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
“可是……我们不会演戏,也不会唱曲啊?” 张幼双解释说:“到时候会有戏班子教你们。” 女孩儿们互相看了看,像是被这从天而降的馅饼给砸晕了。 张幼双又详尽地解释了一遍。 “不用看!我们、我们可以签的!”小玉仙早就按捺不住了,急切地说。 她几乎被能演《镜花水月》这件事给冲昏了头脑,心如鹿撞,砰砰直跳。 这可真是—— 张幼双有点儿哭笑不得。 “万一这合同文书里面有陷阱呢。” 啊?还会有陷阱。 小玉仙咬着唇,眼巴巴地看着。 这些女孩子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因为不识字,看不懂卖身契被骗的。 张幼双抓紧时间科普了一遍。 “我、我明白了。”小玉仙有些心虚地说,“我们会好好看文书的。” 说着,立刻又露出个甜甜的笑容出来。 “不过我们相信,先生你绝对不会骗我们的。” 在安葬了刘月英不久之后,《镜花水月》最后一册终于刊行。 正如张幼双所预想的那样,虽说各色盗版、跟风卖得如火如荼,但当《镜花水月》这最后一册刊行的时候,还是顺利得拿下了市场, 前期由于广告打得足,招牌打得响亮,《镜花水月》的销量再创了一个新高,卖断了货,这几天书坊又加印了好几次。 每个拿到书的人,首先看到的倒不是故事,而是这书扉页上的宣传语! 说是《镜花水月》要排戏了! 要排戏了? 看官们心里纷纷吃了一惊,捺下震惊继续往下看。 这一翻,却发现这里面的书页竟然是折叠的,能拉开的。 而且纸面光滑,质地坚韧,很难破坏。 这大拉页上的画自然也就是唐舜梅唐九疑的手笔! 平常的图书,里面的插画未免显得局促,然而伊洛书坊就这一细微的改动,却显得巧妙了许多,有了些意思,也给了唐舜梅足够的发挥余地,能挥毫泼墨,尽情挥洒。 这画的乃是千里山川江河,可见林寒涧肃,翠微回日,青巘苍苍,烟波浩淼,整幅画设色清丽爽朗,间落了赭色。 画得却是《镜花水月》最后这一章回。 薛纨放了一把火,烧了谢玉山为她编织的这座华美的囚笼,假死脱身,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谢玉山,自此访名山,搜胜迹,云游天下,好不快哉。 整幅画纵横捭阖,给人以开阔、疏朗大气之感。 翻到这最后的结局,不少看客都是惊掉了下巴。 这古往今来的话本,无外乎都是个大团圆结局,所以,早在《镜花水月》这大结局放出之前,就有人大胆预言,薛纨与谢玉山必定会破镜重圆,重修旧好,多数人心里也都是这么期盼着的。 可如今薛纨这番举动,倒让他们说不出话来。 没有这委屈求全的大团圆结局,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 当然也有感叹可惜的,说起来这什么富贵荣华,有情人终,倒当真像是人做的一场梦,是过眼云烟,是这镜中花、水中月了。 至此《镜花水月》终于结束了连载,仍有许多人还没从故事里缓过神来,甚至有不少文人还提笔写下了判语。 有赞扬了薛纨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度。 “薛纨身上这一股英迈高华的侠气,虽是个妓|子,却未必不是个真丈夫!两相比较,倒是谢玉山却落了下风了!” 当然亦有怒斥薛纨的。 这一番讨论却是将《镜花水月》再次推向了最高潮,甚至传往了江南,传往了京城。 不,这还不是最高潮。 这最高潮还在后面呢,在这封面释出的信息上。 《镜花水月》要排戏了! 据说请来的还是越县有名的戏班子。 此时此刻,孟屏儿和小玉仙她们却无暇留意外界对于《镜花水月》的激烈争辩,她们白天要在书坊里“上班”,晚上就在戏班子的指导下拍戏。 灯下,翻了翻桌上吴朋义送过来的这些评语,张幼双若有所思。 这些评语明显都是经过吴朋义精挑细选的,无一不是褒奖之词。 可如今她的目光已然比从前看得更透彻了些。 这些文人墨客为何褒扬薛纨,实际上褒扬薛纨对于“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追求。 而这坚贞却是他们所需要宣传的,拿来规训世人,或者说妇人的。 少有人知晓我国明清时期,曾经出现过“义夫”这个概念,所谓“义夫”指的是青壮年时期丧妻,终身不再娶的男子。对应节妇,朝廷也会进行旌表。 褒扬“义夫”的坚贞,其初衷是为了鼓励所有男人都该“守义”,都该“妇死当以夫鳏报之”吗?不,不是如此,归根究底,是为了劝妇节! 想到这儿,张幼双叹了口气。 她虽然救了孟屏儿、小玉仙、李三姐……但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在越县这一个小小的县城,仍有无数受苦的女人。 人力有限,她不可能救下每一个人。 要设立基金会吗?号召大家来进行捐款?先不提有没有士绅愿意捐款,光是基金会帮扶的对象则有带商榷了。 妓|女? 不,不可能,帮扶的对象是妓|女,这岂不是在呼吁废娼,这些士绅断无答应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