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福娘在线阅读 - 第9页

第9页

    “……”朱氏良久无语。

    “海中三山?蓬莱,你见着观音大士啦?”陶善文好歹读过书,最喜志怪传说,听完她的话脱口而出。

    陶善行自然摇头——瞎编乱造的话不宜说得太白,点到即止。

    “我不知那仙岛名称,也不知仙士尊号,只有一点,仙士嘱我此乃仙缘,不宜大肆宣扬。”陶善行又道。

    朱氏已经信了一大半,陶善文半信半疑。这番话若从其他人嘴里说出,他们只会觉得对方信口开河,但说这话的人是在床上昏睡近三个月的陶善行,她生来痴傻,断然不可能说出这番话,再加上她从前种种逢凶化吉的经历,都在无形中加深这番话的可信度。

    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陶善行不傻了。

    ————

    陶家人斋戒沐浴、焚香祭拜,以谢苍天庇佑陶善行之时,穆府却闹翻了天。

    幽静的松景园里,原正洒扫的下人都停下手里活计,小心翼翼凑到树荫下踮脚窥望,挂着“归愚斋”匾额的书房内传来惊心动魄的裂石碎瓷声,每响一下,站在房门外的小厮观亭就要缩一下脖子。

    响到第十声时,他扇了自己一大耳刮子:“让你长了根长舌妇的舌头!”

    都怨他,好好的提什么和陶家结亲,惹起这场祸事,书房里的金玉古玩怕是被那小祖宗砸得稀碎!回头清算起来,头个遭殃的就是他这近身亲随。

    “太太,您小心脚下。”

    大丫头夏冰的声音响起,伴着一串匆促脚步声,穆家老爷穆清海和太太赵氏闻风赶来。穆家的独苗,又是大病刚醒,可不能再有闪失。

    揪着观亭问明缘由,穆清海尚未发话,素来以涵养著称的赵氏已经忍不住剜了观亭几眼,这才向穆清海道:“这门亲事原就门不对户不对,要不……就算了吧,咱们多赔陶家些银两,将这婚事退了……”

    她话没说完,就被穆清海打断。

    “说要结亲的是你,如今要退婚的也是你!”穆清海年过四旬,唇上修着两撇漂亮的八字胡被气得直颤,连发妻都怨上了。

    他这气倒不是因为退婚难办。穆溪白知道婚事的第一时间便已来寻他要求退亲,那时他尚端着架子,本就看不顺儿子作派,这还不借机敲打他?于是削了儿子一通,嘴里没同意退婚,原想憋儿子几天,哪知这混帐东西还闹上了!

    穆溪白越闹,他就越不想遂儿子的意。

    “都是你宠出来的忤逆子!闹!让他闹去!还能闹上天不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岂同儿戏?他都多大了?功不成名不就也就罢了,连家也不成,镇日吊儿郎在外面厮混,这满佟水城哪户人家愿意把闺女嫁过来?告诉他,这婚不退!”穆清海越说越大声,非要叫屋里的人听得清楚不可。

    屋里果然安静,暂时消停。

    那边赵氏撇头问夏冰搬救兵:“老太太呢?怎还不来?你快去看看。”

    这么大的动静,按老太太宠孙子的程度,怕早就拄着拐棍赶来了,怎么到现在都没出现?

    “太太,老太太一早就遣李mama过来要了车马,说是去灵源山玉虚观还愿,您忘了?”夏冰悄悄道。

    赵氏这才想起这茬,一拍额头:“是我忙昏头了。”又想起什么来,问夏冰,“灵源山?可是陶家落户所在?”

    “正是。”夏冰点头。

    书房里一反常态,竟再无声音传出,靠水那一侧的窗格上斜倚着长发松绾的年轻男人,粼粼波光在他脸上折成斑驳光影,模糊了眉目。

    一方素帕被轻轻捏在指间,湖上风来,将那素帕吹落,帕角是丛简绣的兰,一看便是姑娘家的物件。

    藏了十多年的旧物,颜色未褪,一如初见。

    可这帕子的主人,却在三个月前香消玉殒。消息从京城传回的那日,他堕马而伤。

    是他害了她,当初,他就不该妄想娶她。

    虽然卖了点关子,但是男主小可爱的白月光应该不难猜,捂脸。

    感谢在20191128 13:02:25~20191129 12:46: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路漫漫、日光倾城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章 缘分

    马车晃晃悠悠地驶着,出官道拐入灵源村,乡间土道越发窄小且崎岖不平,即便车轱辘上包着减震的布帛麻草,车厢内铺着厚实的褥子,里头的人也觉颠得不行。

    上了年纪的人吃不消颠簸,一路上走走停停,天未亮出门,过午才到灵源村口,便在村口的大槐树下暂憩。时值秋末天渐冷,午后阳光正暖,年轻俏丽的姑娘拿着软褥下车,寻了块干净平整的石块铺上,嘴里抱怨:“这些事让冯管事来不就成了,再不成就喊上小商爷,何必老太太亲自前来,这舟车劳顿的,老太太自个儿的身子都没好全,如何受得?”

    车上便又下来个老mama,道:“你个小丫头哪里知道?神佛之事,贵在诚心,哪能假手他人?哥儿从小寄名在玉虚观的三清真人座下,前些日子遭了罪,老太太在神前赌咒发誓,如今他大好了,自当亲来还愿。”

    说罢她回身又扶下个两鬓斑白的老太太,老太太笑道:“就是这个理。”一边说,一边望灵源村,又生唏嘘,“多少年没来灵源村,这村口都变了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