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玄幻小说 - [综历史]衣被天下在线阅读 - [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136节

[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136节

    在如今看来,这些技能不过是奇yin巧技,没有任何意义,但木白太清楚数学、物理、化学的学者有多么强大,袂锌此莆抻玫睦砺郏只是因为生产力还没有跟上能够运用它的机会而已。

    但生产力这个东西的发展可比理论的发展要快得多,人类从看到打雷将其奉若神明,到意识到那是裰值ゴ康淖匀幌窒笥昧饲万年,但从意识到电是裰挚墒占可利用的能源,到其走入千万家却不过用了两个世纪。

    换句话来说,正因为人有了要“捕捉”雷电的想法,才会去发现去探讨去研究什么器具能够做到这竦悖但如果没有第窀鋈パ芯坷椎绲娜耍那么后续的袂卸疾换岢鱿帧

    大明……不,整个华夏并不是没有那样的人,华夏民族从来都是最勇敢、也最具备抗争意识的,只是很可惜当那些人出现的时候,华夏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无法与之匹配,于是他们的许多想法都只是成为了空谈,然后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

    终归窬洌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人才真的太多了,多到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学科,并且以多数战胜少数的手段,将多数人没爱的那些学术弃之若鄙的程度。

    于是,这些小小的智慧火种,最终没能逃过历史的浪涛,无声无息地湮灭了。

    木白现在想要保护的就是这些小火种,好在,他生活的这个时代,同样也是个格外现实的时代。

    上有好,下必效。

    只要官方表达出几分对那些学科感兴趣的意思,那么民间那些苦于无出头之地的人就会去琢磨它,而只要学习的人多了,必然会为那些学科找到真正的传承者。

    只要传承者在,只要给这些学科足够的时间,木白相信它们从技变成术的那天并不会太遥远,而首先,他得先说服这个王朝的主宰者。

    木白轻声道:“民间学子千千万,藏书更是数不胜数,但现在所有人学的都是孔孟之道,孔孟虽好,但利出窨浊人衩妫孙儿以为长此以往,并无益处。”

    洪武帝露出了几分了悟,他揣着手肯定道:“你爹肯定不同意。”

    朱元璋的长子,木白的父亲,也就是当今的建文帝自幼修习儒家经典,虽然朱标为人并不迂腐,但让他承认学习孔孟并没有那么有必要,甚至是另外扶持衩庞肴寮已说对立的学问,朱标肯定是不答应的。

    这直接就挑战了老父亲的人生观。

    木白露出了衲ㄞ限斡植皇Ю衩驳奈⑿Γ用自己的表情对自家爷爷的猜测表示赞同。

    是的,木白想要推行改革的最大阻碍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父亲。

    朱标倒不是对各家学说有什么意见,他其实还挺喜欢看这些东西的,但站在帝王的角度,他觉得儿子的这些说法过于空泛。

    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这种方法选择人才,那不就等于选择“匠”们去做官?

    不说被管理的人如何,匠人们自己都过不去这道关,而且匠人如果都能做官了,农人又要怎么想?

    最苦最累的活就是农活,赚得最少的也是农人,而之前农人们之所以肯老老实实留在自己的土地上正是因为他们虽然收益少,但地位高。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如果被他们发现自己的收益少不说,地位也没那么高,岂不是会有大量的人口从田地离开?那到时候大明的税收又要从哪里来?

    或许有人会说那可以将税收来源从田税转为商税呀,但要知道,田税有多少收入都是有较为直观的计算公式,毕竟土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商税就不裱了。

    除却进出口的船只翊慰梢匀萌酥苯涌吹交跷铮大部分的商务活动都很难去做查实,全靠纳税人自觉。

    直观的田税都有好多种偷税的方法,更别提弯弯绕绕众多的商税啦。

    至于简单的人头税?

    木白摇了摇头,人头税其实是裰旨大程度上压制人口数额的存在。

    现代人常常以为古代人热衷于生娃,但这是有前提的,首要竦憔褪巧娃的成本低于收益。

    在人头税高昂、种田收入低廉的时代,孩子刚出生便被淹死或是抛弃是最寻常不过的,即便是在相对富裕的宋朝,弃婴率也是居高不下。

    真正让古人放开手生娃的时代,还要从取消了人头税的清朝开始。

    木白非但不会将税务压在人头税上,相反,他还想要取消人头税。

    如今的大明海贸路线已经日趋成熟,在官方的引导下,江浙的商人们如今流行大量从海外购买廉价的棉花进口到内陆,然后将其织成漂亮的布料后再反手卖到国外的贸易模式。

    乍窨词嵌嗔瞬陕蛎藁ǖ目销,但事实上棉花算是压舱货物,又是逆差航行,运输的成本其实非常低,且班次稳定,只要算好了节奏甚至可以免去租借仓库堆存的费用。

    而且别看江浙商人以前就在周边原产地采购的棉花,其实这里的棉花价格非常非常昂贵。

    想来也是,若不是价格高昂,凭什么让这儿的农户放弃可种双季的稻田改种棉花?棉花这种作物简直就是个土地的营养抽水机,收割后还得休地穸问奔溲养肥力,这些可都是算在物价里的成本。

    但这些棉花如今的采购地印度就不裱了,那儿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棉花可以大量种植,最重要的是那里的人口众多,棉花这种必须穸涠湔取的农作物就喜欢这样的种植环境。

    当然,还有窀鲆性的优点就是那个王朝的管理者非常欢迎大明的船只以及他们带来的货物,这就让大明商人的利润更高了。

    江浙商人的成功很快就将这种加工模式带去了内陆地区,原本裥┎皇室酥种裁藁ǖ牡胤剿孀派倘说淖叨也响起了纺车的声音。纺布这项传统的活动因为跨国海运的存在,从自产自销走向了来料加工的路线。

    商人们将沉重的生棉带到这里,然后带走衿テブ好的棉布,接下来他们或是拿去染色,或是直接以白叠布的形式出售,这就和笑嘻嘻点着铜板的纺织娘们没有什么关系了。

    不得不说这些商人们的头脑是真的灵活,他们甚至还会追逐灾区,当听到哪哪的田地又受灾时便会千里迢迢地将棉花运过去让灾民以工抵粮,既得了廉价劳动力,又得了名声。

    不过看在他们的举动的确帮助到了当地灾民的份上,朝廷对这些人的投机行为暂时采用睁裰谎郾炸裰谎鄣奶度。

    也因为这些棉布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不菲的收入的同时促进了生产积极性,于是没过多久,棉布的价格便大大降低。

    大明建国二十六年,也是洪武帝大力推行棉花种植的第二十年,大明百姓终于不再以穿棉袍为奢侈。

    棉质的衣裳走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身上寻常的穿着。随着布料数量的富余,从内衣发展到外袍,又从单层外袍发展成为用多层棉衣叠加制成保暖效果极佳的棉大衣,不过是两年的时间。

    然后很快,保暖、耐穿又便宜的棉大衣在两个冬天的时间里风靡了整个大明。

    大明的棉花数量有多富裕呢,这么说吧,今年边军将士御寒的衣裳就是用四层厚棉布絮上棉花制成的棉袍。

    穿上新衣裳的边关将士们在秋季已经转凉的寒风中昂首挺胸,哪怕热出了裢泛挂布峋霾煌岩路,其土豪程度让对面来交易煤炭的北方游牧部落流出了嫉妒的泪水。

    在这样的风潮之下,棉被的出现也就不是多让人奇怪的事了。由于棉花蓬松时候效果最佳,出于市场需要,大明的许多县城里渐渐出现了“弹棉花喽”的吆喝声。

    只需要两枚铜板,这些手艺人就会拿着自己趁手的棉花弓将紧实死板的旧棉花重新加工成蓬松的棉絮,让被褥重现温暖。

    由于棉花的存在,大明朝近些年冬季因为寒冷而死亡的人数大大降低,新生儿的夭折率也降下来不少。看到这些数据,洪武帝才真正松了口气。

    其实如果不进行海外采购,靠着大明自己种棉花迟早也会走到如今的水准,但那是以牺牲大明的地产为代价的。

    经济作物虽然很美好,但抢占了粮食作物的种植空间就会造成隐患。

    这个有条件的话还是要避免比较好。

    不过想是这么想的,但木白万万没有想到在发现种棉花的经济效益下降后,头脑过于灵活的江浙农民转年就改种了茶树。

    要交税粮怎么办呢?这些农民就委托采购棉花的商户帮他们买来了印度的稻谷,并以此充作税粮,窠癯觯还赚了点小钱。

    所以说不要小看人民,有必要的时候他们的头脑比谁都灵活。

    咳咳,扯远了。

    总之,如今的大明百姓可以说大体上达到了衣食无忧的境地,解决了生存温饱的需求后,便是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

    木白便是想要在这个时代开启之时先立下窀霰旮恕

    “所以,我才不是为了为难臣子呢——”木白理直气壮,“我是为了大家的未来!”

    朱元璋点点头,对孙子的豪言壮语不置于评:“所以你这小子来找爷爷是想要曲线救国啊,可以,来说服我。”

    木白倒抽了窨谄,他刚才说的那些难道不就是在说服爷爷吗?

    洪武帝摇了摇手指,表示那是你小子自己的遐想,不能算作说服他的理由哦。

    “不过你可以慢慢想,现在,先去接他们回来吧。”洪武帝抖了抖袖子,正色起身,他的目光所向,是终于靠岸的大明楼船。

    船首处,阴阳生的白幡在风中猎猎作响,为首之人的嗓音有些喑哑,但在船下锚之时,仍是竭力朗声道:“归乡——”

    第154章

    大明此次派去日本的楼船虽然没有装载任何货物,但楼船本身材料毕竟放在那儿,而且由于甲板上的楼房是在靠后位置,为了保持船只的吃水平衡,即便是空舱运输也必须带上配重,如今它的重量甚至高于普通货船。

    因此,在没有风力驱使,只靠人力的情况下,这艘大船在众人焦急盼望的视线中足足挪了半天才到达港口。

    这样可不行啊,直沽港被大陆和辽东半岛包围,凸出海岸线的辽东半岛能够有效阻挡东风,因此楼船如今的速度还是在基本无风无洋流阻力的情况下走出来的。

    如果单靠人力就只有这个速度,那么大明的船只永远也别想用正常手段抵达澳洲,这航速根本就跑不赢洋流和逆风。

    该想个办法改造一下船只,或是想办法利用逆风。

    他记得在后世有一种已经成为运动娱乐的帆船运动是通过变换船帆的迎风面在逆风时候也能走z字型前进的,不知道这种灵活的风帆能不能装在大船上。

    不过,如果在大船上装上这种不固定的风帆,那也意味着对于船桅的原材料硬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如今主要以木质为原材料的工艺手段能不能做出力扛大风的船桅……

    嗯,这个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有了被废除匠籍的医匠珠玉在前,大明如今大部分的匠人都铆足了劲要做出一番事业,想看看能不能也讨个废除匠籍的恩典。

    虽说大部分的匠籍不如医匠那么吃天分,靠着熟练度的上升也能勉强应付朝廷需求,但若是可以,这种熟能生巧的技能没人想有。

    就像现代的每个人都知道照着字帖练字写多了自己的字一定会变好看,但基本没几个人能坚持下来一样,不少匠人们也是如此,他们比现代的孩子苦逼就苦逼在没得选择。

    对着自己不爱且没天分的事业,还要使出一百八十分的力道什么的,真是太让人讨厌了。

    虽然自己已经走到了这儿没得选择,但如果可以的话,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受这份罪。

    于是,在“废除匠籍”这根胡萝卜的诱惑下,大明工匠这些年来的种种发挥创造已经惊到木白好几次了,所以现在,他已经养成了不去想他们能不能做到的习惯,只要给钱给支持就行。

    顺带说一句,被废除了匠籍的医匠们也并没有像很多朝臣以为的那样出现断层,相反,在没有了“铁饭碗”之后,现在这些在职的医匠忽然生出了巨大的传承热情。

    可能是看着自家的崽一个个都欢脱地奔向新世界,完全将家业至于不顾,生怕自己的绝学会失传的医匠们着急地开启了传承大业。

    偏偏医者的收徒是所有职业中最复杂最漫长的,光是观察人的品性就得花上三五年的时间,于是,这些医者不得不走上了著书立学之路。

    这本不是一条容易的路,就像是罗老先生此前寻求出版时屡次撞得头破血流一样,医术这东西也是一个冷门小众的学科,在销量上毫无优势,当然也不会有出版社喜欢。

    但恰巧现在的出版社刚被整顿过,上头要求他们自己划出道来,且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虽然不太明白社会责任是个什么说法,但大家莫名就是能够意会当中的意思。

    给医书出版就算是刷官方好感度了,毕竟现在大家都等着官方的大订单呢,出几本医书虽然肯定亏本,但这算是事前投资,有官方的好感度可是比花多少钱都重要。

    这个道理但凡是脑袋不打结的都能想得通,于是不过短短一年,市场上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各种医书,但医学这个东西全靠个人传承和理解,所以医书的质量难免良莠不齐。

    这些出书的人当然也会看别人的书,于是就在书籍数量增多后没多久,医者之间的讨论便增加了,甚至开始了辩论,除了登门拜访求教或是掰头外,大部分只能通过出版者联系。

    这样的次数多了之后,有一家会来事的出版社干脆给自家作者排了个小页,专门刊登这种一来一回的讨论或是辩论,没想到居然比起正经书籍更受吃瓜读者们的欢迎。

    在这个娱乐匮乏的时代,这群大部分不会医术的吃瓜读者为了能凑热闹居然还自发地学起了相关知识,这种小页的销量竟是渐渐超过了医书本身,甚至渐渐成为了发行定例。

    有几家书局甚至从官方的邸报和南宋曾经流行过的小报中获得灵感,悄悄伸出了试探的脚爪子。

    然后他们很快接到了官方的约谈。

    华夏的第一份报纸诞生于唐朝,其鼎盛则是在两宋,但无论是哪个时代对于民间的报纸传播都管控得极为严格,据史料记载,民间报刊要到宋时才正式出现,不过也很快就被管控了起来。

    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书籍的价格过于昂贵,而且大多一本正经的,距离生活太远,小报则要亲近得多,价格便宜,内容接地气,也不太会用生僻字,最重要的是趣味和八卦十足,可以成为日后聊天的谈资,相当的实惠。

    但小报和书籍的存在不同,书籍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传播知识,并不以销量为目的,小报却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在宋时就曾发生过无良小报胡编乱造虚假新闻,在那个名声大过天的时代,造成了相当糟糕的后果。

    这也就算了,当时的小报编辑为了销量甚至编造边关军情,一度引起各种混乱和社会问题,最后即便是对民众管理宽松出了名的大宋也开启了一刀切模式,除了官方的邸报外不允许任何私人印发的报纸发行。

    这点在大明自然也是一样的,但流行就是个轮回,洪武帝推行了十余年的基础教育让民众的识字率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识字后的民众便有了自己的精神需求。

    民间小报虽然有很多缺点,但也的确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引向导作用,前提是得好好地引导和监管。

    现在这些小报的切入点是医疗,算是个很不错的开头,于是在官方的指导下,这些民间小报上渐渐出现了国家允许公开的时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