要是销售的钱,而沈翠云选择的其实是经销代理,是从她这里拿货去卖,跟余简属于合作关系。

    沈翠云的工作推进的很快,她把主要销售区域放在H市的车站附近。

    H市人流量大,只要找准路子,就很容易把东西推销出去。

    不过在这之后,余简就没有关注过沈翠云这边的销售情况。

    倒是张菊兰这里,已经不止一次从她这里申请招人,可以想想这批货的销量有多好。

    张菊兰在服装方面有一定的审美,跟沈翠云谈过几次之后,便要求所有人按照沈翠云的要求缝制衣服,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把原先完好的衣服拆开来重新缝制。

    不仅如此,张菊兰还自学成才,将所有女工分批,成立了“流水线”工作模式,让这些女工专门负责某一部分。

    比如说动作快,却不会绣花的,分到缝合区。

    动作慢一些,但是做出来的活也比较精细的,分到高档刺绣区。

    还有一些人专门搭配缝制纽扣,以及用仓库里原有的材料搭配制作“毛衣链”,跟重新熨烫过的衣服稍微搭配,整体感觉就会完全不一样。

    这些工作对于服装加工来说,增加了不少压力,但也确实提升了那些女工的审美,又因为分工合作的缘故,做到后期动作反而越来越快,甚至这批女工都可以自己拿布料制作成衣。

    在这期间,张菊兰不止一次向余简提出要求,一开始是招女工,然后是买缝纫机,再然后是买一些精致的纽扣等,还有一匹匹崭新或二手的布料被运到仓库里。

    时间过得飞快,张菊兰跟沈翠云的合作渐入佳境,表面看沈翠云是直接批发,属于一口价形式的买卖,实际上余简并没有阻止两人的交流。

    所以有的时候当沈翠云拿走的衣服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她就会拿回来让张菊兰二次加工,根据两人的审美,再上市的时候就很容易能卖出去。

    虽然这个二次加工沈翠云是拿了钱的,但是可以直接与张菊兰合作这件事,大大减少了她的压力。

    余简清楚这笔钱的来源,把这笔钱单独拎出来,放在一个存折里,隔一段时间就会给所有女工分发一次奖金,也让她们对于这份工作越来越有动力。

    在这期间,余简又去了一趟HK,再次运回来一批库存服装。

    不过张菊兰这边却已经不再完全依靠这批货进行买卖,她直接向余简申请,采购了一大批布料,自己带着一群女工踩着缝纫机就开始做衣服了。

    越到后来,张菊兰就越主动。

    比如说最初还是余简主动提醒,购买了一批布料和缝纫机,很多时间只有她催促了,张菊兰才会有所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