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对方说:“老师,下午两点,我备了热茶糕点,准时恭候。” 言简意赅,也算有礼貌。 随即沈韵又点开他的朋友圈,里面有很多雕塑的照片。 你还别说,还真是那么回事,有个性有张力又有美感,不是那种夸张的歪七扭八的取向。 叶沐虽然没走艺术这条路,却多少继承了一些父母的艺术细胞,她对艺术品是有一些个人审美和见解的,不是照本宣科那种,即便叶之鸣这样的老鸟,有时候也会发一些作品照片给叶沐,让她参详。 叶沐点过几个,说觉得不错,叶之鸣就去投了,到后来赚了一大笔,又笑呵呵的转账给叶沐一些,既表达父爱,也是对她的一种鼓励和赞赏,美其名曰这是叶沐凭着自己的本事赚到的钱。 但其实叶沐心里清楚,叶之鸣发给她的图片都是他层层筛选过后的,八九不离十,不会离大谱,叶沐就是在这堆精品中再选一次,赔钱的机会不存在,纯粹就是看谁更有潜力,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叶之鸣有时候会开玩笑的跟朋友说一句:“还得让女儿把把关。” 朋友们并不当真,毕竟叶之鸣这样精明的人,怎么可能层层严控之后,又如此草率地交给一个小姑娘来拍板定案。 总而言之,叶沐的审美就是这样养成的,见惯了好东西,第一次乍一见到不怎么样的,还当即吃了一惊,直到后来才发现,原来不怎么样的是绝大多数,能配得上“艺术”二字的是凤毛麟角。 沈韵离开了一会儿,叶沐就拿着沈韵的手机翻看着新徒弟的朋友圈,其中一张雕塑照片颇对她的胃口,她忍不住就多看了几眼,还放大了图片去看细节。 不只是雕塑本身好,拍照的技艺也很有章法。 很多雕塑家都是一人多用,从绘画到雕塑,到摄影,到后期谈生意,自己经营工作室,什么都得会,实在忙不过来的就会选一头,要么和艺术打交道,要么和人和钱打交道。 叶之鸣当年就是这么出来的,但他动手能力也就那么回事,所以最后就将重心放在经营上。 叶沐看得专注,还将其中一张图存了下来,发到自己的手机上,又顺手给他点了个赞。 可还没等她放下沈韵的手机,对方就来了一条微信,写道:“谢谢老师的点赞,没想到您喜欢‘朝日’。” 朝日,那个雕塑的名字。 那是一个面部轮廓十分模糊的女人,微微抬着头,半闭着眼,仿佛迎向日光的半身像,女人的头上还蒙了一层纱,纱也是靠雕塑手法表现出来的,惟妙惟肖。 叶沐回道:“哦,是我女儿点的,她喜欢。” 安静了好一会儿,对方才回道:“原来如此。” 第6章 在叶沐赶去父亲叶之鸣画廊的路上,又收到了沈韵的微信:“你的眼光倒是刁,‘朝日’是唯一一个非卖品。你这么一点,他要高兴半天了。” 叶沐回道:“哪儿至于,肯定有的是人夸他,应该习惯了。” 沈韵:“那怎么一样,你是沈韵和叶之鸣的女儿,就算还没进这个圈子,也是耳濡目染,好东西见得太多了,早该麻木了,能让你一见倾心的,那就是一种肯定。” 当父母的看待自己的孩子总是戴着滤镜,叶沐也没当真,连对方的名字都没问。 这个圈子就是这样,先靠作品识人,再慕名求作品。 叶沐没接沈韵的话茬儿,生怕沈韵强行拉线,直到见到叶之鸣。 叶之鸣这两年已经开始投资栽培雕塑家了,但雕塑和画还是区别的,欣赏门槛也不一样高,受众相对更小一些。 叶之鸣投资了几个人的作品,水花都不大,只有一时的圈内热度,但很快就消散了。 沈韵说:“是火候儿还不够,老叶太心急了。” 叶之鸣却是不服气的,他比沈韵大几岁,还不到四十五,正是事业打拼的时候,还想再创一次辉煌,再捧出一个能像沈韵当年一样能打的人才出来。 叶沐一到画廊,就被叶之鸣拉着见了几个朋友,聊的都是雕塑作品。 叶之鸣就跟着了魔一样,叶沐却没什么兴趣,中间说去洗手间,就留到了外面看展览。 看到一半时,叶之鸣现在的女朋友凑过来搭话了,原本她在招呼来往的客人,叶沐虚应了几句又躲了。 叶沐对叶之鸣的女朋友没什么好感,但也没有交恶的意思,只是不愿深交。 这倒不是她双标,区别对待高启和这个女朋友,纯属是因为这个女人出现在叶之鸣和沈韵谈离婚之前,她对叶之鸣也展露出一点意思。 虽然叶沐也说不清他们是早在离婚前就暗度陈仓了,还是离婚后才迈出那一步,总之他们在一起的时机实在太过模糊、暧昧,叶沐选择保留态度。 人就是这样贱骨头,明明具备了好聚好散的条件,却偏偏扯进来外面的人,给这场本该潇洒的分手泼了一盆狗血。 起码叶沐是这么理解的。 …… 等叶之鸣出来抓人的时候,叶沐正站在一件角落里的雕塑作品前玩手机。 叶之鸣过来就说:“小丫头,又放爸爸鸽子。” 叶沐笑呵呵的挽住叶之鸣的手臂,在画廊里溜达起来:“你们谈的生意我又没有兴趣,出来偷懒,总比当着人家的面打哈欠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