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玄幻小说 - 超级农业强国在线阅读 - 超级农业强国 第340节

超级农业强国 第340节

    齐政张张嘴,又停了一下,最后摇头道:“……过奖了。”

    王导演先是一笑,像是陷入了回忆:“我倒觉得不夸张。我当年下乡到东北,在黑龙江边上种过地,也开过拖拉机,所以我知道什么叫机械化。那个时候我们一台东方红54的机组,三五个人,就可以种3500亩,当时就觉得效率已经很高了。但是你现在看看最现代化的,配了gps和数字地图的最先进的拖拉机,一昼夜翻地的规模可以达到5000亩。所以它一个作业季节,一个台套,至少要三万亩的作业规模,才可以充分让它发挥作用。三万亩,如果靠老百姓自己流转土地,要流转到什么时候?所以只有自上而下地将庞大而分散的小农组织起来,才是中国农业生产的‘二次革命’完成的希望。”

    齐政诧异地看了他一眼,没想到作为一个导演,他还对于农业有这样的认识?

    不过再一想想,又能理解了,如果不是对农业有一定了解,央视也不会让他来拍摄纪录片的“农业线”了。

    “嘉谷系合作社现在有多少个了?”看到分红进入了尾声,王导演好奇地问了一句。

    齐政想了想,说道:“目前,嘉谷在全国成立了1300多家农业合作社,平均每个合作社自主经营土地面积为6.14万亩;户均大中型农机2.8台套,比散户经营高25%~40%……”

    王导演轻吐了一口气,指着镜头里的社员们,问道:“真好。你知道我从他们脸上看到的是什么吗?”

    齐政配合地摇摇头。

    “是希望,是干劲,是崭新的精神面貌!”王导演哈哈大笑道。

    看着那些抱着钱的社员们,笑得跟佛祖一样;仿佛他们拥抱的不是纯粹的钞票,而是新的生活,齐政不禁默默地点头。

    特别是分红大会结束后,抱着钱的社员们,坐上了一辆辆汽车,渐渐的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泛起的青烟下,显露出各自不同的脸孔。

    这一幕也被央视的摄像组如实记录下来。

    “这是?”王导演挑挑眉毛,看向齐政。

    齐政摊手,道:“以他们的分红,拥有一辆普通的私家车,很奇怪吗?”

    “他们都有汽车?”

    “想买的都有吧。嘉谷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统计。”

    两人的对话,引来一阵古怪的表情。

    现在的私家车,当然不算什么难得的东西了。

    但是,如果车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还是一群农民的话,那就有点违和了。

    曾几何时,中国的农民,这么富了?

    王导演意味深长地看向齐政,道:“看来,嘉谷啊,确实是改变了一些东西。”

    “总是要改变一些东西的。”齐政远望着汽车离开的尾烟,微微昂首,“嘉谷总是希望大家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的!”

    ……

    第602章 服气的国营农场

    “可不是,嘉谷改变了太多东西了。”九三垦区的田仁里的笑声远远传来,只听他中气十足地说道:“我打听了一下,听说你在这边,过来试试看……呵呵,我的运气还不错。”

    对于国营大豆农场来说,手握“嘉豆13号”的齐政现在就是散发着香气的rou灵芝,哪怕是不速之客,田仁里也是要做的。

    齐政并不奇怪他能找过来,反倒觉得他的反应算慢了。

    央视的王导演见状,笑着打了个哈哈,就带着摄像组先离开了。

    “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既能拿工资,还能得分红。”田仁里身边带了一位秃顶的中年人,打量着分红现场啧啧有声,道:“你们嘉谷合作社的社员,比我们国营农场的职工过得滋润多了。”

    齐政嘿嘿的笑了两声,道:“可不敢与你们国家队比拟,你看我这为了将农民组织起来,费了多少脑细胞?”

    田仁里轻咳两声,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忍住了。

    他们国营农场,天然的就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拥趸,从这方面来说,与嘉谷大力组建农民合作社的目标一致。

    但纵观国际,各国农民合作社的普及推广都是通过政府机构的有组织推进去实现的。

    通常的做法是,地方政府通过自己的相关机构,如基层政府的各类涉农机构,一方面开展合作社的教育培训工作,为农民合作社培训专门人才和农民骨干;另一方面,派出工作人员直接帮助和指导农民建立并管理合作社。

    但在国内,我们的基层干部,包括市区县和乡镇干部,普遍缺乏农民合作社基本知识,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能力指导当地农民建立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碍于国企身份,田仁里不好对此多做评价,只好转移话题道:“齐董,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黄泛区农场的郭场长。”

    田仁里身边的秃顶中年人与齐政握了握手,笑道:“久仰齐董大名了,听说嘉谷要在黄淮海地区推广‘嘉豆13号’,我就冒昧跟着田总过来打扰了。”

    齐政摆摆手道:“哪里的话,我得感谢贵农场对我们嘉谷新品种的认可和支持……”

    黄泛区农场是豫省唯一的大型一类农垦企业,常年种植大豆,此前还引进了嘉谷的高蛋白大豆品种,因此齐政对于他的上门也并不感到意外。

    三人寒暄几句过后,话题又自然而然地回到了嘉谷合作社的分红上。

    “好家伙,我算了算,加入嘉谷合作社的社员,投资回报率快达到40%了吧?”田仁里也旁观了嘉谷合作社的分红,简单一算,就得出了令人惊诧的结论。

    齐政笑而不语。

    嘉谷系合作社充分体现了合作社的基本性质和功能,即合作社大部分盈利最终为全体社员所分享,40%的投资回报率听起来夸张,但并不是天方夜谭。

    而这落在田仁里与郭场长眼里,就是绝对的“稀有之物”了。

    田仁里都不禁对齐政竖起大拇指:“真·合作社!”

    他们对国内大部分的农民合作社还不了解吗?

    区分鉴别是否是真正的农民合作社很简单,看它们的利益格局如何设置就行了。

    那些打着合作社的旗号进行农业生产的,作为合作社社员的农户基本无法参与任何决策,也无法公平地分享收益。所谓的“合作社”,更多只是为能人大户、龙头企业或各类公司等创办主体带来独享利润,它就不是真正的农民合作社。

    嘉谷系合作社能有今天,可不仅仅是一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就能概括的。

    从生产力角度来看,它固然打破了小农生产的格局;但从利益分配角度来看,它是继承了中国农村长期以来的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收入格局。

    “半工半耕”,即年龄比较大的老一代在家务农,年轻人外出务工,由两代人同时务农和务工来获取两笔收入,从而获取相对体面的生存条件。

    正是这种模式,使小农经营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很多难以在城市里站稳脚跟的农民工并不会将耕地流转出去,更不用说会卖掉了,而是留给年老父母耕种。父母耕种小块土地,收入不多,却基本上可以应对家庭一般性人情社会支出,可以解决一家温饱问题。有了父母的务农收入,年轻人在城市务工收入就可以储蓄下来。

    嘉谷系合作社设置的利益格局最妙也是最难做到的地方,就是没有剥夺农民从土地获得基础性收入的机会,反而把农民从艰苦且低效率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据田仁里的了解,很多上了年纪的农民把地交给嘉谷合作社去种后,每年稳稳地拿分红,同时可以为儿女照顾下一代,减轻儿女的压力,不知道减少了多少家庭矛盾。

    如果不是嘉谷系合作社本身具备的“维稳”作用,田仁里敢肯定地说,在土地流转经营政策相对模糊的当下,嘉谷想将合作社安安静静地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做梦吧。

    另一边,黄泛区农场的郭场长心情就相对更加复杂了。

    几乎在全国所有省区,国有农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科技水平、农业组织化程度、农业综合服务能力都好于地方。能以占全国不到4%的耕地,提供占国家定购粮10%的商品粮,一向是让郭场长这样的国农人骄傲的。

    嘉谷资本刚开始自上而下通过合作社来组织小农的时候,像他这样的国农人还会警惕,农业资本家将农民组织起来,是不是想从农业中获得超额利润?

    ——因为这正是日韩的情况。他们强有力的综合农协,可以相当有力地控制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可以卖出好价;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国民也不得不承担着更加高额的食品支出成本。

    也许有人会质疑中国农产品的质量不如日韩生产的,但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讲,也包括日韩普通人士来讲,首先是要有吃的,然后才是高质量的吃好。当经济收入很高的“高等人”在讲究吃的质量与品味时,经济收入一般的人们则首先要有得吃。

    再怎么看,嘉谷也是走类似日韩农协的道路吧?

    再然后,所有这样想的人,都被嘉谷“啪啪”打脸了。

    嘉谷系合作社的大部分收益让社员分润也就算了,人家通过掌控全产业链降低成本,主要通过二次加工获利,这是人家的本事。

    不断提高的生产力,才是让国营农场大写一个“服”字!

    何谓“生产力提高”?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增产!增产!

    以大豆来说,嘉谷系合作社之前能达到美国转基因大豆的产量水平,已经算是saocao作了,“嘉豆13号”一出,郭场长直接没有了比较的心思。

    你是“改良”,人家直接是“革命”,不敢比,不敢比。

    相反,他还要厚着脸皮前来寻求合作。

    齐政就笑道:“你们是想问‘嘉豆13号’的事吧?”

    田仁里干脆利落地说道:“没错,你得优先给我们国营农场留足种子和生产资料。”

    “没问题。”齐政也干脆利落地回答道。

    不说田仁里一直支持嘉谷发展国产大豆的交情,就冲着很多大型国营农场主动冲在“大豆振兴”的前线,齐政也不会为难他们。

    “你还要派人教会种植技术,包学包会。”

    “你们派人到嘉谷农业的培训基地学习好了,我会让谢开济安排的。”齐政呵呵一笑,道:“不过种子和特种根瘤菌制剂在价格上肯定会高出不少。”

    “我理解。”田仁里笑呵呵道,他也不指望嘉谷供应给他们的价格,能与供应给合作社的价格一样。

    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说得难听点,嘉谷系合作社的大豆处置权都归嘉谷,但国营农场的不会。嘉谷不在种子、根瘤菌制剂上赚回来,凭什么要为你做贡献?

    只要想想这些增加的成本,与翻倍的产量相比,简直不值得一提,田仁里就不仅能接受这个事实,而且还很振奋。

    同样,郭场长也是这么想的。能否优先大规模引种“嘉豆13号”,意味着农场的效益能否翻倍,谁不振奋?

    “有你的准话,我就有信心打好国产大豆的这场翻身仗了。”田仁里搓着手,表情有些古怪道,“我刚收到一个消息,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正准备公关我们的农业部,希望能加快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审批进程……”

    齐政一愣,也一脸古怪地笑了起来。

    ……

    第603章 不服的国际大豆联盟

    “我怎么觉得,中国人的态度奇奇怪怪的?”巴西大豆种植者协会执行理事希尔瓦回到宾馆后,微微皱眉道。

    “是吗?我也有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就是有一种看好戏的感觉。”阿根廷大豆产业协会的主席祖比扎雷塔顺口接话道。

    话音刚落,两人对视一眼,空气中仿佛擦出了几丝电火花。

    他们都是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的成员,此次前来中国,正是为了与中国农业部进行沟通,争取让中国农业主管部门在进口转基因法规审批上加快进程。

    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是由美国、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等大豆种植者及行业协会代表组成,代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大豆出口国的大豆产业利益。

    但是,国与国之间的利益诉求也不是完全一样的。

    譬如巴西和阿根廷,在大豆出口上就存在着分歧。

    阿根廷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建设大豆压榨厂,当时还都是国有的,如今全部私有化了,产能严重过剩。今年整个阿根廷生产的大豆,即使全部留下来榨油也只能满足60%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阿根廷希望中国进口更多的豆油和豆粕,减少进口大豆原豆的原因。

    巴西则刚好相反,国内只有很少的几家榨油厂,所以巴西大力支持出口原豆。

    当然,在推动中国加快转基因品种审批上,他们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南北美洲作为大豆的重要产地,能满足了中国100%的大豆进口需求。“得中国者得天下”,在座的所有国家都不会有停止给中国出口的想法。

    “但很显然,中国人并不积极。就我接触的中国官员来说,他们的态度相当模糊。”巴西的希尔瓦撇撇嘴,说出了自己的游说结果。

    “我这边也差不多,中国人对于转基因大豆上市审批的态度很强硬,不要说缩短审批周期了,有人隐隐还透露出延长审批周期的意思。”祖比扎雷塔叹了一口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