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历史同人]大明预备天子在线阅读 - 第319页

第319页

    “给你耕种土地的朱姓一家,如今出了一个王侯,你害怕了,想要逃跑,那为什么不想一想,当年你的性格若是稍微仁厚一点,给吴王一块埋葬双亲的地方,怎么会落到今日这番田地?”

    卢近爱侧身让少年进去扶起自己的父亲,自己也大步迈进屋中:“我劝你还是不要再这么干了,刘德,现在还能回头,最坏的结果,你也不会死。”

    “你说的轻巧。”刘德想要趁机出去,卢近爱往左一踏,又把路堵得死死的,“事情不落在你的头上,你哪里会知道害怕?”

    “这是我的地,我想卖给谁就卖给谁!你快给我滚开!”

    卢近爱仿佛被钉在原地似的,怎么也不肯移动半分。

    这时候朱标也寻着声音来了,站在屋门外的篱笆旁边探头探脑。

    除了他以外,还有好多的人都站在门口观望,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可以看出他们都很困苦,衣衫破烂,头发蓬乱,脸上的表情既愤恨,又带着希冀,愤恨是对刘德的,希冀是对卢近爱的。

    室内的刘德显然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才不敢像对瘸子一样对待卢近爱,他虽有几个家丁,也抵不过一整个凤阳村的人。

    “大娘,这里头是谁啊?”朱标问道。

    站在朱标身边的老大娘看他一眼:“娃娃,你是从外地来的?”

    “是啊,我有个亲戚在村里,来寻亲的。”

    若是在平时,老大娘肯定会揪住朱标细细盘问一圈,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此时她是没有心情的,低声回答道:“里面和卢先生吵架的那个,是刘老爷,他是我们凤阳村里最大的地主。近些日子也不知怎么了,非要我们拿钱换他的地。”

    “我们,唉,说实话谁不想要一块自己的地?可我们没钱啊,何况拿了那些地,地里又不可能一下子冒出粮食来,秋收的收成,刘老爷都卖出去了,这不是要我们饿死吗?”另有一个大爷叼着烟斗叹息道。

    “刘英来了!”

    “刘英来了!”

    人群突然一阵躁动,让出一个口子来,一个年轻男人急匆匆跑过来,闯进屋子里,挡在卢近爱身前,指着刘德的鼻子破口大骂,几个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也不知是做过几遍了。

    “这又是谁?”朱标问道。

    他年纪不大,身量不高,混在人群里亳不起眼,周围的百姓们没有太大见识,自然看不出什么不对,大娘回答道:“这是刘老爷的旁宗,他可是大好人,他爹刘继祖就是个大好人,儿子也不是歪种。”

    刘英进去以后,刘德显然更加势弱,一张嘴说不过他们,逐渐露出癫狂的神色,捏紧拳头,似乎是要鱼死网破。

    “你们让不让开?信不信我拿刀捅死你们,我不能活,大家都不要活了!”

    刘英有点退缩,卢近爱便把他挡在身后,两人换了个位置,冷静道:“你杀了我没有关系,杀了刘英,才是真正大祸临头。”

    朱标这回把事情搞明白了。

    刘德、刘英和刘继祖,他其实早都听说过。刘德呢,就是把老朱同志赶出家门的那个地主,刘英的父亲刘继祖,是出了土地供老朱同志埋葬双亲和大哥的好心人。他们这般纠缠,一定是知道自己回乡祭祖的消息了。

    刘继祖一家当然会有泼天的富贵,而刘德一家么……

    又有人来了。

    刘德的儿子见父亲迟迟不归,带了许多家丁一路飞奔,赶过来要接走刘德。

    百姓们到底还是心有畏惧,不到绝路上不会反抗,在多年积压的恐惧下,给他们让出一条路来,无数双眼睛眨也不眨得盯着他们的背影,没有一个人说话,茅屋前寂静无声,沉默的压迫与坚持静静酝酿。

    “爹,快走,我已经把最后几户人家的钱拿到手了,咱们等天黑了就逃!”

    仗着良好的听力,朱标把别人听不见的耳语听了个清清楚楚。

    第138章 重大收获

    刘德父子走远了,卢近爱便从茅屋中出来,对着父老乡亲们拱了拱手,什么也没说,留下个挺直的背影走了。

    百姓们也没有拦着他,只是用眼神目送。

    朱标听到屋里的少年说道:“爹,我们的钱怎么办?要不要请卢先生再想想办法帮帮……”

    男人抬手在少年脸上扇了一巴掌,怒斥道:“卢先生愿意被你请过来帮忙,那是人家的心善,你以为自己是哪棵葱,你是给先生送礼了,还是对先生有恩了?”

    少年眼眶一红,低着头不敢吭声。

    “你去请卢先生,已经很不要脸了,再敢这么做,我就拿棍子打死你。”

    男人又道:“我相信先生一定有办法,即使他没有办法,不管我们,你也不能再去问!听明白没有?”

    “明白了,爹。”

    仿佛是有人擦着了一个火星子,百姓们轰然交谈起来。

    不少妇女进屋去安慰瘸子父子,壮年的男人们蹲在树下,商量着以后该怎么办,拿什么吃饭,一些人提到参军,一些人提到远走,还有一些人想要聚集起来反了刘德。

    老人们立在墙根下面,他们都是有威望的长者,也是那群青壮年男人们的爹,最可以一呼百应。

    活得久见得多,他们虽没有文化,也不清楚天下大事,但是对生活的困难比年轻人更有经验,人老了会稳妥很多,在他们之中很难产生激进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