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玄幻小说 - 夫君是未来首辅[基建]在线阅读 - 第425页

第425页

    “嗯,毕竟除了太后之外,还有一个长公主。长公主完全可以说自己是受了太后的教唆做了错事,最多被关个禁闭,其他再没有什么重罚了。”

    “想想也是,虽然后面烈阳军的事是太后在背后cao纵,可当初如果不是长公主,武誉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他如今大抵是恨极了长公主。”

    这些就是武安侯和长公主的个人恩怨了,而他们的目的是为烈阳军翻案,将罪魁祸首太后拉下马来。

    既然已经和武誉达成了交易,第二天林昭就进宫去见了皇帝。

    烈阳军一案要想让皇帝同意翻案本来还需要多加筹谋,毕竟拍板定下烈阳军罪名的是先帝,皇上是最重孝名,让他同意为烈阳军翻案无异于是在承认先帝的错误,这在史书上可是大忌。

    不过现在查到背后主谋是太后那就不一样了,皇帝早就想收揽大权,这几年和太后一直在暗地里分庭抗礼,如今有个这么大的把柄送上门来,皇帝会不同意翻案吗?

    毋庸置疑,当林昭将这件事情查到的情况还有证据全部告知皇帝之后,皇帝甚至都没有说让朕想想改日再议的话,只片刻的时间就同意了重查烈阳军旧案。

    皇帝道:“你如今在工部任职,翻案的时候你不便参与。只是这刑部尚书前不久被朕降职了,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林昭没想到皇帝会让他推荐人选,毕竟他资历不够,在朝中的根基也不深。

    不过随后一想,朝堂上因为这个人选应该争执的比较厉害,保皇党这边的人只要一推荐,太后那边的人就会反对。

    所以这个人明面上要不属于任何派系,不参与朝堂派系之争,也不会成为太后那边的人,自身才华够硬,这样的才是合适的人选。

    林昭想了想,道:“皇上,您觉得通州知府程绪如何?”

    “程绪?朕记得,这个程绪当初因为太过耿直,不知变通,被先帝贬到地方上做知县了,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他还在渠县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待着呢?”

    “不是,如今已经升任为通州知府了。”

    通州地处偏僻,和凛州相邻,他当初就读的白麓书院就在凛州和通州的交界处。

    程绪为人耿介,在朝中又没什么后台,所以每年地方官员考评结束调离回京的时候都没人考虑过他,他在通州一待就是十几年。

    不过曾经他不参与派系之争,被人排挤的好处此时便显现了出来。

    无派系,为人耿直,对大魏一片赤诚之心,而且如今是通州知府,三品地方官员,刑部尚书也是三品官员,只是这是个京官。

    若是将他调回来,表面上是平级调职,实际上是升职了,从一个偏远地区直接调到京都做官,待遇千差万别。

    从其他各个层面考虑,程绪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至少能让太后一党的官员挑不出来毛病。

    第217章 (捉虫)

    马上就是年根了, 吏部开始进行三年一度的官员考绩测评,对于考评优秀的自然是要升职的。

    程绪刚好可以趁着这波考评名正言顺的从通州调回到京城。

    而林昭才调到工部任职不过半年,年底的考评即便是优他这个位子也不会再动了。

    隆冬的大雪依约而至, 天气冷的像冰碴子戳进心窝子里,所有的一切都被大雪掩盖,等待着来年春天雪化后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仿佛迎接它的是新生。

    姜子延又裹上了厚厚的毛茸茸的大氅, 天一冷, 他都不怎么出门了。

    今日是这一年林昭参加的最后一个朝会, 朝会上讨论的大多都是六部总结的这一年的考绩,毕竟一年到头了,年终也该总结报告了。

    林昭升任了工部侍郎之后上朝的位置变了, 他现在是站在前几排的, 瞧着周围几排官员的面孔,有好几个都十分陌生, 基本都是这两个月以来新换的。

    皇帝的手段雷厉风行,一旦抓住太后一派的一点把柄就死咬住不放, 这半年来太后那边元气大伤, 隐隐有衰颓之势。

    刚一散朝,林昭旁边同行的官员走上来搭话:“林大人,近日府中添丁, 正要举办酒宴, 还望林大人赏光前来呀!”

    说这话的是礼部的郭大人,也是陈勉的直属上司。

    林昭应道:“恭喜郭大人,若是郭大人下帖邀请, 林某得空定会去沾沾喜气儿。”

    这厢才说完话, 另一个官员上来道:“林大人, 正巧前几日我得了一幅古画,素闻林大人才华横溢,不知可否请林大人帮忙来看看这画的真假……”

    ……

    林昭最近可是朝堂上炙手可热的人物,升职升的快不说,很得皇上宠爱,俨然是除内阁老臣之外的新进宠臣。

    年纪轻轻就已经做到了工部侍郎的位置,前途不可限量。而且听说前阵子刚刚调职回京的程绪就是由他举荐的,要知道刑部尚书这个职位因为人选的问题朝堂上议政时总是没个结果,他随便推荐一个人,皇上就用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位以后在朝中的发展那是一片坦途,从他原先进瀚林苑看,皇上是有意让他以后进内阁的。

    这种人大家自然上赶着巴结,所以这段时日林昭收到的请帖比往常多了四倍有余,如今他风头正盛,前来拉拢他的人有不少,甚至太后也在拉拢他。

    太后是个非常识时务的人,她知道什么时候该拔出利刃,什么时候该暂避锋芒,很会审时度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