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书屋 - 其他小说 - 龙啸大明在线阅读 - [VIP]第六十二章 剃发令(上)

[VIP]第六十二章 剃发令(上)

    商家军勇夺天险仙霞岭之后,顿时震动了江西、福建两省。无论是清军还是郑芝龙,都没有想到,号称天险的四大关口之一的仙霞关,居然就这么被商家军给攻破了。

清军毕竟是久和啇家军作战,也习惯了商家军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但郑芝龙以前只是听说过商家军的战绩,而这一次虽然也不是和商家军作战,但也有了深刻的体验。而另一边郑成功也对商家军的战斗力更为佩服,而朱聿键更是羡慕不已,同时心里只叹息,为什么郑芝龙不是商毅呢,如果自己能够得到商毅的辅佐,那么收复失地,中兴大明也指日可待了,因此也想如何才能使商毅奉自己为正朔呢?

而就在这时,商毅的信也送到福州郑芝龙手里。

尽管商毅在信中的语言十分严历,但挟持着复寺仙霞岭的余威,郑芝龙却不敢有一点不悦的意图。而且现在郑芝龙现在虽然是在和清廷谈判,但也没有从清军那里得到明确的消息,谁知道清廷会不会答应自己的条件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不能把商毅给得罪了,万一自己没有和淸军谈好,还是希望和商毅保持着继续连盟的关系,共同抵抗清军。

当然就算是和清军谈好了,郑芝龙也不打算和商毅为敌,因为郑芝龙和清军谈判,主要的目地只是想让清廷承认自在福建、广东的独立势力,但并不打算真正为清廷卖命。而且商家军的实力确实太厉害了,和商毅为敌,自己未必有好结果,何况郑芝龙在本质上还是一个啇人,做事自然不会做绝了。

因此郑芝龙也给商毅回了一封信,措词用得十分婉转,为自己的行为做了一些辩解,同时仍然希望继续和商毅保持连盟的关系。

收到郑芝龙的信之后,商毅当然看得出,郑芝龙说得虽然委婉,但降清之意确是十分肯定的,谁也无法改变因此也只是又给郑芝龙回了一封信,只是提醒郑芝龙要小心清廷反复无常,不可轻身涉险。

同时商毅又命令南方情报机关严密关注福建的动静,并且设法和郑成功取得联系,一但郑芝龙真的降淸,就尽力扶持郑成功,接替郑芝龙,牵制福建的清军。

不过在商毅收到郑芝龙回信的同时,清廷派去和郑芝龙联络的黄熙允也回南京,将郑芝龙的回信送给了洪承畴和多铎。

这个时候,南京的洪承畴、多铎,勒克德浑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现在己经进入顺治三年(1647年)六月中旬,洪承畴到达南京,己经有两个月了,清军的整编调整工作都己经结束,在军事上的成绩也不错,虽然和商家军的交战中,吃了一点小亏,但还是阻止了商家军在南京外围的进攻,同时在湖南、江西两个战场都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招降郑芝龙的工作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至少郑芝龙己经表明了有这方面的意向。而下一步就是准备清剿占据在湖北东北部的商家军。

这也是洪承畴南下的第一个重点目标,自从洪承畴到达南京之后,就一直在为清剿湖北的商家军做着准备工作,而现在条件也都差不多了,可以开始出兵。

但时郑芝龙的信也到了南京,意思也很明确,就是希望清廷一方派一个有份量的人去福建谈判,而这一回可就不是再谈什么意向,而是实质性的条件了。而这也是洪承畴南下的第二个重点目标,招降郑芝龙,占领福建,不仅可以完成对浙江的三面包围,而且还可以获取福建的财富,无论是那一点,对目前的清军都是至关重要的。

想要完成招降郑芝龙的工作,当然是要洪承畴亲自跑一趟福建,因为洪承畴和郑芝龙是同乡,两人有过几面之识,这份同乡之谊,也是清廷招降郑芝龙的一个重要基础,为了表现清廷的诚意,打消郑芝龙的疑虑,洪承畴也必需亲自出马。同时一但招降郑芝龙成功,清军就要进取福建,广东之地,并且都获得这两省的财富,也必须要一合有份量的人去江西坐镇,压制住尚可喜。

因此最终三人商议决定,由洪承畴和勒克德浑两人一起南下江西,主持招降郑芝龙,以及进攻福建、广东的战事,而多铎留守南京,并遥控指挥征剿湖北的战事,同时也兼顾防范商家军的进攻。

其实洪承畴已经对征剿湖北做出一个详细的计划,这次进攻湖北,将以贝子尚善为前线总指挥,出动蓝拜、阿哈尼堪,石廷柱、马光辉、李思忠、刘良佐、刘泽清等满汉诸将,共计出动人马近六万余人,以压倒性的优势兵力,一举清剿湖北地区的商家军。

任务分派之后,三人立刻分头行动,洪承畴和勒克德浑带领佟图赖、金声桓两将从南京出发南下,进驻江西。而多铎在南京调兵遣将,准备向湖北发动进攻。

就在众人正要进动的时候,北京传来了多尔衮的诏令,命令淸廷所占之地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傥有不从,以军法从事。也就著名的剃发令。

其实清廷强迫剃发,并非入关后才施行。早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代,就曾多次下令,命清廷统治范围内的汉族人剃发梳辫,改习满族服饰,目地当然是为了保持满族的民族独立性,不被汉族同化。

在清军刚入关时,多尔衮也曾下令沿途各州县官民均剃头留辫,改习满族服饰。但进入北京以后,遭到汉族居民的强烈反对,除了少数无耻之徒剃发邀宠以外,不少官员都观望不出,甚至为避免剃发而南逃。就连引清军入关的吴三桂也多次劝说多尔衮,不要强行推令剃发。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也自知清廷统治还不稳固,推进剃发令确定cao之过急,于是也很快就收回成命。顺治元年五月二十日谕旨中说: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

在清军入关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明朝旧官投降了清廷之后,仍旧身穿明服,冠裳不改。因此在朝会的时侯,文武官员们也形成了满汉分明,截然不同的两种样子。

但清廷只是暂缓剃发,只是一个权宜之计,而不是彻底取消剃发令,一但清廷在关内的统治稳定下来之后,早晚都会重新强令剃发的。只不过是等侍一个合适的时机而己。

而清廷重新下令剃发的始作俑者叫孙之獬。他本是明朝天启年间进士,早年投靠魏忠贤,得以上位,出任翰林院侍讲。在崇祯初年,魏忠贤倒台之后,朝廷下令销毁魏忠贤主编时,他抱哭告太庙,为世人所不齿,结果被明朝罢免,一直郁郁不得志。

清军入关之后,孙之獬立刻俯首乞降,并且自己带头与家人奴仆一起剃头留了辫子,而清廷为收揽人心,接纳并让他出任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

清军攻破了南京之后,多尔衮为了速度招抚平定南方,曾下令在京文武官员可以自荐报名,出任南方各省的招抚工作。虽然这时商毅依然驻守在浙江,抵抗清军,而且南方又有数王被拥之起来。但从表面形式上看,清廷的威势几乎己经席卷了全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力量。因此一些热衷功名的无耻之徒也都觉得有机可呈,于是自告奋勇,要求出使。希望可以凭借清朝兵威,谋取富贵。

而孙之獬自然也不甘心落入人后,而且还别出心裁的上了一表,称自己:“占卜了一课,得辞云:‘时乘六龙为帝使东,宣达诏命无所不通。’今皇上龙飞正时乘也,若臣得奉命则为帝使矣。无所不通则成功矣。一生勋业留俟今日,臣不敢违天自逸,以取谴戾。

同时为了表示自己对清廷的忠心,并博取多尔衮的好感,在第二天上朝时,孙之獬不但剃了发,留了辫,还改穿了满族官吏的服装。

结果在朝堂站班时,孙之獬首先想站到满族大臣的行列。但满族大臣都自谓高人一等,自然不屑与孙之獬同班,于是将他推挤出去。而孙之獬想回到汉族大臣班列时,汉臣们又恨他过于逢迎求宠,也不让他入班。结果让孙之獬夹在中间进退不得,狼狈万状。还被多尔衮申了一顿。

谁知孙之獬在羞恼之下,第二天又上书朝廷,称:“陛下平定中原,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之从陛下也!”

而在几天之后,多尔衮代表清廷正式发下了剃发令,并传谕各地: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

同时清廷又下,加封孙之獬为兵部尚书,并奉旨招抚山东各地。

[vip]第六十二章剃发令(上)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