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都市小说 - 快穿之最佳男配在线阅读 - 第148页

第148页

    “我看到菩萨了。”

    “菩萨在飞。”

    无数的人看到了一闪而过的“菩萨”,君越没有多想,他也没有能隐身的法器,只能暴露。

    地动山摇的很厉害,有些房屋“轰轰”的倒塌了。

    一息后,回到南庄,在离村口不远的地方,背着包袱,拿着一个大布袋回到家中。

    南庄的村民们,也都惊恐的从屋子中跑出来,他们好些人自顾着跑,也没有认出来君越。

    君越还没有到家门口,就看到自家的四个儿子还有闺女,农民一般都起的比城里人早。古代也是一样,但孩子们起的迟,不少都是被父母拉扯抱出来的。

    衣裳也没有穿好,乱糟糟的。

    “爹,您什么时候回来的?”

    老三秦长康一眼就望到不远处走来的亲爹。

    “昨晚到的京城,今早天不亮回来的。”

    晃动了半个小时以后,总算是停下来了。

    家里好些物件都是东倒西歪,村里好些人哀嚎,那些茅草屋都倒塌了。

    听着熟悉的声音哀嚎哭泣,君越难得没有发善心,现在是四月底,盖个茅草屋的时间还是有的。

    今年入冬前,绝对能盖好。

    只是他的做点什么,给他们一些赚银钱盖房的机会。至少未来三个月让他们赚到盖房的银钱和预存一些粮食的银钱。

    不能到年底时或明年时,自家有粮食,但村里的大部分人没有粮食吃。无关善心不善心的,只是那样太打眼了,对自家也不利,万一有人煽动就不好了。

    他倒是不怕,但也不想闹出来什么。真闹出来事情就不好,一个村落,低头不见抬头见,大部分人家都有些亲戚关系。

    第85章 农家老太爷(05)

    京城最近几年, 连续发生两次灵异事件, 让皇家紧张起来。

    地动时有仙人在天空飞行, 那是什么概念,皇帝得到消息, 忙让暗卫悄悄彻查。必须找到一些线索 , 可是注定找不到任何的线索。

    只是关于仙人的传说,从此一直流传了下去。

    正史,野史全有记载,为难了千年后的学者教授们。一直找不到任何相关的线索。此是后话。

    地动过后, 到处都是一团乱, 秦家四兄弟忙完家里,就赶往城内看看自家的店铺,还好,没有倒塌,收拾一番以后又赶回家。

    亲爹回来了,加上地动, 最近几天是做不成生意了。

    一家人对着刚回来的老爷子嘘寒问暖, 伺候祖宗一样伺候着。

    “老二,去给春梅送个信, 让她和她相公回家一趟。成亲时我也不在家,该给的也没有给。”

    作为家中最年长的长辈,什么事都只需要他动动嘴。吩咐一下就成。

    “嗯, 白天进城的时候, 已经去过春梅婆家。她应该会回来的, 不管怎么样,也得拜见拜见您。”

    “那行,都到齐了吧,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自己去拿礼物,都是一家一个盒子,上面有写名字。

    每家的不一样,老大家的多了两人,多一些,两位孙媳一人一份,在盒子里也有单独放置。

    除了两位孙媳的礼物,其余的都是一样样的。至于春梅的,等她来了我再给。拿了礼物就出去,我要歇歇,房间有收拾吧?”

    这话是问的几个儿子。

    “爹,收拾了,都收拾了。”

    “好了,我乏了,想歇息歇息。”

    “是。”

    一群人呼呼啦啦的又退了出去,不敢再叨扰。

    有钱的老头,就是招人喜欢,出手阔绰,每家的礼物都很实惠 。

    两位孙媳都怀孕了,一个快生了,一个刚怀上。虽然娘家条件不差,可如此精致的头面,还是很难得的。

    这些都是君越游历时买来的,空间里面还有。

    君越的回归,地动引发的灾难,在秦家也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

    大孙秦文海扶着娘子毛氏,回到夫妻俩的小院,老宅的正房后面,可是加盖了两个院子,给秦文海,秦文洋兄弟俩的小家庭住。

    回去的路上,毛氏好奇的紧,小声的问道:“相公,祖父在外面干什么呀?”

    “不知道,只是知道爷在外游历,别的都不敢问。

    爷不愿意说的,我们还是不要问的好。

    有些时候,祖父想说的话,我们一家人没有人敢问。”

    秦文海有些怕那眼神锐利的老爷子,扫视他一眼,能吓得他直哆嗦。不过祖父不会轻易这样,只是在他学习不认真还有不听话的时候才这样。

    “好的,以后我也不问,只是祖父赠予的头面太珍贵,我也不知道回礼回什么。”

    “不需要回同等价值的礼物,如果有心,等你生孩子以后,给爷做套衣裳,做两双鞋,一双单鞋一双棉鞋。

    这些比花钱买礼物还让爷高兴。”

    “嗯,都听你的。”毛氏性格温顺,以夫为天,相公说什么,就什么。

    老二文洋的娘子陈氏也是差不多意思,好奇祖父是怎么赚的银钱,还有回礼回什么。

    ***

    三个月后,年后到现在北方一直滴雨不下,可南方却开始暴雨倾盆。

    不少老农白天恨不得不眨眼的盯着地里田里的那些庄稼,他们有经验,知道可能今年的年景不会好。有可能会遇到干旱。

    经验丰富的老农,已经开始吩咐家里的人囤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