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世界一级基建狂魔在线阅读 - 第48页

第48页

    “啊……”律风视线有一瞬间放空,他诧异的看向殷以乔,感慨道,“这么快就建成了吗?”

    殷以乔轻轻叹息,调笑道:“它已经开建一年多了,律工。”

    “哈哈。”律风听到这个时间,忍不住笑出声,“我以为它会花上四五年的时间,才能建完。”

    按照常规的英国速度,是的。

    可是在殷以乔魔鬼一般的赶工速度里,就算是悠闲懒散的英国人,在利斯图书馆项目上也建出了C.E能够达到的高效。

    殷以乔没说,他只是问:“所以你什么时候有空,来看看你的毕业设计。”

    刚刚还快乐嘲讽英国速度的律风,脸色略带挣扎,“我可能……”

    没有空、没有时间,或者根本不愿意再回英国。

    殷以乔能从他的神色看出潜台词。

    甚至不需要律风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殷以乔都能给出最准确的回答。

    殷以乔说:“我等你。”

    在律风诧异略茫然的视线里,殷以乔笑着说:“利斯图书馆建成之后,会一直在这里,无论你什么时候想来看,我都等你。”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是为了趁着老桥深情表白插播大桥。

    《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第八章 ,中国可以说“行”:

    “20世纪初,中国众多的桥梁修建却被外国人把持着,这也成为今天许多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心头之痛——

    比利时人修了郑州黄河大桥。

    德国人修了济南黄河大桥。

    英国人修了蚌埠淮河大桥。

    俄国人修了哈尔滨松花江大桥。

    日本人修了沈阳浑河大桥。

    法国人修了云南河口人字桥。

    美国人修了广州珠海大桥……”

    当初我看到这一段,被作者的例举震撼,甚至港珠澳大桥建设中,也有荷兰人1.5亿欧天价咨询费,日本人卖技术船不卖控制系统的故事。

    中国现代桥梁能够从落后,走到世界第一,靠的不是别人的怜悯施舍,靠的是桥梁建设者的一腔热血,一身志气,一片赤诚。

    第15章

    律风开始建模之后, 进度就变得风一般快。

    不过两周时间,他已经大致建成了盘山结构的桥梁主体,并且摸索出了能够用上的技术和材质。

    但是这一套方案的问题, 依旧很多。

    钟珂进来,把三大盒资料放在地上。

    她说:“律风, 你说的新云江大桥的抗震设计, 我找到资料了,但是太多了, 你跟我一起去看看,然后再抱需要的过来。”

    她和律风接触久了,直接称呼名字,变得更加熟悉。

    虽然钟珂在国院待了七年,但是负责的大多是绘制图纸、报销记账的简单工作。

    还是第一次主动的去研究桥梁设计以外的工程技术,也就力所能及的帮律风查找资料, 顺便跑腿。

    他们所做的盘山桥设计工作,已经不单纯局限在照章设计上了。

    盘山结构存在的可能性、适用的建筑材料、恶劣气候会对桥梁造成的影响,都在他们的研究范围之内。

    钟珂清楚的意识到, 说这是在完善构想,并不准确。

    律风在做的, 明明是一份《乌雀山大桥采用盘山结构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思及此处,她的情绪格外兴奋。

    当初听到律风一个人做出了越江桥可研报告,她就感到震惊无比, 充满了诧异和羡慕。

    现在,能够亲自参与到可行性研究之中,她立刻感受到了与照章画图截然不同的桥梁世界。

    那些数据、实验图表,关系着一座桥梁的诞生和未来。

    而她一点一点见到可行性的出现,心中充盈着成就感, 哪怕搬资料都感受到无比的快乐。

    比起钟珂的轻松愉快,律风显得沉默许多。

    他快速翻看了新云江大桥的抗震结构,发现里面采用的抗震设计,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容易学习。

    因为,它是一座跨江桥。

    虽然同样身处地震带断层区,但是江水的浮力,借给这座桥梁天生的助力,让设计师们在桥墩抗震上,采取了飘浮式体系。

    “这个桥的抗震,不适合用在乌雀山上。”

    律风很快否定了参考新云江大桥的抗震技术,转头调出电脑里国院涉及桥梁专利的清单。

    清单分门别类,总结出来了国院设计的桥梁特性。

    都是他依照着档案馆里每一座桥梁的名字,在论文库里翻出来的。

    然而,并不是每一种都能恰到好处的,解决他的设计需求。

    律风经验不够,只能边学边做。

    只有在这时候,他才觉得仅仅研究过29座国院桥梁的自己,是多么的浅白无知。

    他合上新云江大桥资料,抱起刚刚钟珂才送进来的档案,说道:“我再去查一查,还有两座桥的资料可以参考一下。”

    说着,他抱着档案往外走,钟珂愣了愣,也跟上去帮忙。

    桥梁分院设计过的桥梁,位处环境普遍复杂。

    地质恶劣、气候多变成为了每一座桥的标准配置,他翻看其中任何一座大桥,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他不过是学习前人的技术,进行实地改良。

    可他手上资料里保存的这些桥梁,每一座都是前无古人的开拓性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