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探寻女儿国在线阅读 - 第246页

第246页

    在这三个月里,为着大唐的面子,吐蕃与大唐的战争在平息几个月后又开始了。

    这日,李烟雨将闻御医、秀姑和小翠都叫来,“估计父皇已认为我死了,我也不想再回到长安去,但我此去,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危险。我把你们叫来,是想告诉你们。我已不是公主,你们也不用再跟着我,拿着这些,你们各自过自己的生活去吧!”

    说罢,李烟雨将分成三份的金银首饰放在桌上。

    秀姑双手把剑抱在胸前:“我不管你还是不是公主,从我十二年前进入公主府的那天起,我就告诉自己,只要我还活着,你去哪我就跟你去哪。”

    “公主,虽然我没秀姑那样的身手,无法保护你,但我可以给你洗衣烧饭,求公主不要赶我走。”小翠跪在李烟雨的脚下,双手拉着李烟雨的袖子,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秀姑和小翠一直跟在李烟雨的身边,其实她的生活中已习惯有她们,真要与她们分开,李烟雨也是万分的不舍。

    可是,如果真如李洋三人所说,她们来自千年以后,如果有一天她们找到了回去的方法,那时秀姑和小翠又怎么办呢?

    李烟雨心乱如麻,一旁的闻御医却是不知如何时好。自己的家人都在长安,但整个送亲队都没了,就算回去,自己恐怕也难免一死。可要跟着公主走,自己这把老骨头,去了也是拖累。

    “公主,如果你觉得老臣还有用,那请公主把我一起带上吧?如果公主觉得此去我只会拖累你们,那老臣就在此了却残生吧?”

    这些日子以来,闻御医就跟一位老父亲一般的照顾着她们几人,李烟雨确实不想让他跟着自己去经历那些危险。

    李烟雨情真意切的说道:“闻御医,这些日子以来一直承蒙你的照顾,请容我叫你一声‘闻叔’吧?不是觉得你是否有用的问题,能有你同行,我们就多份保障。可是,你这么大岁数了,应该安享晚年,不应再随我去受苦。你拿着这些银两,回到长安去,跟家人在一起安享晚年吧?”

    虽然是御医,但在皇宫里也只是那些主子们的仆人,何时受到了如此尊重。闻御医虽然不知道她们此去要去何方,但一定是再也回不去大唐。如果自己回到长安,要么出卖她们,要么就是死。

    不过,他已想好,他就回去见见家人就好,他都近六十的人了,死就死吧!

    几人把闻御医送到官道上,李洋深深的鞠了躬,“闻叔,为报答你的救命之恩,我有一事相告。你就化妆一下回到长安去,然后带上你的家人找个偏远的村子生活,千万不要留在长安,也不要去东都洛阳,而且是离这两个地方越远越好。听我的,三年之后,你就会知道我此言的用意。”

    闻御医自是不能理解李洋何出此言,但想是她定不会害自己。

    后来,闻御医真听李洋所言,回到长安后带着家人去了蜀中,隐姓埋名,悬壶济世,在当地成为一代名医。

    安史之乱后,吐蕃打到了长安,乱军攻破长安,烧杀掳掠,安?山在洛阳称帝。再后来,李豫与回鹘的叶护太子一起收复长安,后又收复洛阳。李豫准许叶护太子带领的回鹘士兵在洛阳大肆烧杀掳掠,使得洛阳城十室九空。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此时的她们要做的是,想办法躲过吐蕃人的盘查,一路回到女国去。

    送走闻御医,一行六人化妆成南诏国商人,计划通过党项,然后一路南下去往女国北城。

    这日行到西浑山,连日的赶路,已是人困马泛,几人商议决定找个地方休息一天。

    碌曲虽只是一个藏族小镇,但这一路走来,不是大山就是峡谷,就这么个小镇,已是难得的繁华之所了。

    由于南诏和吐蕃的女子都不随意外出,因此六人只得全都扮成了男装。

    找了家小客栈住下,点上几个小菜,再来壶老板自家酿的清酒。

    这吐蕃人长相衣着都较粗犷,这小镇上突然来了几位长相清秀的公子,自然特别引人注目。

    有句话叫做“木秀于林,风必催之。”

    这小地方突然来了几位外乡人,那还不跟鸡群里突然出现了几只大白鹅,很快就招来了一群闲来无事的好事之徒。

    随着这群好事之徒的到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两位她们的老熟人。

    秀姑正对着门口坐着,一见到这两个熟悉的面孔,当即把头埋的低了些。

    “公子,钱博恩和扎波此时在门口,我们是不是先回房去?”

    当然,钱博恩和扎波可不是来看什么外乡人的,他们也只是刚到此处,正好见这里人多,就也来这家店投宿来了。

    二人带同四名随从,进得店来,问掌柜的要了四个房间,就回房去了。

    李洋很是纳闷,这两人不是成了杨国忠的走狗了吗?不是要向大唐借兵打回北城吗?怎么又窜到吐蕃来了?

    “秀姑,你身手好,去打探一下,看看这二人到此处干嘛来了?会不会和我们有关?”自从李烟雨放弃大唐公主身份后,在让小翠和秀姑去办事时,都尽量不再用吩咐的语气。

    秀姑点点头离去。

    几人刚吃完饭回到房间,秀姑就回来说,“我听这二人的手下在说,他们此行是要去一个叫‘石渠’的地方,好像是要去投奔一个叫‘桑吉’的人。”

    “桑吉?”李洋重复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