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都市小说 - 过气流量的导演之路在线阅读 - 第16页

第16页

    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这一点:你不认真地努力一次,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天赋的天花板在哪里。你们还很年轻,你们才二十一、二岁,你们一定不要自我放弃,或者是看轻自己,你们心里要有一团火,再不济给自己留一个火苗,你要燃烧对表演的一点点最后的热爱,对生活其他方面也是一样的,你要有一些名利以外的期盼,一些更真诚、更美好的期待。好,那我今天就说这么多,我们继续看刚刚分析的段落,这里的情感......”

    陆鸣坐在教室第一排,他听这些话的时候,能清楚看到万叶敏老师脸上流露出的担忧神色,他完全理解老师的心情,自己也早就想到了此类演技节目的局限性。

    表演类综艺火了一个,类似节目层出不穷。

    万物皆可综艺化,综艺化就要强调冲突,要夺人眼球。

    怎么办呢?就打出“炸裂式演技”、“巅峰对决”、“流量证明自己”之类的标签。

    但演戏难道是越激烈越好吗?大哭、大笑,台词情绪饱满,就是演技好吗?这就太刻意了。

    真正成功的表演应该是完整的人物塑造,隐去表演的痕迹,让人沉浸到你希望通过表演讲述的故事中去,而不是有距离感地欣赏你的演技如何如何好。

    陆鸣也想到了这些,想到了演技类综艺对一个演员神秘感的损耗。

    但他等不起。

    他太需要及时地证明自己了。

    他一日不甩掉“本来演技就很烂的流量中依然垫底的水平”的标签,他的粉丝一日位于论坛鄙视链最底层。

    他看到他们在论坛重复着一些无力的话语与别人争辩,也会心疼,会自责,会质问自己为什么会让支持自己的人置于如此难堪的处境。

    “截图鉴演技未必靠谱”是真的,“他演技真的很烂,截什么都烂”也是真的。

    不能再带着这些包袱走进新的一年了,在2022年到来以前,他要让观众看到一个全新的他,让他的粉丝不会在跨年、春节控评的时候还可怜地被人甩动图嘲讽。

    至少该做些什么来证明自己真的在努力,而不是只存在于控评中的努力,更不是“努力努力白努力”。

    陆鸣冷静地分析了一下他目前面对的情况。

    他突出的弱项台词在一档演技类综艺中其实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一段20分钟左右的片段表演,要让观众进入状态,首先台词要到位,这对营造故事氛围至关重要。

    台词绝非一日两日可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要说好台词需要长达数年持之以恒的不懈付出。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现在做什么都于事无补。离节目录制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从现在开始,尽可能提高台词,无论最后能达到什么水平,总比现在好。

    无论最后是不是能取得让人满意的结果,如果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那就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这是我现在能为自己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

    陆鸣演技提高面临的第二大障碍就是对生活的理解很片面。要把一种情感表现出来,把一个人物演活,你首先要理解这个人物背后的行为逻辑,这就需要对生活的理解有厚度。但陆鸣从小是被保护着长大的,出道以前他看待世界的角度是一个中产家庭孩子的视角,在他出道以后,他爸爸才身价大涨,但那与他也没有太大关系了,他和他爸爸差不多是不见面的。

    出道以后,只过了两三个月,他们团就火了,大火特火,火遍大江南北,他们唱的芭乐情歌在大大小小的商场、餐厅响起,他们的脸也被许许多多陌生人记住。从那时起,他和世界总是有一层隔膜的,他很少可以摘下口罩和帽子,因为一旦被认出来,无论身处何地,就会有汹涌人群将他淹没。17岁那年去伦敦看A家春季大秀的时候,从秀场出来,他想一个人在伦敦街道走一走,刚摘下帽子,就被街上的留学生认了出来,他笑着冲陌生人打了招呼,又把帽子、口罩戴上了。他见过太多的人了,但他没有机会亲近他人、观察他人,看到人群,他下意识躲闪,这不是一个生活观察者应有的习惯,可他别无他法。

    流量究竟能不能塑造好角色?工作行程繁忙,一天工作14小时,一个月工作25天,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一个青年人真的还有能力好好观察世界、热爱生活吗?

    陆鸣总是觉得很累,这种疲惫感使他生平第一次对生活产生厌倦,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他很慌张,他开始有意识地开导自己。

    科幻世界是他找到的乌托邦,他构建自己的宇宙观,在里面安置最怪诞的想象。在他最难熬的那段时间里,刘慈欣、阿西莫夫、特德·姜曾经托举住了他,防止他一直向下坠落。

    陆鸣开始想要洞察生活、体察人物以后,就开始感到不适应。他小时候是学习音乐的,器乐演奏的练习环境是你一个人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和一个节拍器一起,看着时钟,一遍一遍重复,逼迫着自己向内探寻生命的力量。

    而演戏截然不同。要想演好一个角色,首先要打开自己,要能消化不同的情绪。解放天性应该是北电大一新生的必修课,但陆鸣不得不承认:自己到现在还没修好这一课。

    陆鸣重新开始记笔记,他把自己的台词录下来,反复听。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他的台词有些关键词含混不清,如果以这种状态演戏,成品不加字幕,观众可能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