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李恪的科举制度!
这科举,最难的地方,莫过于学子进长安城赶考。 除了这个,其他的事情问题都不大。 大唐这个时代,因为科举刚刚兴起,还需要各地官府推荐。 并不像后世一样,分为乡试这些。 所以李恪低头沉思一会后,选择进宫面前李世民。 长孙无忌以及房玄龄又陪着李世民聊了一会后,方才转身离开。 而李世民也正准备下去休息,就看到了内侍快步走了进来。 “怎么了?” 李世民颇为疑惑的转头对着面前的内侍询问道。 内侍满脸苦笑的对着眼前的李世民回答道:“启禀陛下,三殿下求见!” 听到李恪求见自己后,李世民心里明白,一定是因为科举的事情。 他也没有迟疑,连忙开口道:“让恪儿进来吧!” 内侍缓步离开,不一会后,李恪缓步的走了进来。 看着面前的李恪,李世民笑容满面。 “恪儿,你这么急,莫非是有这眉目了不成?” 李恪想都没想,直接对着面前的李世民道:“父皇,孩儿有事要说!” 李世民看了眼李恪,笑吟吟的点头。 “有什么,你尽管说!” 李恪想了想,然后连忙对着面前的李世民开口道:“父皇,儿臣觉得这科举,应当改革一番!” 李世民压根就没有想到,李恪会直接推翻科举。 这科举,可以让普通百姓又晋升的通道,不应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吗? 甚至李世民觉得,这就是一件旷世之功。 他还准备让科举,变得更加的完善,后世也要世世代代的举行下去。 只有这样,他们大唐才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补充。 看着李世民的样子,李恪自然知道他的想法。 当即李恪苦笑着开口对着李世民解释起来。 “父皇,这科举并不能让寒门子弟崛起,反而可以让豪门子弟更上一层楼!” 李世民听到了李恪的话后,明显一愣。 不过他还是疑惑的看着面前的李恪,嘴里缓缓的询问道。 “哦?为何这么说?” 听到了李世民的话后,李恪嘴里连忙介绍了起来。 “父皇可曾想过,如今您让各地官府推举学子,这些人会是什么身份?” 这一下子,彻底的问懵了李世民。 只见李世民的眼睛中,满是冰冷。 他倒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以现在大唐这群官员的尿性,恐怕绝对不会选择普通的寒门子弟。 原本李世民还很相信大唐的官员,可是自从南北方受灾,他派出魏征调查一番后,让他都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这一路上,魏征调查的结果,令李世民都只感觉脸上一阵火辣辣的。 几乎十地有九地官员克扣粮饷! 这让李世民内心十分愤怒,然后命令清理掉了这群大唐蛀虫。 也是为什么,李世民十分着急,想要开启科举,补充地方官员的一个原因。 不过如今,听到李恪这么一提醒,他脸色瞬间跨了下来。 指望这群家伙推举上来优秀的学子?简直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李世民看了眼李恪,心里不停的琢磨起来。 既然李恪能提出这件事,那就证明他有解决的办法。 当即李世民笑吟吟的开口对着面前的李恪询问道。 “恪儿,你有什么好办法?” 李恪笑了笑,然后连忙对着李世民解释起来。 “父皇,这科举咱们可以放开到全国开考,不管出身,不管地位,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参加!” 李世民点了点头,想都没想的同意了。 其他的不说,这就是他想要的科举。 他双目兴奋,直直的看着面前的李恪,嘴里连忙询问起来。 “恪儿,你有什么方法?” 李恪想都没想,直接介绍起来。 “父皇,首先咱们可以设立每年一次童子试!” 听到了童子试后,李世民饶有兴趣。 这童子试,咱们可以规定为县试,取得名次方才可以参加下一次考试! 李世民对于这童子试,已经明白了个大概。 “恪儿,这童子试,应当如何解决任人唯亲的办法呢?” 李恪看了眼李世民,然后笑吟吟的解释起来。 “这件事,很简单,咱们以各州府衙门为单位,随机抽调其他州下属的县官来做主考官,而且不提前通知,考前在通知!” 李世民听到了李恪的安排后,微微的颔首,表示同意。 这个方法倒是可行,虽然不能完全杜绝任人唯亲的事情发生,但是却可以有效的避免。 毕竟什么都不是百分之百的。 李世民默默地在心里将这一步骤记下来,然后嘴里十分好奇的开口询问起来。 “第二步呢?” 李恪笑了笑,然后对着面前的李世民讲解起来。 这第二步,就是乡试,以道为单位,开始考试。 第三部则是会试,乡试高中者,可以参加。 其中乡试,和会试,都是每三次考一次! 之后就是殿试,经过整个大唐选拔出来,最优秀的一批学子,父皇可以亲自校考,最后定下排名! 听到了李恪的计划后,李世民久久不语。 他似乎是在心里琢磨,这计划的可行性。 “恪儿,如何能吸引学子参加?” 这是现在李世民最关心的事情,也是最担心的事情。 要知道,如果真的设定,恐怕寒门学子不一定愿意参加啊。 听到了李世民的询问后,李恪就知道他在担心什么。 当即整个人笑了笑,然后对着李世民讲了起来。 “父皇,咱们可以设定一些功名和好处!” 还没等李世民询问,李恪便解释了起来。 “比如这童试,可以设置一个秀才的功名,考中便可以少缴纳一些赋税!” 听到李恪的话后,李世民眼前猛的一亮。 这秀才,虽然档次最低,但是也绝对不是普通人可以考上的。 一县之内的前几名,这可不是轻轻松松就可以考取的。 起码证明,还算是有一些才能。 当个学堂老师,绰绰有余。 对于如此人才,少收一些赋税,倒是也不算什么。 毕竟这种人,还是少数。 若是可以激发学子们热情,倒也算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