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嫡长子在线阅读 - 大明嫡长子 第644节

大明嫡长子 第644节

    “赐教谈不上。”张璁微微一笑,“陛下说文人相轻,这些人不知好歹,把皇上的宽仁当做纵容,肆意行事,说不得还会有些狂悖之语,但这等事却不需公公亲自出手,只需找个懂得他们的小臣,那便万事皆定了。”

    尤址咂摸了一下这句话,眼神放出亮光,“文人相轻?”

    张璁肯定的点头,“文人相轻!”

    “妙极、妙极,他们列出来的罪状,必然比我这个不通文墨的人来得更为精准。”

    “公公谦虚了,常年侍奉皇上,哪怕原先不通文墨,现今也该精通文史了。”

    “哈哈哈。”

    这两人倒是谈得开心。

    后来张璁还愿意为他引荐这样的人。

    对于张璁来说,毛维之是曾经不顾一切反对过士绅除优的人,这种人固执得像茅厕里的石头,如果就这么看着他声名渐隆,那自己又成了什么?

    逢迎圣意的jian臣?

    仅是这一条理由,就足够张璁对付他了。

    不过他自己动手总显得上不了台面,尤址一介宦官可能做得也粗糙,所以说这事情还是得文人自己来。

    万一有意外收获,弄出个什么辱及圣上的大案,哪怕毛纪与之没有关系,那不死也得脱层皮!

    这么想着,张璁离开皇宫,心里则是得意满满。

    而在皇宫之内,朱厚照身边没人,左右闲晃觉得无聊,忽然想起来什么。

    “来个人!”

    殿外低头跑进来一个小太监,“皇上。”

    “去把少府令顾人仪给朕找来,喔,再给朕备好车马。快去。”

    “是!”

    顾人仪来的时候肩头带着雪花,行礼说话僵硬的像个木头。

    朱厚照瞧了觉得奇怪,“怎么了?你这是被冻僵的,还是给朕摆脸色?”

    “微臣岂敢。”

    就这么干巴巴的一句。

    朱厚照一想也明白,“朕知道,收拾了毛纪得罪了你们这些清名之臣,压着各类反对的声音下了天下清田令,说不准又会弄得天下动荡。所以,你是觉得朕做错了?”

    顾人仪跪了下来,“皇上圣明之君,自然不会有错。只是微臣天生胆小,一直以来做事情也是循规蹈矩,不敢有违半点朝廷法度。所以臣是被吓到了。”

    “唉。”朱厚照紧了紧身上的大氅,走近他,“朕知道,你这番表现是想告诉朕,朕如果想用权力、大刀压服臣子,那么现在做到了,你现在服了,但只是口头上。”

    顾人仪被说中心思,小头一扭,他说出痛心的话,“微臣是替皇上考虑,在此之前,众正盈朝,从内阁到小小的四品主事,都深感皇上为仁德之君,都愿为皇上效死命。可皇上因为几句口舌之争,赶走了杨一清,革了毛纪的功名,从此之后谁还不为自己留一条退路?”

    “放肆!”

    砰!

    顾人仪一脑袋磕在地板上。

    “皇上乃圣明之主,微臣早已立誓,必用此生辅佐皇上立下不世功勋,再造大明盛世辉煌,这条命也从来不曾在乎过。所以哪怕皇上不爱听,微臣也要说几句真话,士绅除优的背后考虑微臣明白,不过一定要以杨一清和毛纪作为代价吗?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朱厚照顺了顺气,他是明白了,古来圣君面对这种连命都不要、同时你又有些爱惜的那种臣子时是什么感觉。

    顾人仪说话大胆,但其心不坏。

    “顾人仪啊,动士绅的利益不是小事,杨一清为什么反对?因为他知道这样的事不是改朝换代时,几乎都很难做。你说别的方法?哈,难道朕与你们在这里煮茶品茗,说说笑笑事情就能办好?”

    顾人仪自己也精通历史,他当然不敢说。

    “你还说,官员都会留退路。他们是有退路。天下百姓,当皇帝的总归就那么一姓,老朱家还是老宋家没什么分别。反正进了皇宫,叩头就拜,给谁磕头不是磕啊?”朱厚照再凑近一些说,“但皇帝是没有退路的,要么做成,给后世儿孙再多百年的国运,要么失败,眼看大明朝就像汉唐宋元那样逐渐凋零。”

    这话讲得鞭辟入里,某种程度上还带着一些残酷。

    皇帝就是以一家对万家,这件事没有商量。

    以顾人仪的聪明,他应该能听得懂。

    “……至于到底是失败还是成功,做与不做每个帝王的选择不同。有的人情愿当个守成之主,差不多么就行了。有的呢,哪怕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朕,就是后一种,所以在你们看起来都有些不可理喻,明明天下太平,怎么就不能安生过日子呢?哈哈哈。”

    说到这里朱厚照的声音有些唏嘘,“所以朕时常感慨生不逢时,可惜啊,朕多么想拜拜太祖皇帝,想跟着徐达大将军千里驱北元,亲自打下大明的疆土!朕也想见见太宗皇帝,永乐大帝一生的功绩,真是令人向往。太平盛世缺少气吞万里的英雄,不免让人孤独。”

    这些话他是有感而发,自内心说出来的,说得甚至有些伤感。

    “但是不管怎么说,朕算克制的了吧?从来没有打仗打得天下凋零,民不聊生。”朱厚照拍了拍顾人仪的肩头,“人生短短几十年,行止由心,这才畅快。朕乃天子,上天之子,岂能为世人评说束缚手脚?哪怕是你也不要。”

    顾人仪心中震撼,“微臣,明白了。”

    朱厚照故意摆了个脸色,“光明白不行啊,你得理解朕。”

    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明明皇帝在强人所难,还要理解他,“陛下,臣没有觉得被束缚手脚,臣是汉人,自然以汉人的强盛为平生所追求,至死不悔。”

    啪!

    朱厚照重重拍了一下,“说得好,有志气。所以说不要天天叽叽歪歪的,三宫六院百十来个娘们叽叽歪歪就算了,事儿都做了你个男子汉叽歪什么?”

    顾人仪也脑袋晕晕,好像被忽悠了一番似的。

    “对了,不知陛下召臣何事?”

    “喔,在南京的时候,你不是和朕说过朝廷军器局弄出了一个威力更大的火炮吗?带朕瞧瞧去。前几年朕虽然重建了神机营,但是用的火器还是旧的,现在的工匠手艺不如过往,说不准都没有永乐时的厉害。所以朕心里一直记挂着,如果这个火炮好,朕就让神机营换装。”

    顾人仪的确说过这回事,他讲道:“可是陛下,这都是为了水师做的,是放在船上的。”

    “让工匠想办法,船上的都能做,地上又能有多难?”

    “好。那请陛下容臣准备一番。”

    “准备个什么,车马都备好了,陪朕看看去。”

    朱厚照直接把他提溜起来,跟着自己一同出宫,向军器局而去。

    车马轧过雪地,留下深深的印记,皇帝在一晃一晃间肯定了顾人仪,“你想得是对的,军器局是要建得远一些,火药么,不长眼睛,万一出现意外的爆炸,在人口稠密区这就是悲剧了。”

    顾人仪嘀咕,“陛下也知道危险,那就该让臣准备准备,陛下可是万乘之躯。”

    朱厚照才懒得理他,“火炮这个事朕也仔细看过,在骑兵对战之间,确实算是威力比较大的重器。不过下雨天不能发,炮身又过重,不便移动,这些都是缺点。军器局要以利于作战为核心,给这些工匠下任务,要他们从各个方面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实际上,社会需求是最大的动力。有需要自然有人去琢磨。而我们这片土地,其实需求不是很大,因为宋元明清一连近千年都是完整的统一王朝,没有出现魏晋南北朝那种几百年的战乱,缺少战争的刺激,实际上火炮就容易落后。

    一切只在于皇帝重不重视,比如永乐皇帝是马上皇帝,他就很重视,所以组建了神机营,到了后面皇帝不重视了,仅剩的一点刺激也就消失了。

    “微臣知道,这次靖虏侯在西北用兵,火炮就派上了用场,从前线的战报来看,西北边陲的那些小国见识浅薄,往往大炮一轰,人没死多少,胆先吓没了。”

    朱厚照想了想,接下来的战事还是不少的,西北那边,周尚文说那什么劳什子叶尔羌汗国不仅不投降,还要为他的兄弟满速尔报仇,真是脑子不大好。

    “有了杨一清以后,新疆就不需要周尚文了,朕会下旨召还他回京。明年,正德十一年有大朝会,以火器作为一议题吧,让周尚文来说说。”

    第七百二十二章 火炮

    “砰!!”

    朱厚照将手掩在双眉平齐之处,看着黑色的炮弹呼啸而起,落在一处覆盖了白雪的泥土之上,炮弹落地,砸起的泥土足有三米高。

    “这能打多远?!”

    “回皇上,最远能打九百丈!”

    朱厚照心里默算了一下,九百丈大概是3公里左右,永乐时的火炮就可以打2公里了,现在借鉴了洋人的制炮技术能将里程提成50%,算是很不错了。

    当然,和现代那种轻而易举打几十公里,甚至明明打几百公里还自称是火炮的那种肯定是比不了。

    透过千里镜,他又仔细的看了看落点,明显的一个大圆坑,威力还是有的。

    部队都是密集摆开的,这种大铁球砸下来那可不得了。

    “先前你说不稳定,有什么问题吗?”

    “不瞒皇上说,这种红夷大炮缺点多了,其一就是陛下说的重,每一门炮有上千斤,运送时不便也就罢了,战时炮兵阵地也不能轻易移动,之前靖虏侯之所以大获全胜,那是土鲁番有一座不可移动的城池。

    若是面对鞑靼、瓦剌部的骑兵,则难以发挥作用,而且草原人与大明相争百年,他们知道大明的战法,哪怕再远上五百丈,他们选择在火炮距离之外就可以了。而因火炮太过笨重,一旦移动,反而容易被冲散。”

    朱厚照点头,“有道理。但你也说了,在特定的战斗情况下还是很有用的,所以还是要造。”

    “是!这种火炮的第二个缺点,就是装弹复杂,要经过装火药,填弹……等等过程,而且士兵需要经过训练才可使用。”

    朱厚照这个是知道的,早期的火器确实麻烦,第一轮还行,等到你第二轮弄好,弓箭手都射出三四箭了。

    “不管怎么说在阵地战中还是能起到关键作用的,而且一旦我军作为防守方,那作用更大,敌人想顶着火炮冲击我军,那可不容易。”

    顾人仪点头,“陛下所言极是,当年太宗皇帝尤其重视火器,专门组建了神机营,战力也远超其他各营,是我大明精锐中的精锐!”

    “还有一个问题,这种炮弹都是实心弹。”

    是的,这时候的火炮发出来的其实就是个大铁球。不是那种可以炸开的火药。

    “……能否想想办法,研制那种爆破弹,把实心弹换为空心弹,里面么装上火药,发出去的时候以引线点燃,然后爆开,这种威力要大多了。”

    朱厚照将千里镜交到边上内侍手中,把顾人仪拉近了说:“蒙古人的骑兵已经不足为患,但骑兵攻不了城,得靠这个。”

    顾人仪点头,“陛下的意思微臣明白,微臣下去以后调最为精干的工匠来试制。”

    “朕在京师设置了科学院,你可以和他们借借人。只要制出来这种火炮,朕必有重赏!”

    和他的话基本就说到这里,而后他作为皇帝破天荒的召见了军器局的数百名工匠。

    他们的作用重要,但地位并不怎么样。

    和他们说大道理也没意思,自己人就莫要忽悠自己人了,皇帝直接抬了两箱银子过来。

    演武台上,皇帝说:“朕知道你们有的识字,有的不识字,没关系,朕说的简单点,而且主要让银子说话。这门火炮比以往射得更远,朕心里高兴,高兴了就有赏。以后射得更远,威力更大朕还有更多的赏!就这样,顾人仪让你的人按照功劳大小分银子!”

    “是!”顾人仪大手一挥,“还不赶紧谢皇上赏?!”

    于是数百人稀稀拉拉跪下,三呼万岁。气势还颇足。

    朱厚照哈哈大笑,看着这些人领银子他反而心里高兴,挑着眉和顾人仪说:“钱这样花才算花到刀刃上啊,比拿出来当岁币要强。”

    顾人仪拱手道:“皇上文治武功,岂是赵宋可比的?”

    “嗯,你也要大方点,试制总是会有些银子是白花的,但就和吃饭一样,你吃到第三碗说饱了,不能不认前两碗的功劳是不是?”

    顾人仪被逗笑:“皇上这个比喻倒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