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历史小说 - 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在线阅读 - 第134章

第134章

    瞧着妇人一副爽利性子,像是那好相与的人,谢见君稍稍宽下心来,搬来这儿之前,他还担心邻里之间不好相处,平日里他不在,云胡和满崽被人欺负,现下,倒是能同这妇人常来往。

    将屋顶修正好,他又开始琢磨着铺面的事儿,方才去街市上打听了下,得知要找人来修缮,那价钱往海里贵,一整个算下来,倒不如自个儿动手,只是费些劲儿罢了,这省钱才是最要紧的。

    故而余下几日,他忙里忙外,脚不沾地,每日往炕头上一躺,等不及同云胡说上两句话,就沉沉睡去,自然也没有精力去折腾自家小夫郎。

    转眼七八日过去,

    前门铺面已然修葺得有个正经模样了,敞着门窗晾晒几天后,云胡找隔壁妇人相看了一个黄道吉日,便热热闹闹地开了张。

    一大早,谢见君就将买来的鞭炮,悬挂在门口处,噼里啪啦好一通响,霎时便吸引来了不少人,除去这条街上的商户,还有住在这附近,常出来采买的人家。

    得知这长乐街上新开了一家豆腐坊,就都纷纷过来瞧瞧。

    第一日开张,总要让些利润出来。

    这一斤豆腐原是定价为三文钱,前三日便只要两文钱,买得多了,还可送一小兜豆渣。

    谢见君还将豆渣的几种做法,都一一详细地写在告示上,贴在门外。

    因着卖得便宜,大伙儿蜂拥而上,两板豆腐,仅仅大半日就卖得精光,来晚的人家直念叨可惜,得知后两日也都是这个价钱,临走前还嘟囔着明日可得要早些来。

    一连让了三天的利,第四日恢复原价时,虽说来买豆腐的人赶不及前三天,但因着他们磨的豆腐卤水少,质地绵润敦实,还是招来了不少的回头客,人来的虽少,但赚来的银钱,除去买黄豆的成本后,竟是要比前三日多。

    云胡不懂这其中的弯弯道道,眼瞅着铺在炕头上的银钱,心里忍不住惊叹,谢见君可真有本事,书读得好,连做生意都这么有头脑。

    平白得了一通夸赞,当晚谢见君就好好地回报了小夫郎,直把人闹腾得连连求饶才作罢。

    第二日,便神清气爽地去衢州学府报道了,

    ————

    一早起来,垫吧了两个云胡蒸的菜包子,他一身素色长衫打扮,背上书箱,带上知府大人的举荐信,往衢州学府款款而去。

    他们现下住的地方,离着衢州学府有些远,他一路阔步前行,约摸着小半个时辰,才瞧见学府的大门。

    到底是学府,便是同他先前见过的私塾都不一样,单单看这大门就恢宏气派,威武庄重,心志不坚定之人瞧了去,当下便会生出几分惧意。

    谢见君整了整衣襟,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只待心中平稳后,便上前将县令大人的文书以及知府大人的举荐信,一同递与了山下门童。

    门童仔细验过无误后,立时将他引去了山长的雅室。

    这山长年逾五十,平日里时常冷着脸,不苟言笑,学生们见了他都忍不住犯怵,绕道而行。

    因着同知府大人乃是旧相识,便是一早就知道会有举荐的学生来报名,故而门童带着谢见君进门时,他也不过稍稍挑了挑眉,面上不见波澜。

    “学生谢见君拜见山长。”,谢见君先行上前行礼,随即从身后背着的书箱里找出那封举荐信,躬身,双手递与面前。

    山长一时没接,只细细打量了他两眼,“你就是此次院试的案首?”。

    “学生不才,运气好些罢了。”,谢见君维持着躬身的动作不变,语气愈发恭敬。

    山长点点头,对谢见君如此谦逊有礼的姿态很是满意,他伸手将人托起来,绕过书桌坐下。

    “你虽是得知府大人举荐,但能进这府学的学生,都是人中翘楚,你且要虚心上,切莫因着自己的案首身份便沾沾自喜。”

    “学生谨记于心,定不忘山长教诲。”谢见君拱手回道。他来府城前,许褚也是这般嘱咐他的,府城乱花迷人眼,总有苦读多年的学子一朝被这繁华景象牵动了心思,自此沉沦其中,失了本心。

    山长见他如此识礼数通大体,想起他案首出身,定然也不是那贪图享乐,偎慵堕懒之人,便招呼他上前来登记名册。

    谢见君点头应声,抬手拂袖,提笔点墨,依次将自己的户籍等信息,誊写在书册上。

    山长瞧着他下笔笔力劲挺,字迹气韵流畅,禁不住称赞道,“这字倒是写得不差。”

    “学生曾受家师指点,练过些时日。”谢见君将誊写好的书册,复又推还到山长面前。

    “既是习过些时日,那便是不可懈怠,如今科考,行文思路固然重要,但能写得一手工整的好字,也是锦上添花。”,山长收好书册,忍不住开口嘱咐了两句。

    “是”,谢见君行礼。

    此番报完名,便是等着十日后开学。

    他正要走,冷不丁想起此行还有要紧的事儿,半只脚已经踏出了雅室的门,又收了回来。

    “山长,学生尚有一事相求”。

    “且说…”,山长还在瞧他的字,只觉得满学府也没有几个学生,能写得这般隽永俊秀,眼下不由对他愈发满意了几分,故而连声音也温和了些。

    “学生此行来府城,是携内子和幼弟一同过来的。家中还尚有糊口的营生在,故此学生想要办理走读,散学后好回家搭把手。”,谢见君将自己来时在路上斟酌的几句话,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