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废太子和真千金在线阅读 - 第125页

第125页

    老夫子一生清贫,生前唯一爱好便是小酌两杯。咽气之前还在怀念自己年轻时在大户人家当西席时吃过的一道炙乳鸽。

    奉京富庶,往来达官显贵不知多少。那些人不知百姓之苦,他们在酒足饭饱之余哪里还会想到有人正因为半袋粮食卖儿卖女。

    曾经他很是不忿,曾经他也有过迷茫。有时候他还会无奈自己一人之力的渺小,也会怀疑自己的坚持到底有没有意义。

    他无处可问,亦知无人能为他解惑。

    以他的年纪,足可当此女的祖父。然则他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被一个孙辈年纪的女子点化。

    她说的没错,纵然他看不到,后世子孙一定能看到。十年不成,还有百年。百年不成,还有千年,他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

    “听夫人一席话,远胜万卷书。”葛大人真诚地向姜麓行了一个礼,“不知夫人还有何高见,我洗耳恭听。”

    姜麓连道不敢,这番接触下来,她已知葛大人是什么人。这是一位真正干实事的人,也是一位真正为民的好官。

    “大人言重,高见不敢当。不过是拾前人牙慧,若有可取之处大人尽可拿去用。”

    葛大人也不客气,当下详细问起嫁接之法。

    姜麓未有藏私,将自己所知一一告之人。二人从午后说到日落,天色灰暗之时葛大人仍然意犹未尽,且越发神情激动。许多他想不到的事情,被姜麓一提点便有醍醐灌顶之悟。如果不是男女有别,他真想与对方秉烛夜谈。

    当夜他反复琢磨两人的谈话,直至深夜依然激动不已难以入睡。情绪高涨之时,他翻身爬起奋笔疾书,再给京中去一道奏折。

    皇帝一连收到两封密折,前一封密折送到之后,他当朝发了大火。将那些主张重新立后的官员狠狠训斥一顿,还将三皇子派去修葺太庙。

    此举一出,百官心中各有官司。

    陛下明着派三皇子修太庙,暗道未必不是贬斥之意。有人心想莫不是陛下一直属意的是前太子,所以才会迟迟不立新后。又有人猜想前太子毕竟本身无错,保不齐陛下日后会恢复其太子身份。

    朝野上下猜测不断,远在北坳村的姜麓也从秦彦口中知道此事。

    帝王心术向来不能以常人心态度之,她不敢轻易下结论。不过从皇帝老儿因妻子之错迁怒儿子的举动看来,对方心中未必看重秦彦。

    她以为秦彦会高兴,毕竟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希望得到父亲的疼爱。然而他表情平淡,无比自然地诠释了何为天家无父子。

    乡间日子平淡而悠长,云起云卷一天又一天。

    青翠的麦子渐渐转黄,所有人都盯着那块麦地。期间又经历几次险些被人夜袭,好在有赵弈等人夜夜蹲守有惊无险。

    葛大人看在眼里记在奏折上,折子如纸片一样皆落在皇帝的案头。

    农历五月,金灿灿的麦子到了收获之时。收割的头一天,京里来了一行人。那行人皆是宫中侍卫,且是皇帝御前的那一支。

    他们大同赵弈都认识,但看上去并不怎么相熟。

    姜麓心下冷笑,那个皇帝老儿疑心还真重。

    房里正已按照她的吩咐叮嘱村民不能靠近,不仅村民不能靠近,便是赵弈万桂举等人也不被允许参与收割。

    姜沐躲在一旁嘀咕,不就是收个麦子,看这架势草木皆兵如临大敌,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挖什么金银财宝。

    他不敢露面,怕被那些人认出来。葛大人三人他是见过的,他也知道姜麓同他们打过招呼不会透露他的行踪。不过此次来的人多,他还是躲着些为好。

    收割完的麦子要晾晒过后才能脱粒,不用说堆放麦子的周围被层层把守。除去葛大人等几位民部官员,谁也不能靠近。

    晾晒两天后方可脱粒,脱粒之事也是由那些侍卫完成。场地借用村里的晒谷场,不相干的人全部清离。

    那些侍卫明显没怎么干过农活,空有一把好力气。他们挥动连枷的劲太大,葛大人一遍一遍地告诉他们要用巧劲,说得嗓子都哑了。被连枷打过之后是过筛,如此一遍一遍地重复相同的动作直到所有的麦粒归仓。

    葛大人心疼地捧着那些打碎的麦子,无奈是叹了一口气。好在碎掉的毕竟是极少数,且也会计算在内。

    从第一声连枷响起,北坳村的村民就坐不住了。他们不敢靠近,却在远处围成一道人墙。所有人都想知道颜家这块地能产出多少粮食,所有人都想第一时间参与这样的时刻。

    当葛大人那带着颤音的十二石响起时,便听到一阵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接着是不绝于耳的欢呼和议论声。

    “那块地有多大?我记得里正量过说是两亩…”

    “正是两亩,那一亩地是多少?呀,你们快算一算…”

    “我哪里算得出来,老叔公你来算。”

    “我算算…怕不是近六石!”

    “一亩地能产六石麦子!”

    “天哪,竟然有这么多!”

    葛大人亦是激动无比,他捧着一捧麦子,恨不得做仰天高呼。亩产六石啊,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这些麦子粒粒饱满颗颗圆润,一看便是上等粮食。如果大昭所有的地都能产出这么多的粮食,那么天下百姓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挨饿。

    如此盛事,当立即禀告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