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公主诱夫手册在线阅读 - 第154页

第154页

    这才说道:“陛下,悉池这茗茶甚是好啊!”

    这话听起来像是夸赞,实际上不免让人多想。悉池可是年年将最好的茶叶进贡给陈国的,六皇子这般说,倒似乎是怪罪悉池把最好的茶叶留下自己享用了!

    陛下心里不快,但嘴上笑笑,装作并未多想,然后解释道:“想不到六皇子年纪轻轻, 却是当真懂茶。悉池因为今年雨水格外充沛, 加之研修了新的排水法,故而茶叶是比往年的要清香许多。”

    说完,陛下以为总算是圆了过去, 安心的也端起面前的茶碗儿饮了一口。连年进贡给陈国的茶叶的确都是上品,但也不排除有少量格外珍贵的品种被户部私自留用在皇室了。

    户部也算是对皇家衷心一片,陛下又怎能此刻出卖了他们?只是既然六皇子这样说了,那今年的贡品是马虎不得了。

    圭建裕直勾勾的眼神盯着陛下笑了笑,这眼神对于一国之君而言算是极大的冒犯了!陛下看着他那眼神,就知道接下来他有难题要出了。

    果不其然,圭建裕接着陛下的话说道:“噢?悉池既然近来多雨,那便正好我此次接着嫪婉公主一同回陈国好了。”

    陛下先是一怔,心里虽是担忧,但却没听懂他的逻辑。

    圭建裕便又说道:“呵呵,我也是今早才听嫪婉公主说起她患了一种怪疾,一到下雨阴天的就胸闷气短,随时有背气的危险。”

    陛下这便理顺了,婉婉的确是跟自己商讨过这个谎称病的法子,算是给两国一个较体面的台阶下了。日后若再嫁到大梁也算是有理可依,毕竟大梁气候干燥,的确适宜于她谎称的这病症的休养。

    可是圭建裕现下这样说,显然是不打算接受这个台阶了。

    陛下一时有些语塞,不知该如何接这个话茬,他自然是不能表示赞同的,赞同便等同于将婉婉送出去了。可他也不能贸贸然说不成,说了不成自然要有个说得通的理由,想来想去,也只能再次祭出皇后薨世婉婉要守孝这个大旗了。

    “呵呵,承蒙六皇子不嫌弃婉婉身子弱。只是……这孩子还在三年孝期内,不能成亲呐。”

    陛下心中的确不想总拿婉婉的母后做挡箭牌,但是既然没有别的法子,也只得再次搬出来了,这个理由总是站得住脚的,任他陈国再霸道无礼,也不能连这人伦之事都不顾了!

    只是陛下漏算了一点……

    圭建裕面上展露出一抹敷衍的同情,但言语间却全是算计。他一边点着头表示理解,一边言道:“陛下言之有理,嫪婉公主的确是在三年孝期内不应该大婚。”

    陛下很欣慰,以为总算是用这个由头又把宝贝女儿挽留住了,只要能留住这次便好了。

    可却不料圭建裕话峰突然一转,继续言道:“不过公主玉体欠佳,一切还应是以公主性命为先呐。悉池近来多雨,以至于公主要避去大梁。呵呵,可毕竟大梁不像自己家那般自在。是以,还是应让公主先随我回陈国,好生调养身子,何况我陈国的御医也是医术高超的!”

    见陛下面露难色,圭建裕又补了一句话,令陛下彻底无理由再去阻止:“至于公主的守孝,这个嘛也不会耽误。大婚我们过了孝期之后再办便是了。”

    “这……”陛下犹豫了半天,应也不是,不应也没借口了。

    毕竟总不能直言不讳的告诉圭建裕,婉婉已另有所爱了才退婚的吧。那这便是成了背信弃义,水性杨花了!这种事就算是放在民间百姓中也是能引得亲家间大动干戈的□□,若是放到皇家,那便成了国与国之间能引起战争的祸端!

    最终陛下便只得先借口听下婉婉的意思,才把圭建裕暂时打发走了。

    陛下召来嫪婉,无比担忧的给她提及此事,却不料嫪婉很是镇定。

    “父王,您之后便应下来就是了,但是您就说婉婉此次去陈虽然不是大婚,却也与出嫁无异,无非是缺个形式而已。那该守的悉池礼仪还是都要守的,那么女儿依礼应去太庙告知与祖先,然后守完七日清规以净化身心,方能成行。”

    陛下见女儿如此有主见,有些奇道:“婉婉,你可是考虑好了应对之策?”

    嫪婉原想将萧寐的保证告诉父王,但想来自己心里也不是有十足的把握,她也搞不清萧寐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阻下此事,便也只好先不声张此事。

    “父王,这世上没有万全之策,婉婉如今也还未想好,但总归要是拖上一拖的,指不定大梁那边会有什么法子来挡一挡。”

    陛下仍是一脸的愁容,七日倒是不难拖,想来圭建裕再不通人情也不至于连这点情面不给,但七日之期转眼即过,届时若是大梁没什么反应,难道亲眼送女儿随圭建裕回陈国?

    但事以至此,除了拖过一天算一天,还有什么办法呢!

    陛下允了下来,随后便将此事派人告知圭建裕。圭建裕痛快的点头,答应等嫪婉这七日。

    而嫪婉也从第二日起搬去了太庙。戏要做全套,若是再在皇宫里养尊处优自然是说不过去了。

    太庙在悉池皇宫的最西侧角落,依风水那里是极佳,但也因着在个角落里,一般不是特意来的化,没什么人会路过这边,素日里很是清静。

    嫪婉身为公主,也只是在国之大日子时才随父王来此祭拜,印象中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