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在线阅读 -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第55节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第55节

    “哦。”他读不读书,考上考不上,都和苏葵没有任何关系,这个保证,原主已经听不到了。

    “还有事吗,没事我先走了。”苏葵语气淡淡。

    他忽然有些茫然。

    沉默了许久,他说:“祝你高考顺利。”

    “谢谢。”苏葵礼貌道谢,却没有任何情绪,仿佛和对一个陌生人一般没有两样。

    看着她的背影,周平动了动嘴唇,不知呢喃什么,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

    七月二十日,一九五九的高考,在江省杨市正式拉开了序幕。

    今天的氛围和以前有些不一样,又好像没有什么区别。

    七月,正式夏季炎热,一早上起来就已经是晴空如洗,蓝天白云。

    一个好天气。

    考场门口,班上的同学都看向苏葵,见她对他们点头微笑,这才带上了笑容,信心满满地往考场走去。

    李卫民跟苏葵不在一个考场,分别之前,他忽然问:“班长,你说我能考上吗?”

    这段时间的努力,真的会有用吗?

    原以为苏葵还会像以前那样打击他,他的声音充满忐忑,又有一些不安。

    此刻,却听见她略有些温柔的声音:“加油吧,李卫民,这一次,你可以的。”

    他只觉得眼眶有些湿润。

    高考持续三天,第一天早上考本国语文。

    前面的词语搭配、解释加点成语、翻译古文、划分段落和阅读分析,对苏葵来说都非常简单。

    最后,是高考作文,共50分,占总分的50%,题目是《记我的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贺县高中的学生看到这个题目,脑海里都不由得浮现出高三这学期班长带着大家一起进步的日子。

    还有什么比这段一起奋斗的生活更有意义?

    他们纷纷提笔。

    考场环境封闭,这个年代没有空调,没有电扇,只在走廊上放了好些大冰块降温,好多人都汗流浃背,既热得烦躁,心里又紧张。

    苏葵仍然是第一个交卷,大家基本都已经波澜不惊了,毕竟以前就是不在一个考场的,也听说过这个“大魔王”的名声了。

    他们一边对这种天才表示忿忿,一边又感叹,这就是联考的好处啊,这就是提前模拟的好处啊,要是一上来高考就遇见这种人,他们心态早就崩了,现在都只会“咯噔”一下了。

    不过——好像联考的主意也是她出的啊!

    第二天考的是物理地理化学,第三天早上是数学,只有五道大题,只不过第一道大题有六道小题而已。

    难度基本与以后的高考大题难度相当,对苏葵没有任何难度。

    三天考试的最后一场是考外国语,考试时间从下午三点到四点四十,三道大题,阅读测验,英译汉,汉译英,都是与革命有关的篇章。

    苏葵几乎可以不用思考,用最快的速度答完题并检查完毕,在全场人的注视中淡然离开。

    结束了,她在这个时空一九五九年的高考。

    *

    这时候还不兴家长送考,都是学校校长和老师陪同,考试期间,怕给孩子们造成压力,他们都不谈有关考试的话题。考试结束,也不问起分数,只让他们回去好好休息。

    这段时间,连周六周末都在学习,孩子们太辛苦了,他们老师也陪着辛苦了好长一段时间,不过为了孩子们的未来,这些都是值得的。

    谁知老师们不提,学生们却忍不住,兴奋地和苏葵说起话来。

    “班长,我觉得我这次考得还可以!”

    “我这次一点也不紧张,觉得和之前联考也差不多。”

    “这次做的题型我们小组里讨论过好多次,我一看觉得稳了!”

    “作文我写的是班长带着咱们班一起进步的故事,我觉得这件事最有意义了,一写就停不下来。”

    “我也是!”

    “我也写的咱班长!”

    大家都兴奋地交流起来,苏葵只是微笑看着,陈校长几人也笑了,看来这群孩子根本没有受到压力影响,这次应该考得还不错?

    *

    高考成绩将会在八月中旬出来,他们要做的,只是等待。

    此时,苏葵收到了来自不同地方的许多封信件。

    都是知道她参加高考的,纷纷写信来鼓励她。

    京城的陆家一家三口给她写的,说让她安心考试,等着九月与她京城再见。

    而作协的几位老师除了关心她的学习外,更关心她的文章。

    尤其是徐奚年,他特意写信告诉苏葵,问她看完他的小说后,有没有想过下一本小说要怎么创作?

    就是知道苏葵不读文学,徐奚年也没有放弃,不读不代表她就不写了,他让苏葵继续创作,不能浪费了她的才华。

    苏葵原本短时间内没想继续创作的,《六月》的主编,同时也是作协的荣誉主席宋万章却在信里提到了一件事。

    他告诉苏葵,如果要加入作协的话,必须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有影响力的文章,并且拥有至少两部出版的独立作品,再经过成员推荐,理事会书记处共同讨论通过才能加入协会。

    目前来说,苏葵的作品质量是够的,但数量不足。

    如果她有意加入作协,就得继续创作有影响力的作品。

    苏葵当然是有这个想法的,先不说加入作协能提高文学地位,能定级发工资这回事,就是她已经走到这一步,也没有中途放弃的道理。

    她心中略微有了些想法。

    *

    考完试,苏葵还没有回家,就被赵东方请到了县委办公室里,他和向书记都在。

    “上级领导已经同意我们在清河大队举行试点!”向书记看到她十分高兴,“苏葵同志,这次你可是大功臣啊!”

    他告诉苏葵,调查组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走访了无数公社大队,听取了所有群众的意见,他们把收集到的信息全都汇总上交。

    “上面的数据触目惊心啊。”当时的领导是这样感叹的。

    原以为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一开始也确实是这样,不想现在已经出现了大问题,为烧柴乱砍山林,做饭人多了浪费劳动力,家里不让养家畜食堂很快供应不足,多劳不能多得群众心里不满意。

    桩桩件件的问题发展在一起,已经完全不利于生产。

    除了那些家里的懒汉,几乎所有人一听说,那都巴不得尽快解散公共食堂,自己的东西他们想要自己做主。

    上级领导听取了意见,经过几次会议的讨论,同意先在清河大队举行试点,如果效果好,更能鼓励生产,就推广向其他地方。

    这件事情就交给向书记一力组织,下面的县城公社大队全力配合。

    七月二十五日,轰轰烈烈的“解散公共食堂”在清河大队举行试点。

    向书记亲自参与了这次解散活动,还让苏葵跟在他身边。

    活动在大队的广场上举行,还拉了一个横幅——“清河大队解散食堂试点”

    现场还来了许多记者,报导这件或许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

    清河大队的人什么时候见过这种阵仗?省里的书记,县里的县长,公社的领导,还有那些拿着他们没有见过的机器在拍的记者,说是这事儿要上报纸!

    乖乖,他们清河大队要上报纸了?

    再一看,那站在书记旁边跟人家讲话的,不是老苏家的葵花吗?

    上次人家书记就夸她,现在又让她在旁边说话,这葵花也太厉害了吧!

    这还没完,向书记说:“……在这里,我们要感谢苏葵同志提出的意见,给我们的试点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先为苏葵同志鼓掌!”

    底下人都震住了,啥?这主意是葵花提的?

    也就是说葵花给人家书记出了主意,人家同意了,实行了,现在当面夸她来了!

    他们怎么就跟在做梦一样呢?

    所有人纷纷看向苏家人,却见他们也是一脸呆滞,他们也不知道小葵有这么厉害啊!

    苏全福却是知道的,看着苏葵都与有荣焉,带头给苏葵鼓起掌来。

    周家人也是一脸呆滞,周老娘脸上的表情别提有多后悔了。

    周安看看苏葵,不知道说什么,下意识去看大哥,谁知道他竟然看见大哥在给那个女人鼓掌!

    大哥疯了?周安也呆滞了。

    苏梅就站在他们旁边,眼神复杂。

    向书记甚至让苏葵来讲两句话。

    苏葵站在大队的广场搭起来的台子上,说道:“同志们,这次能在清河大队举行试点,是国家给我们的支持,是上级领导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要更加努力,齐心协力度过难关,做出成绩来,给领导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苏葵同志说得好啊。”向书记笑,这孩子,一出口就是干这行的好苗子。

    他带头给苏葵鼓了掌,下面的人也反应过来了,纷纷卖力地鼓起掌来,这是他们清河大队的荣耀啊!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向书记笑着站在台上:“……我宣布,清河大队解散公共食堂试点正式开始!”

    大家都欢呼起来!

    解散食堂,分户做饭,厨具炊具发还,不够的县里给补贴,划好自留地,允许各家各户养猪鸡鸭,一场轰轰烈烈的试点运动,划破了时代的序幕。

    回家做饭了!做自己家的饭!

    大家领着自己的粮食炊具回家,脸上全都是笑容!

    有记者上前采访,一位大娘高兴得都不紧张了:“以后各家做各家的饭,能种菜养猪,一家子精打细算,怎么都能活下去!我这心里是说不出的高兴!”

    男女老少,欢欣鼓舞。

    看着这一幕,苏葵微微一笑。

    那么,她的第二部作品,就是长篇小说《清河乡之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