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袁烨没去看赵氏的眼睛,他嗓子沙哑:“母亲……您不要这样说。” 赵氏叹了口气,转身去摁了摁发红的眼睛。 威国公心里也有些不忍,他拂袖坐下,赵氏也坐在他身边。 整个书房里,只有袁烨一个人站着,他明明比父母要高出不少,却觉得肩上有东西将他硬生生压矮了一截儿。 袁烨说:“父亲,圣旨未下来,事情还未定。此次倭寇进犯凶猛,儿子毕竟年轻,皇上未必派儿子去浙江。” 威国公只问了一句:“若圣上就要派你去呢?我问你,你打算怎么办?” 赵氏也小声说了一句:“真等到圣喻来了,便是说你要娶亲也无力回天。” 最好在圣旨下来之前,早早大张旗鼓将婚事张罗起来。袁烨已经为了抗倭在浙江待了几年,耽搁了婚事。他这次要娶妻消息传去宫中,皇上也不好罔顾人伦。 袁烨脸颊木然道:“再等等吧。” 威国公失望地摇了摇头,丢下一句:“我看你什么时候才肯承认,你与简氏就是有缘无分!” 便走了。 赵氏本想让丈夫少说两句,奈何威国公走得快,她也就来不及说什么了,她又去瞧袁烨的脸色,心疼道:“三郎,这事并不是你父亲要逼你。内阁派人来递话的时候,你父亲自请出战,却被内阁婉拒了。你父亲才能平庸,不能护着自己的儿子,他也愧疚心痛,只不过严父慈母,有些话当娘的会跟儿子说,当爹的不肯跟儿子讲罢了。但父母爱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你爹心里何尝不难受……” 袁烨不能不动容,他抬眸看着赵氏,心里五味杂陈。 母子俩相顾无言。 袁烨压下郁色,问赵氏:“母亲,若皇上不派儿子去浙江,父亲会同意我娶玉纱么?” “这……” 赵氏为难地瞥开眼,她不是不可以骗袁烨,可她不想给袁烨虚无缥缈的指望,她哀叹道:“简氏和离的事闹的不小,京城里到处都在传她不贞不洁。三郎,咱们家没有一个人可以娶这样的女人回家,除非离族,除名族谱,从此以后远走他乡,不再姓袁,不再见袁家人,甘心做一平民百姓。可你一身才华抱负,你肯吗?” “不幸生在公侯之家,许多事就是身不由己。三郎,你父亲说的不错,你与她终究是有缘无分。” “儿子明白了。” 袁烨同赵氏告了辞。 后来,袁烨就等到了皇帝的召见。 威国公换好进宫的衣服,与赵氏一同迎接内侍。 内侍宣了圣上口谕,威国公起身之后便同内侍说:“公公,犬子尚是第一次进宫面见皇上,他年纪尚轻,我担心他失言,还是由我随同得好。” 内侍朝袁烨那边抛了个赞许的眼神,笑着同威国公道:“威国公,英雄不问出处,亦不问年纪。令郎年轻却稳重。您也别忧心,皇上近来好着呢,没什么要紧的。” 威国公府心里还是忐忑,他给了袁烨一个眼色,便笑着顺从了内侍的意思。 袁烨领了旨意,别了父母,便与内侍一同进宫觐见。 觐见原是一件繁琐的事,着装与通行皆有定数,内侍却让袁烨坐马车进宫,过了乾清门,快行至御书房外,才让他下马车。 内侍特地提点了一句:“袁三郎君,这般待遇,便是朝中三品大臣,都不见得有的。” 袁烨客客气气地笑了一下。 随后,内侍便将袁烨领去御书房门外,寿全福出来宣见,袁烨才见到了项天璟。 君臣之别,袁烨需跪见项天璟,但即便是跪着,项天璟也看得出来,袁烨的骨头是硬的。 “起来吧——寿全福,赐座。” “臣叩谢皇上。” 袁烨端端正正地坐在寿全福搬来的椅子上,微微垂头,并不直视天颜。 项天璟却能光明正大打量着袁烨,不愧是为国征战的好男儿,比早朝上见到的脑满肠肥的肥墩子好看得多。 袁烨察觉得到天子的目光,只不过他无惧,便是在皇宫之中,也泰然处之,他脸上的疤痕,又隐隐约约散出桀骜不驯的野性。 项天璟开门见山:“袁烨,自你入京,朕还未曾召见过你。此次召见,你也知道是为了什么。虽然你年轻,但吏部与兵部用人不拘一格,屡次举荐。朕,想听听你的意思。” 袁烨依旧坐着回话,他抱拳道:“回皇上,臣自请去浙江。” 项天璟眉毛一挑,倒是有些意外,他疑惑道:“你可想清楚了?” 袁烨不解天子心思,只道:“微臣想清楚了。” 项天璟没说话,他下意识捡起手边的一只玉蝉,放在手里把玩。 把件常常被他把玩,外表已经光滑无比,捏在手心里,也更加适意。 项天璟有了定夺,丢下把件,同袁烨说:“朕准了。回去等委任状。行了,也别跪了。” 袁烨起身站着道:“臣告退。” “等一等。”项天璟叫住了袁烨,袁烨便继续站在原地,项天璟说:“你抬头,看一看朕。” 袁烨倒没有犹豫,他抬起头,不卑不亢地直视项天璟。 寿全福在旁边擦冷汗,皇上好容易正常了一段时间,怎么又行起诡事来……关键是这次似乎犯的是新病,他还是头一次见。 阿弥陀佛,可别再像从前那样了,他心里暗暗祈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