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88
他也决计想不到这么快就又有了战事,这些时日他虽然和谢涵腻在一起没有出门,可他的人却没闲着,一直在暗中调查徐氏的产业和人员动向。 谁知事情刚刚有了点眉目,战事又爆发了,朱泓肯定得丢下这头赶赴战场了,倒是便宜了徐氏。 还有一点,这两年朱泓一直没忘了让高升给恩和送银两送粮食布匹,为的就是扶植恩和跟鞑靼的可汗对抗,因此这两年恩和的势力增强了不少,鞑靼的可汗怎么能腾出工夫来挑衅大夏? 难道是他们又研制出什么新型的战争器械来,只有必胜的把握他们才敢在这么短的时期内单方面撕毁协议吧? 从宫里出来,谢涵这才知道形势比她想象的要严峻得多,由于事先一点都不知情,鞑靼人一夜之间便越过长城的缺口到了海宁城下,幸好顾錾还算是机灵,早早命人点起了烟火示警,大部分的士兵才得以撤回海宁城。 当然,他也没忘了命人给幽州的守备送信,李尧接到消息后也不敢轻易出城去救援,因为自从两国停战通商后,驻守幽州的士兵比战时少了一半,还不足一万人马,而这次鞑靼显然是有备而来的,据说围攻海宁的人马至少有三万,且还有大量的投石机、火药等。 更令李尧为难的是,幽州和海宁的通道已经被鞑靼人先一步占上了,也就说对方已经切断了海宁的救援之路。 于是,束手无策的李尧只得飞鸽传书给京城的军情处,军情处收到这封求救信是片刻也不敢耽误送到了皇上面前。 皇上急急忙忙召集了顾琰、沈隽等人来商讨计策,顾琰自是没话说,当即表示要立刻带着儿子顾铄亲赴幽州,当然,还有定国军驻扎在城外的两万大军。 由于时间紧,顾琰和顾铄一个时辰后就要出发,因此皇上这才命人通知朱氏和朱澘回去见一面,顺便帮他们收拾点衣物。 “那你什么时候走?”谢涵主动握住了朱泓的手。 “皇上已经命户部去筹集粮草了,最迟不过三天我们就要押运这批粮草过去。” 谢涵一听这个沉吟半响,“不好,马上就要夏收了,还不如你们带一些人马先赶去把粮草收了,否则的话这批粮食肯定保不住,只怕鞑靼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朱泓一听忙命马车停下,他从车里跳下来,从随从手里牵了一匹马再次进宫了,倒是也记得命人送谢涵回去。 回到王府,谢涵第一件事是把高升找来,随后她拿着几张弩弓的图纸去见高升,详细地把图纸讲解了一番之后,她命高升连夜去庄子里找一批工匠,会做弩弓的做弩弓,不会做弩弓的做弩箭,总之,都别闲着,连夜赶制,能做出多少算多少。 打发走了高升,谢涵开始替朱泓收拾衣物,除了衣物,她还找了不少书籍图纸,都是跟战争和军事有关的,正挑选时,司梅说“世子爷回来了。” 谢涵听了这话忙丢下手里的活迎了出去,一面替他更衣一面问皇上有什么决策。 “由我和沈岑带一支一百人的轻骑赶去幽州,一面查看沿途的军情一面给各地的官员下达夏收的指令,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粮食收上来,哪里只有八九成熟也收,一个时辰后走。”最后一句话朱泓是捧着谢涵的脸说的。 “知道了,我去叫人来收拾东西。”谢涵转身就要离开。 “那些事情让丫鬟去做就行了,我只想和你好好说说话。”朱泓一把把谢涵打横抱起来放到了炕上。 屋子里正收拾东西的司画、司绣几个见此急急忙忙替他们放下帐子退了出去。 而谢涵明知他想做什么这个时候也不好拒绝他,相反,她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来配合他。 第七百三十章、也要走 两人完事之后,朱泓还不舍得放开谢涵,而谢涵也不舍得离开,趴在了朱泓的身上。 “夫君,你说这件事会不会跟那个女人有关?” 也别怪谢涵多心,因为最近发生了太多事情,且这些事情几乎都和徐氏有关联。 比如说,朱枍前些日子跟皇上提过要回幽州,皇上没有答应,朱枍难免不会多心,本来让他们夫妻两个进京给朱泓筹备婚礼就不正常,因为别的王子哪个不是回封地去成亲后再回来的? 还有,顾老婆子和顾瑜母女先后因为谢涵被送去家庙清修,顾家和沈家不可能不对此怀恨在心,尤其是顾瑜抄捡谢涵院子一事皇上尽管没有当面责怪徐氏,可皇上却质问了朱枍,朱枍能不告诉徐氏? 赵王府、顾家、沈家三家本就是姻亲关系,皇上拿顾沈两家开刀,很难说徐氏不会故意弄出点什么动静来为难皇上,同时也彰显顾沈两家的重要性。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倒还不怕,怕就怕徐氏还有别的图谋。 “不会吧,她有这么大的能耐?”朱泓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一点,可让他承认自己父亲通敌他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因为徐氏通敌肯定就意味着父亲通敌,他们两个是一体的,而通敌的后果和目的是什么朱泓心里也清楚得很。 此外,朱泓一直记得那年他带着一千人和鞑靼兵在幽州城外激战时,是父亲亲自带了几百名家丁护卫来为他解围。 因此,他觉得父亲不至于如此糊涂去勾结外敌来对付自己的兄弟家人。 可若说这一切是徐氏一个女人搞出来的,朱泓也不太相信,要知道通敌可不是花钱买几个杀手或者是向对方告密这么简单,这得说通对方的可汗,徐氏一个足不出户的女人怎么可能和对方的可汗联系上? 谢涵听了有心想辩驳几句,可她不知该怎么向朱泓解释她的来历,所以也就无法解释徐氏和明远大师的来历。 尽管不清楚徐氏是什么年代重生来的,但谢涵确定一点,徐氏来的年代比她晚,极有可能就是父亲手札中说的那个火药可以用于战争的年代。 若果真如此的话,那个年代肯定还有别的更先进的军事器械,说不定徐氏就是向鞑靼的可汗透露了这些,这才给了鞑靼侵犯大夏的底气和勇气。 否则的话,不可能仅仅时隔两年对方就敢单方面撕毁协议。 此外,还有一个缘故,谢涵听说海宁边境线上的长城修的差不多了,还有几个月应该就可以完工了,保不齐这也是鞑靼反悔的一个原因,因为下次入侵付出的代价肯定要比现在大得多,更