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
那么,如今他又生硬地把话题转移到正事上,就是为了看自己是不是个“识时务的”——会不会给足他这位“两朝元老”面子。 想到这个层面,沈长河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他在心里叹息一声,暗暗想着:“这里不是凉州,这些人也不是我的下属……我得把他哄高兴了,否则仗更难打。” 脱口而出的则是:“任公所言极是。然而,于武州会战这般大规模的战争部署之上,晚生却绝不敢在任公和诸位前辈英杰面前班门弄斧。” 这段话说得委婉客气、得体之至。如果仅提柳俞一人,则未免像是针对柳俞此前阴阳怪气的“奉承”而作出的反唇相讥一般,难免会令柳俞心生不快;而加上在场其他“有资历”的老将,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不止柳俞,在场其他将领听着也很是受用,于是众人纷纷心满意足地看向柳俞,准备聆听教诲。 柳俞双眼微眯,也笑了:“沈将军真是太谦虚了,年轻人谦虚过头也不是什么好事嘛,还是要有朝气,有锐气!柳某是老朽了,国家的未来还要靠着将军这样的青年英才才能撑起来嘛!正好,柳某也想听听将军的高见,沈将军,你可不要推辞啊!” “岂敢岂敢……” 沈长河同柳俞反复推让了几次,打太极打得昏天暗地,听得其他人简直要困得睡过去了。直到这时,他才很“难为情”地、慢吞吞地开了口:“既然任公如此宽宏大度,晚生在此就斗胆献丑了。接下来晚生所说的一些不成熟想法,如有不妥,万望任公和诸位前辈务必纡尊指正。” 他似乎终于松了一口气,脸上的笑容也逐渐淡了下去,人则径自走到墙壁上悬挂着的地图前面,用手指着说道:“首先我想先与大家明确的,是此次会战的目的:我军的目的不在取胜,而在用最小的代价消耗敌军,以空间换取时间——换言之,我们要以此次战役为契机,最大限度耗尽东瀛派遣军团的有生力量,使我国战争局势由防守转为反击。” 他这一番话说出口,底下不少人纷纷窃窃私语。武州作为广武(广府武州)、上武(上京武州)铁路交汇地、九省通衢,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及战略意义远非其他任何大城市所能比拟。按照沈长河如今所说,那岂不是仗未开打、就已做好战败的准备了吗? 见众人均有质疑之意,沈长河放缓语气又道:“诸位不必太过忧心,沈某之意,只是希望大家先做好最坏打算。虽然陆子峰已经依靠奇袭暂时打了一场胜仗,但须知武田义男及其第十三师已是东瀛派遣军中最弱的一支,此战侥幸成分着实不容忽视。前方线报,东瀛大本营已经预备从淮河、长江分头进攻,初步出动十四个师团超过五十万兵力、两支舰队、一百五十艘舰艇以及五百架飞机,其战力投入之巨,前所未有。如无意外,这些数字恐怕还要上涨。” “小东洋鬼子这是疯了吗?!”一听到这个消息,几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有人立刻应声:“大总统此前动员全国全军之力,最多也就能给我们筹集到二百架飞机、三十艘舰艇。我们哪有什么舰队,就连能开飞机的飞行员都凑不齐!要说唯一比他们强的,就是我们人多……” “此前攻打高昌之时,沈某的‘家底’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了。滇军也只有不过不到一百架飞机、十艘舰艇,而中央军和滇军能够动员的兵力加在一起,是一百二十万人。然而,此次会战之中,人数绝非决定胜负的关键。” 沈长河接着他的话头,神情是一种罕见的凝重:“即便未来东瀛不再增兵,如此战力对比已然是天壤之别。东瀛将此次战役作为灭亡大秦的决定性战争,必会倾举国之力与我国决一死战。” “基于上述实情,我军才更须以防御、拖延、消耗为第一要务。依沈某拙见,我军第五、九两大战区应分别防守淮河、长江两条流域,尤其是长江——黄河一旦决口,东瀛人就无法从淮河挺近大别山乃至武关,因此第五军团大部应部署在长江北岸。周司令,你的第五军团宜分出中央、左右*翼三支,其中中央兵团布置于太湖、潜山地区伺机南下侧击西进敌军;左翼布置于大别山与淮河之间,阻敌迂回武州之北;右翼利用大别山南麓丘陵湖沼地形遏敌,取捷径攻略武州。” 如今已成为新编第五战区司令的周影立时起立,大声道:“请将军放心,属下定当不辱使命。” “柳某的第九战区该当如何呢?”柳俞认真地打量了一番面前的年轻将军,终于开始有点儿肃然起敬的意思了。沈长河谦逊地摇了摇头:“任公用兵如神,长河相信您一定已有对敌之策,是以无需献上拙见。” 这一番连夸带捧,吹得柳俞有些飘飘然了。他一摸下巴,哈哈大笑道:“沈将军,曾有人对老夫说你是个狂妄自大之徒,如今一见却恰好相反,果然是传言不可轻信啊!老夫也正巧与你说说我的想法——我的第九战区分两部兵团据守南昌、沿鄱阳湖、九江至瑞昌一线正面构筑阵地,阻击西进东瀛派遣军,以外线之势破敌,如何啊?” 沈长河认真地听他说完,才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拊掌笑道:“任公高明,晚生茅塞顿开,受教了!就如任公所言,再兼以部分零散兵团担任敌后游击之责,策应一线作战,不知可行与否?” “不错,不错!”柳俞满面红光地拍了拍他的肩头,赞许道:“年轻人呐,假以时日,老夫这曾经的合众国第一武将之名,怕是也要易主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