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又一位娇气的小姐问道:“厨子,你这栀子花是怎么悬空的?” 宋夫人暗暗皱了皱眉,每个厨子都有自家制胜的秘诀,这是人家吃饭的秘密,都是秘而不宣的,这样当众问出来,以势压人,让小满不得不说出来。 小满看见了宋夫人为难的样子,也看见发问的小姐,穿金戴银,手上带的几个金镯子叮叮当当的响,想必这是哪家暴富人家,不知规矩也是有的。 于是微微一笑,装作为难的样子,然后才道:“这是小人吃饭的手艺,本是要保密的,但小姐富贵出身,告诉您也没有什么的,栀子花是是用针悬空,要说穿了也不算什么,难得的正当时令,早开的栀子花采集过来,吃个雅致。”又有识趣的夫人立马捧场道:“啧啧这费了多少心思啊。” 宋夫人出了一口气,心中极为过意不去,急忙道:“你这忙到现在也没吃什么饭,赶紧下去吃饭去吧。” 小满道了个万福,走出了花厅。当日账房叫小满过去结钱,除了应有的半贯酬金外,又赏了一贯钱。身边的大丫鬟水仙悄悄对小满说:“方才那个小姐姓牛,是宫中牛公公的侄女,朝中新贵,夫人也是得罪不起,让你受委屈了。夫人特意嘱咐我给你多给点酬金,辛苦你了。”,小满心中明白这是宋夫人谢她当众说出点心方子的钱,也不推辞,就收下了,一家人告辞往家去。 回家的路上跟了回县城的官差后面,因此十分平顺,路过来程歇脚的那片草地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小满鬼使神差的掀起了马车窗帘子,她也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回忆起那个脸庞黑黑的小哥,不由傻乐一下,看样子是个低级的小军官,应是个小校,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缘再见。 回到家中的时候已是傍晚,双溪村里家家烟囱里冒出炊烟,主妇们招呼着鸡鸭回笼,路过自家门口,听见立冬软糯的声音:“奶奶知道啦,您都让我去村口看过四五次了,说不定今天不来了。” 小满几个人相视一笑,走进了院里。吃完饭,小满聚集家里人开了个会议,她在饭桌上摊开一串串钱币,这是她从穿越过来积攒下来的所有钱了,总共有四贯钱,她环顾一下家人,跟他们说:“此次去潭州,咱们路过了沅江码头,那里看来往客商甚多,我想在那里支个面摊定能生意兴隆。”,家中人很是惊讶,陈老太急忙站起来;“嚯吆,怎么还有这些个想法,家里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依我看钱全部给我保管,我积攒起来以后立冬念书用。”但小满斩钉截铁的接着说:“别人若不去我不管,反正我这是我自己挣来的钱,明日我们就去镇上买些锅碗瓢盆和调料,然后借了隔壁石头叔的牛车赶过去,我自己是必定要去潭州的沅江码头支个摊子。” 第9章 张罗小摊:雪菜鲫鱼煨面 第二天小满就开始行动,去镇上采购了一些物品。归家后就在家里翻箱倒柜找东西,看能不能有用得上的物件,她将家里老宅里的一张竹桌子擦拭干净,图的是个分量轻好搬运,老太太这次竟是颇为少有的不跟她抬杠,赞同的点头说:“竹木桌子好!便宜,就算丢了也不心疼。” 她又去碗柜里翻了翻,找出几个缺角的破碗,给了小满:“喏,这个,可以给你的摊子当面碗了。” 小满摇摇头,面摊虽小,却也要物品整洁干净。哪怕东西老旧,却不能失去基本的美感,这是她穿越此地后,面对这样窘迫的人生,唯一还仅存的过去生活的印记了,她不想失去这些。 陈嫂子心疼女儿,村里的女人们结伴去山里的时候她也跟去了几次,捡了些笋和木耳等干货,等村里有货郎来的时候,拿去给换了十个粗粝的陶碗,陈老太不依,又带着陈嫂子去找了货郎,拿着自己的私房钱帮小满又买了十个碗,却又哭天喊地的让小贩给多加了两个。回家得意洋洋的炫耀:“哝,我拖着你娘,可是大大的占了便宜回来。” 小满忙扯她,“奶奶,以后立冬还是要读书入仕的,你可得给他个好名声啊。” 陈老太想想又慌了:“那面摊也别开了,影响立冬的前程。” 小满忍住不耐烦,耐心劝导她:“不开面摊我们吃什么。汉朝的大儒匡衡,少时贫寒,也是四处给别人帮工才能维持生计,也不影响他后来当丞相。” 陈老太听得既然有丞相这么大的官也曾经帮过工,不影响孙子今后的前程,就放心了,却也忘了追究小满是何时懂了这么多,竟然还知道前朝的大儒。 小满这些天一直在寻思,自己的面摊主打面食,为的是沅江码头地处三省交界处,又靠着嘉陵江和沅江的交汇处,江中常年停泊大大小小各种渔船、商船、码头上摆满了各种小摊贩,汇聚东南西北往来的客商,前来贸易人来人往,但吃面的顾客,仍是以水手、搬运工这些为主力,要真是富贵的船主、商人之流直接去潭州城里的酒肆青楼,自然有的是高档的销金去处。所以面摊的面食定价必定得便宜。 至于面条的浇头,由于靠近沅江和嘉陵江,鱼很是便宜,更何况小鲫鱼多刺,大酒楼嫌弃不要,就算是贵人们想起来吃河鲜了,也是挑大的买,所以原料便宜多得。 小满去沅江码头了一趟,租定了面摊的位置,至于开门的日子,老太太却寻了村上的教书先生,特地帮忙找了个历书上的好日子。小满虽不信这个,但也依了她一回。一切妥当,就等着开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