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页
没等老翁开口,他又补充:“自然,我也知我们突然出现,多少贸然,不过晚辈向您保证,在下绝无恶意,更无所图谋,若是老伯能留宿我二人,晚辈感激不尽,事后自当重金酬谢,若老伯实在不放心,晚辈也不强求,但还请您给我二人指条路,好让我们找到附近的村子。” 他声音温和,虽然衣衫狼狈,但举止得体,教养良好,一张脸生的干干净净,芝兰青松,如朗月入怀,让人容易心生好感。 见状,老翁打量他几眼,目光落在他腰间的佩剑上,而后慢慢点头,“进来吧,我这把老骨头身上也没你们可图之利,看你二人这样,想必是遭了大灾,我能帮一把便是一把。” 闻言,谢景淞冲他道谢,拉着韩素娥进了院子。 “老伯,我这把剑可暂且交由您保管。”谢景淞跟在他身后,突然道,“我兄妹二人路遇贼人追杀,一路逃到这里,长剑不离身也是为了自保,若是老伯不放心,可将这兵器交给您看管。” 老翁顿住步子,回头看他一眼,摇摇头,“罢了,你二人既然是逃难来的,还是保管好自己的防身之物,这荒郊野岭,万一有什么情况,我这个老头可保不住你们。” 老翁自知眼前这人绝非寻常,即使没了武器,若真有歹心,拿捏自己还不是轻轻松松。 所以他一开始也没想过要拒绝他们,更没想过要收走他的佩剑。他年逾半百,早已看淡生死,不过是借宿一晚罢了,没什么好怕的。 不过对方这样说,自然是怕自己有所顾虑,开口缓解,也算有心。 这个年轻人,身上有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他愿意信他一回。 第129章 借宿 天彻底黑了下去,农舍离水近,山中又多雾,入夜后明显便能感到寒冷。 老翁端来一盆煮熟的鸡蛋,一盆米粥,还有一盘面饼,放在张低矮的木几上,冒着热气。 “家里没什么精细粮食,只有这些,今天来不及了,明日白天再给你们杀只鸡。” 素娥忙道:“有这些便很好了。” 一日没有吃到正经食物,闻到香味便觉得饥饿难耐,平常人家再普通不过的食物,现在也成了素娥眼中的美味佳肴,就着老翁腌的萝卜一连用了两碗粥。 以前这种粗米熬的粥,她是咽不下去的。 谢景淞看她吃得毫不犹豫,与老翁同桌而食也不曾露出异色,不免感到一丝讶异。 像这样自小锦衣玉食在精心呵护中长大的女孩,即使再平易近人,善解人意,也不该如此从容自若。 倒像是真的经历这样的窘迫的境地。 不过她本就是个能屈能伸顾全大局的人,想来也不奇怪。 他垂眸饮了口粥,挥去心中异样。 韩素娥吃饱后,浑身舒畅了不少,便有空与老翁攀谈起来。 老翁姓方,尨县邓村人,原本有一女儿,在她出嫁后便跟随着她在夫家生活,不料女儿五年前病逝,于是便搬来这里独居,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偶尔去山中采些草药拿去镇上卖,换取家用。 “你们叫我方伯就好。”老翁说,看了眼有些落魄的两人,不免问起他们的遭遇来。 谢景淞只说自己兄妹姓贺,二人遭到仇家劫道,逃命途中与家丁走散,误打误撞后一路行至这里,又向老翁此处为何地,打听附近最近的城镇在哪里。 方伯说这里在一座山上,离得最近的便是尨县了,距离此地约七十多里,要先下山。 “正好我明日要下山卖药,你二人可以跟着我一起下山。” 闻言,谢景淞思索半晌。,他身上有伤,且不知外面现在是什么状况,想了想,还是开口,“晚辈有个不情之请,可否在此多住两日,”他顿了顿,“晚辈担心那仇家还在附近,若我兄妹二人此时贸然下山,恐怕还没找到家人,便先被仇人找到了。” 他拿出一块金锭和一枚玉佩,“这是给您的酬金,顺便还想委托您明日下山时将这块玉佩当掉。” 望着他手中的东西,方伯眼中无一丝渴望,摇了摇头,只收走玉佩,“玉佩我明日会帮你寻个合适的当铺卖掉,其他的你还是自己拿着吧,日后你二人下山也需要银钱。” “那如何行得通,我们叨扰您繁多,自然有所酬谢。” 方伯看他一眼,“只是让你们借住几日罢了,当不起这么贵重的酬谢,何况我一个老头子,也用不上这些。” 闻言,谢景淞沉默片刻,没有勉强,依言收回了金锭。 一旁的韩素娥弯了弯唇,“哥哥,不如明日我们帮方伯做些活,我瞧见院里的篱笆倒了大半,柴火也没多少了。” 她转眸看向方伯,“方伯,这样可行?” 方伯自然同意。 走了一天的路,韩素娥很快困倦,两个眼皮不停打架。 见状,谢景淞问方伯可有床铺。 方伯想了想,道:“里面的两个屋子有床,你二人今晚就睡在那里吧。” 谢景淞心细,问:“那您可还有地方歇息?” “我这个糟老头子,就去柴火棚打地铺。”方伯满不在乎地说。 两人皆皱眉,觉得不合适。 “我和meimei用一间房便好,她睡床,我打地铺,”谢景淞说,“剩下一间房还是留给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