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不良臣[科举]在线阅读 - 第155页

第155页

    “大人您放心!”双瑞笑着接了下来。

    唐挽一直在车里听着动静,见双瑞回来,问道:“走了?”

    “走了。”双瑞说着,将那封竹筒交给唐挽。

    “奇怪了,另一个怎么还不来。”唐挽手指扣着竹筒上封印的红漆,自言自语道。

    “公子,时辰差不多了,我们还等吗?”双瑞问。

    唐挽想了想,说道:“不等了,出发。”

    马车辚辚向前。快到城门口时,却忽然停了下来。

    双瑞的声音从窗外传来:“公子,是苏大人。”

    原来苏榭早就在大路上候着了。经过昨日,他已察觉到林泉南似乎也要有所动作。苏榭的推测,应该是内阁已经知晓了皇帝的意图,授意林泉南保护和谈。苏榭了解内阁的苦衷,可他既然已经接了圣旨,就要忠君之事。

    苏榭比林泉南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懂得后发制人的道理。议和书由谁来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最后唐挽手中拿到的那一封,到底出自谁手。

    马车滚滚向前。唐挽坐在马车内,看着手中一模一样的两个信筒,忍不住笑了出来。对于未知的前程,她丝毫不觉得忧虑,反而生出了游戏一番的兴味来。

    马车离开了彭城,走向一片荒漠。只见四野寂寂,冷风呼啸,颇有古战场萧杀肃然之感。唐挽一行不过四人,除了双瑞之外,另有一个赶车的车夫和一个随行的护卫。漫漫荒草中,一架马车行驶在黄土小路上,孤独而渺小。

    走了约有三刻的功夫,耳边隐约传来牛角号的声响,继而土地上便传来震感。马儿受了惊吓,扬蹄不前,连带着马车也摇晃起来。

    “公子!快下车来!”

    双瑞探了半个身子进来,扶着唐挽下车。车夫安抚着躁动的马匹。还没等唐挽询问是怎么回事,就见不远处滚滚扬尘,竟有一队兵马迎面而来了。

    来人都是一身胡服,身材粗壮,脸庞黝黑,一看便知是鞑子。这一行约摸有十人,纵马围着唐挽来回转圈,腰上的弯刀没有鞘,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

    他们用胡语高声吆喝着,声音充满了攻击性。随行的亲兵将唐挽挡在身后,双瑞亦挡在唐挽身前,肩膀都微微有些发抖。

    唐挽幼年求学时,曾跟着老师学过胡语和倭语,长久不使用虽然有些生疏,可听懂几句话还是没问题的。这几个鞑子看上去凶神恶煞,说出的话却实在没那么可怕。

    “这就是那个南国的使臣吧。”

    “就这么几个人吗?后头还有没有了?胡布儿,你去后头看看!”

    “哥哥你看,这南边就是风水好,男人都长得这么水灵。”

    “好什么好,弱不禁风的,跟个娘们似的。”

    唐挽暗暗挑了个大拇哥,心说大哥好眼力,我就是个娘们。

    鞑子人高马大,唐挽站在中间,只看见一条条健硕的马腿,晃得她眼晕。于是唐挽清了清嗓子,用略显生涩的胡语说道:“各位,没别人了,就只有我。贵军大营怎么走,还请带个路。”

    “哥哥,他会说咱们的话!”一个看上去最年轻的士兵说道。

    “啰嗦什么!”领头的人看不出年龄,经年的风霜让他的皮肤变成了黑红色。他看着唐挽,问道:“使臣,你可带了伏兵?”

    唐挽坦荡地张开双手,道:“带在哪里?袖子里吗?”

    有人发出了笑声。

    正在此时,之前被派去探查的士兵回来了,高声道:“大哥,的确没有别人了。”

    那大哥看了唐挽一眼,勒马转身道:“回营!”

    鞑子士兵们重新集队,朝着来时的方向而去。

    使臣一行中,除了唐挽之外,其他人都听不懂胡语。几个人只看见唐挽和鞑子叽里咕噜说了几句话,那鞑子居然就退兵了,立时就对唐挽升起一股敬佩之情,本来忐忑的心也安定了下来,觉得自家这位大人还是很靠谱的。其中以双瑞尤甚,看着唐挽的眼睛都要冒出星星来:“公子,您真是太厉害了!几句话就把鞑子说走了。”

    唐挽看着他那蠢样儿,笑道:“人家没有走,前头给咱们带路呢。车夫,跟上他们。”

    “好嘞!大人您上车吧。”

    前有鞑子的骑兵开道,后半程走得顺利了不少,不一会儿便可见到那黑色的军旗。唐挽在鹿砦前下车,整顿衣袍官帽。双瑞手持使者印信跟在身后。车夫和护卫兵则被挡在大营之外。

    唐挽一进入鞑子的营地,背上就多了无数道目光。她只把脊背挺得笔直,跟着引领大步往前走。唐挽走得目不斜视,双瑞却把四面八方看了个清楚。入目尽是一顶一顶的帐篷,粗略估算,得有上千顶。按照一顶帐篷住二十个士兵来说,这一次鞑子的人数少说也有近两万人。双瑞暗暗将这个数字记下,想着万一唐挽用得到,再与她说。

    大营正中,最大最雄伟的帐篷,便是主将的营帐了。出使前夜,唐挽曾向陈延光仔细打听了这位鞑靼四王子的情况。这位四王子不是嫡出,生母早早就去世了,按理说小时候应该吃过不少苦。可他生性爽朗豁达,重情义,在族中颇有威望,也很得他父亲的喜欢。这就难免引起其他兄弟的嫉恨。这一次出兵中原是他主动请缨,一是为了向父亲证明他足以成为王位继承人,二是为了堵住其他兄弟的嘴。

    不过是一个急于证明自己的年轻人啊。唐挽掌握了这一点,便如同捕蛇人握住了七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