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相忆采芙蓉GL在线阅读 - 第160页

第160页

    真相浮现水面的时候,温情脉脉的面孔也随之撕下,回想她的那些话,字字坚冷如石,是何等的绝情?

    莲真如同掏了心,丢了魂一般,掀开纱帐下了床,雪白的纤足踩在细软的地毯上,却是无声无息。此时春寒未尽,她伸手推开窗户,一股冷冽的带着潮湿之气的空气迎面而来,夹杂着些许鲜花的清香,她像濒死的人得了什么救命灵药一样,深深的贪婪的呼吸着,索性倚在窗前,闭上眼睛,任由寒风扑面,仿佛唯有如此,胸口才觉好受一点,心里才不至煎熬如沸。

    寅末卯初时分,冰轮起床盥漱毕,便乘舆往垂拱殿早朝。沁竹和疏桐跪送她远去,两人一同回了房间,正吃早饭,汪又兴带了两个小太监,径直推门进来。

    沁竹略觉诧异,不由放下筷子:“汪总管,你有什么事吗?”

    她们两人都是从霍府出来的丫鬟,伺候冰轮多年,不管出现何种情况,汪又兴都不敢不对她们客气几分,他摆了摆手,示意跟随的人退到门边,方笑眯眯的道:“高总管有一句话,特吩咐我来转告给两位姑娘。”

    沁竹更是奇怪:“什么话?”

    汪又兴正了正脸色:“高总管说,在太后散朝回来之前,请两位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搬到清泉宫去,若有什么需要帮助之处,我会尽我所能协助。”

    沁竹和疏桐两人面面相觑,同时站了起来,疏桐道:“太后要搬回清泉宫了吗?”

    汪又兴道:“当然不是,只是两位姑娘搬回而已。”笑了笑又道:“太后入宫之后即入住清泉宫,对旧地充满感情,让两位姑娘回去,亦是对你们的看重,偌大的宫殿,也得多几个人看守才是。”

    沁竹虽也心慌,倒还显得镇静,她也不理会汪又兴的胡言乱语,问道:“高总管还说了什么没有?”

    “没有,就这些了。”

    “好,我知道了,我们马上就收拾东西。”沁竹道:“不过,我想求汪总管帮一个忙。”

    汪又兴忙道:“沁竹姑娘言重了,有什么事,你尽管说,我能办到的,定在所不辞。”

    沁竹道:“我想求汪总管到时候在高总管面前说几句话,让我们能想办法见上他一面。”

    她心思灵透,知道以后基本上是没可能见到太后了,但如果能见到高贤,还可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许会有回转的余地,她可不知道,高贤这时候正一边为自己感到庆幸,一边对她们抱有愧疚之心,又怎会来与她们见面?汪又兴不知其中缘故,自是诺诺连声,满口答应,陪笑道:“两位姑娘请慢用,我这就出去候着罢。”

    沁竹和疏桐哪里还有食欲,疏桐颤着声音道:“jiejie,这。。。这是发生什么事了?你说这是高总管的意思,还是太后的意思?”

    “你跟随太后也这么久了,怎还如此糊涂!若不是太后授意,高总管又怎敢下这样的命令?”

    疏桐几乎要哭了:“太后是不要我们伺候了吗?”

    沁竹跟随冰轮最久,深知她的性情,她满面忧色:“我想,定是我们做错了什么事,刚好又撞上表小姐的忌日,所以太后才如此,要真是这样,让我们回清泉宫,已是最宽容的惩罚了,我们应该感到庆幸。” 她锁着眉头,暗自思忖,道:“对于身边伺候之人,太后一忌不忠,二忌嘴多。。。。。。我思来想去,也不明白什么地方惹得太后动了怒。”

    疏桐听了她的话,想了一想,却是微微变了颜色,还好沁竹正冥思苦想,也未注意,过了半日,叹气道:“事已至此,也无法可想,我们先收拾收拾一下吧,误了时辰可就麻烦了。”

    这日在朝堂上,有交州的官员向太后和皇帝敬献祥瑞,说是某县“地涌甘泉”,被冰轮训诫一番,言“国富民足,则君是明君,臣是能臣,国弱民穷,则反之,天下兴衰,皆在为政之道,与祥瑞无关。”这官员本想献媚,结果碰一鼻子灰,吓得面如土色,俯首磕头请罪,冰轮却已离座而起,就此散朝。

    午膳时分,御膳房送了一桌精美素膳过来。自冰轮斋戒以来,御膳房专门负责烹制素菜的御厨,费尽心思,每顿十几道素菜,几乎不重样,什么蔬菜韭黄,面筋豆腐,甚至是时鲜花卉,或拌或炒,或烹或煮,加之以芝麻,调之以香油,无不清新鲜嫩,色香味俱佳。

    冰轮昨儿几乎未曾进食,高贤心里本已十分焦虑,见她坐在那里,又不动筷子,正欲跪劝,瞥眼间却见门口一个小太监正对他使眼色,他想了想,走到殿门口,那小太监踮起脚,对他耳语了一番,他愈听,脸色愈是不好,回来时,见冰轮已拿起羹匙,慢慢喝着果子粥,略觉放心。

    待膳桌撤去,冰轮出了大殿,在庭院里来回漫步,高贤陪伴在侧,踌躇了许久,乍起胆子禀道:“太后,宸主子病了。”

    冰轮背负双手,走在前边,仿佛没听见似的,高贤心下惴惴,跟着走了几步,却听她“嗯”了一声:“什么病?”

    “太医看了,说是着了凉,高热不退。”

    “什么时候的事?”

    “是。。。是前儿早上的事。”

    冰轮脚步一顿,侧过身来,一双深暗的眸子盯了他一眼,高贤一哆嗦,连忙跪下:“奴才该死,没有及时禀告太后。”

    “是哪个太医在诊脉?”

    “回太后,是朱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